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親子關系是什么樣?(3)
http://book.sina.com.cn 2010年08月05日13:59 新浪讀書
1.父母要獨立
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是夫妻關系,然后才是親子關系。
由于目前的中國,一個家庭一般只能有一個孩子,孩子常常占據(jù)家庭中的主要地位。孩子承擔了父母長輩太多的愛,也承受了太多的期盼。很多家長,為了孩子可以犧牲自我,放棄很多:放棄自我的發(fā)展,放棄自我的空間,放棄夫妻的交流……其實,一個良好的親子關系是建立在良好的婚姻關系的基礎之上的。這并不是說,離婚的家庭就沒有好的親子關系,而是說,一個家庭中,最重要的關系是夫妻關系,然后才是親子關系。
好的父母關系才能培養(yǎng)出心理健康的孩子。健康的家庭關系,是父母把孩子撫養(yǎng)長大,把孩子帶到一個廣闊的天地,讓他們獨立,自己去探索自己的世界,而不是把孩子的世界同自己的生活緊緊地捆綁在一起。如果給孩子賦予家庭中最重要的地位,父母對待孩子的愛就會產(chǎn)生偏差;在孩子的教育過程中就會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問題,會發(fā)生愛的誤讀。這些問題甚至會延續(xù)到孩子成人之后,有了自己的家庭,不正確的親子關系,演變成糟糕的婆媳問題,糟糕的岳父與女婿的關系,然后再衍生出下一代的不正確的親子模式,再一代代延續(xù)。
任何一個人,如果把自己的愛全部都給了另外一個人,并且把自己的前途和希望都寄托在這個人身上,他必然會對這個人寄予很高的期望。他希望這個人會回報自己的付出,回報自己的愛,而這就變成愛的交換,不是無條件的愛。高的期望值必然產(chǎn)生高的壓力,并且,每個人對回報的理解都是不同的,最后,這種愛就會變成兩敗俱傷的愛。親子關系同樣適用這一情況。
因此,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第一個關鍵是:父母要獨立。
父母不需要為了孩子放棄自己的一切,父母需要有自己的發(fā)展空間,有夫妻正常的相處空間,有自己事業(yè)的成長空間,有自己減緩壓力的空間。只有自己不斷成長,才能不過于依戀孩子,才能適應不斷成長的孩子,也才能贏得孩子更長久的敬愛。
2.讓孩子獨立
在孩子小的時候,媽媽們都不把孩子的獨立看做大的問題,認為孩子還小,長大就好了??墒堑群⒆娱L大了,父母對孩子有要求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孩子已經(jīng)徹底沒有獨立的能力了。
美國心理學家派克說:“愛不只是給予,它是合理的給與合理的不給;是合理的贊美和合理的批評;是合理的爭執(zhí)、對立、鼓勵、敦促、安慰。而合理,不能只憑直覺,必須經(jīng)過思考和判斷以及有時不怎么愉快的取舍決定。”真正能做到這一點的中國父母并不很多,大多數(shù)的父母給予孩子的是強勢的溺愛或者是無原則的放縱的寵愛。
愛是以孩子的成長為首要任務,根據(jù)孩子的發(fā)展變化,不斷調(diào)整自己身為父母的角色。從無條件的愛,到放手讓孩子自己去探索世界,最后,培養(yǎng)孩子成為一個具有獨立意識、獨立人格的人。但是教育往往在方寸之間發(fā)生偏差,天下的父母都會認為自己提供給孩子的就是最好的愛。
一般來說,一個事無巨細、包辦代替,可以為孩子付出一切的家長,更容易成為強勢的家長。強勢的家長,看起來非常愛孩子。他們?yōu)楹⒆影才藕靡磺?,只要孩子聽話地遵從照辦就可以了;他們代替孩子思考,代替孩子決定,如果能代替孩子去做,他們也一定毫不猶豫。他們希望孩子成為自己心中理想的樣子,他們幾乎不去探索孩子的內(nèi)在需求;他們認為孩子還不夠大,不能照顧好自己,因此他們在憑自己的意愿為孩子安排。他們不認為孩子有自己的感受,孩子也失去了自己成長的機會,會非常不自信。通過對孩子的照顧和控制,強勢的父母找到了自己存在的價值;因此,他們在潛意識中害怕孩子有一天會脫離自己而獨立,所以他們認為孩子永遠都不夠大,不能獨立處理自己的問題。孩子的任何事情都要自己一手操辦,不相信孩子的能力,于是最終形成一個惡性循環(huán):越不相信孩子,孩子能力越差,越依賴家長,家長則越不信任孩子。
相鄰博客
- 轉(zhuǎn):良好的親子關系是什么樣?(1) [2010-08-10 20:53:00]
- 良好的親子關系是什么樣?(2) [2010-08-10 20:54:00]
- 轉(zhuǎn):良好的親子關系是什么樣?(4) [2010-08-10 20:59:00]
- 轉(zhuǎn):良好的親子關系是什么樣?(4) [2010-08-10 20:5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