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乞丐的人生哲學(xué)
幾年前,攝影師杰佛遜搭乘長途汽車在美國的各城市間漫游,為他的攝影創(chuàng)作尋找素材。就在這次旅行的最后一站西雅圖市,他遇見了蘭迪·麥克理。蘭迪大約有六七十歲,但看起來像已經(jīng)超過了100 歲。他的披肩長發(fā)灰白零亂,其間夾雜著頭天晚上在窩棚里睡覺時沾帶的舊棉絮。他的衣服烏一塊紫一塊,渾身散發(fā)著酒精和尿汗的氣味。杰佛遜遇見蘭迪時,他正站在西雅圖市中心的人行道上向路人乞討,他面帶微笑,雙手前伸。其實,他每天都這么站著,人們從他的身邊來來往往,要么沒意識到他的存在,要么干脆躲避著他。盡管如此,蘭迪的臉上仍然掛著微笑,他的微笑是真誠和令人愉悅的。那天,杰佛遜在一旁觀察了很久,他覺得蘭迪是一個很好的拍攝素材,于是同他談了談,同意付給他一些小費。他很痛快地答應(yīng)了。隨后的三天里,杰佛遜一直躲在暗處拍攝蘭迪·麥克理的生活。他還同以前一樣,站在市中心熙熙攘攘的街口,伸出雙手,面帶微笑向人們討錢。第三天下午,來了一位小姑娘,大約六七歲的樣子,穿著整潔合體的衣服,頭上梳著小辮。她走近蘭迪,從后面輕輕拽了拽他的衣角。蘭迪轉(zhuǎn)過身,小姑娘伸手將一個東西放到他的手心里,剎那間蘭迪喜笑顏開。只見他馬上伸手從口袋中掏出什么放進(jìn)小姑娘的手里,小姑娘也頓時興奮不已,歡蹦亂跳地向不遠(yuǎn)處一直望著她的父母跑去。這個情景是杰佛遜沒有料到的,他激動地連連按下快門,幾乎把其間發(fā)生的每一個細(xì)節(jié)都全部拍攝下來。當(dāng)時他很想立刻從隱蔽處跳出來,看一看一個乞丐和一個小女孩究竟交換了什么神奇的東西,但他最終還是努力地克制了自己。當(dāng)這一天的工作結(jié)束后,杰佛遜終于向蘭迪提起困擾了他一整天的問題?!昂芎唵?。她走過來,給了我一枚硬幣;反過來,我又送給了她兩枚?!苯芊疬d感到很疑惑,問他為什么這樣做。蘭迪·麥克理攤開雙手解釋道:“我想告訴她:你付出了,你就會收獲得更多?!?/font>
編的語:
連乞丐都懂得的道理,變通人卻不一定懂得。對于付出這種行為,我們只看得見“付出”,但看不見“收獲”。人們會問:我在“付出”之后能“收獲”什么呢?如果你還沒有付出就想著收獲,可能真的什么也收獲不了;如果你付出是心甘情愿,根本沒想到收獲的話,那么,你當(dāng)即就開始收獲了,那就是“快樂”。
引文來源 《哈佛家訓(xùn)》3 - 悠雁(THINKER)的日志 - 網(wǎng)易博客
相鄰博客
- 哈佛家訓(xùn)覺悟篇:魯弗斯的金幣 [2010-07-08 23:28:00]
- 哈佛家訓(xùn)覺悟篇:68 歲考耶魯 [2010-07-08 23:29:00]
- 哈佛家訓(xùn)覺悟篇:其實就這么簡單 [2010-07-08 23:31:00]
- 哈佛家訓(xùn)覺悟篇:人生四句話 [2010-07-08 23:3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