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yōu)裕家庭怎樣鍛煉孩子:巴頓的寄宿學習生涯
196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之一、英國有機化學家巴頓出生于一個富足之家,從小又是集眾多寵愛于一身的獨子。上小學后,由于老師不可能像家里的長輩那樣對他百般呵護,他十分不適應,與同學的關系緊張,經(jīng)常發(fā)生矛盾,學習成績也很糟糕。父親認為這種狀況不利于巴頓的成長,于是在他十歲的時候,把他送到了一所寄宿制學校學習。
該校實施軍事化封閉管理,學生們都過軍營式的生活。早晨起床鈴一響,所有的學生都要以最快的速度起床、穿衣服、疊被子、刷牙、洗臉,然后還要出操,即使是冬天,學生們也只能用涼水洗漱。學校的伙食勉強能算得上“粗茶淡飯”,與家里優(yōu)裕的生活相比,巴頓可謂從“天堂”進入了“地獄”。巴頓受不了學校條件的艱苦,所以每逢周一送他上學的時候,總要大哭大鬧,希望父親給他換個學校。母親和姑姑對他父親的做法也很不理解,但他父親堅持自己的想法,始終認為磨難和鍛煉對巴頓這樣從小嬌生慣養(yǎng)的獨生子女來說,是十分有益的“營養(yǎng)劑”,只有這樣孩子才能學會獨立生活。
巴頓長大后回憶起這段生活,不無感慨地說:“這樣的生活使我學會了忍耐和自我鍛煉,培養(yǎng)了我堅強的身心和健全的人格。”
教育啟示:磨難和鍛煉是孩子健康成長的“營養(yǎng)劑”,它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形成健全的人格。在優(yōu)裕家庭中成長的孩子,受到了父母過多的寵愛,不懂得如何與別人相處,也缺乏自理能力和獨立精神,更應當受些磨練?!?span lang="EN-US">http://www.edu-china.net/full_T_index.jsp?ID=281
相鄰博客
- 你的孩子有動手的愛好嗎:漢斯與“延森Ⅰ號” [2009-06-17 09:07:00]
- 孩子闖禍以后怎么辦:休伯爾制造“恐怖事件”以后 [2009-06-17 09:08:00]
- 為什么要教育孩子打好基礎:達-芬奇從畫“蛋”到創(chuàng)作《最后的晚餐》 [2009-06-17 09:08:00]
- 坐不住的孩子怎么教育:“壞孩子”威爾遜的人生轉折 [2009-06-17 09:0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