如何換一種思維途徑教學生知識: 2+5=10000
著名學者聞一多有一次給學生上文學課。他走上講臺,先在黑板上寫了一道算術(shù)題:2+5=?。學生們大惑不解。
然而,聞先生執(zhí)意要問得數(shù)。同學們于是回答:“等于7嘛!”
聞先生說,不錯,在數(shù)學領域等于7。但在藝術(shù)領域里,也許2+5=10000也是可能的。
問題:聞先生為什么這么說呢?
答案:他拿出一幅題為《萬馬馳騁》的國畫叫學生們欣賞。只見畫面上突兀地畫了兩匹奔馬,在這兩匹奔馬的后面又錯落有致地大小不一地畫了五匹馬,這五匹馬后面便是許多影影綽綽的黑點了。
聞先生指著這幅畫說:“從整個畫面的形象看,只有前后七匹馬,然而凡是看這這幅畫的人,都會感到這里有萬馬奔騰,這難道不是1000嗎?”
教育啟示:從不同的角度看待同一問題,會得出不同的答案。很多時候,孩子容易產(chǎn)生定勢思維,只會用一種方式思考問題,這樣會導致孩子思維狹隘。因此,教育者應當幫助孩子擴散思維,學會從多種角度認識問題。
相鄰博客
- 從“怎么做,怎么想”到“自己做自己想”(張惠娟) [2009-02-02 00:49:00]
- 如何對待“特殊”的學生:麥琪和她的天才班 [2009-06-06 20:47:00]
- 如何以善意來對待孩子的錯誤: 惟一貢獻 [2009-06-12 08:24:00]
- 怎樣引導孩子們正確對待同學:盧勤與“顧大歌唱家” [2009-06-12 08:3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