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zhuǎn)自:u/fjlld/archives/2009/200931620329.html
父母能力提升之一:正向的教育等于希望
一、互動提問:
如果把家庭教育手段也來個兩極劃分的話,會分成什么教育?
現(xiàn)場作業(yè):請把以下的詞分為二類:
表揚 訓誡 警告 賞識 威脅 指責 生氣 接納 鼓勵 貶損 贊美 懲罰 嘉許 抱怨 激勵負面暗示 獎勵 批評 肯定 數(shù)落命令 諷刺 積極暗示 催促 嘮叨
第一類:這是以表揚為主,傳遞正向的信息,使孩子產(chǎn)生高興、愉悅、激昂等正向的情緒。
第二類:以批評為主,傳遞負向信息,使孩子產(chǎn)生沮喪、不快、消沉等的負向情緒。
二、正向教育和負向教育:
正向教育就是用正向的觀念、正向的思維、正向的手段來教育孩子,就是從正面的角度,用積極的態(tài)度看問題,從正面的方向來實施教育。負向的教育就是用正向的觀念、負向的思維、負向的手段來教育孩子,就是從反面的角度,消極的態(tài)度看問題,從負向的方向來實施教育。
教育行為,教育語言,教育思維三個方面來分析負向教育的弊端。
(一) 負向教育中的負向行為:把“挑錯”當作了幫助
【案例】挑錯媽媽
分析:
常見教育觀念:我只有給你指出錯誤,你才會發(fā)現(xiàn)錯誤,才會去改正;我不批評你,你就不聽,不照我的去做。
弊端:
1、給孩子造成情緒上的干擾。
2、導致依賴心理。
3.對自我良好形象的否定。
4.產(chǎn)生自卑感,失去動力。
5.引起孩子的逆反。
6.被迫注意自己的缺點。
傳統(tǒng)觀點:不出錯誤,方能進步。
建議:
1、不要盡挑孩子的錯。錯誤是有價值的,關(guān)鍵在于我們怎么去看它,家長只要把孩子的錯誤看成一種學習中必然的過程,那么錯誤便在教導我們什么不該做,進而提供了獲得成功的線索。
2、多鼓勵而不是多批評。最能促使孩子朝好的方面發(fā)展的,不是多批評,而是多鼓勵。不是挑錯教育,而是鼓勵教育。要把專注點放在孩子的長處和優(yōu)勢上,學會從不同的角度去觀察、欣賞孩子,發(fā)現(xiàn)孩子的閃光點,幫助孩子發(fā)展自身的潛能。
贈言:
孩子不是小樹,以為只要把他身上的枝枝杈杈全去掉,就長直了,只要把孩子的錯全挑光,孩子就完美了。同時,更直接的原因是他們望子成龍,恨鐵不成鋼。這一望、一恨、一挑的結(jié)果是什么呢?他們不懂得,小樹的枝杈也不可以全去掉的。否則就沒有光和作用了,樹就會不再生長,甚至會死掉。
(二)負向教育中的負面語言:否定孩子的常見詞匯
互動提問:你在生活中,用過哪些負面的語言?
家長常用語:
負面的語言,這里面給孩子傳遞的是負面的信息.包含了否定詞、限制詞、消極詞,挑剔詞。
案例:說“不”的媽媽
分析:
1、追求想象中的完美
追求想像中的完美,極力消除現(xiàn)實中的不完美。不滿意孩子行為表現(xiàn),不包容孩子小缺點,小毛病。對孩子要求苛刻,不考慮孩子的實際情況、個人能力和感受,用近乎完美的標準來嚴格要求孩子.
害處:
嚴重挫傷孩子的各方面積極性,造成孩子缺乏自信和勇氣,人格扭曲,使孩子形成焦慮、抑郁、強迫等人格特質(zhì)
2、影響孩子的思維習慣。
習慣于被否定、被挑剔的孩子,對自信心打擊大,影響思維方式和思考習慣。
強化了孩子對缺點的注意力,進而孩子出現(xiàn)了不自覺地重復某種缺點現(xiàn)象——“越說越不改”“說得越多越出錯”。
3。造成孩子人格的偏差
家長經(jīng)常用消極的、抱怨的、貶損的語言,用不斷指出錯誤、提醒、催促孩子的方式去
糾正孩子的不良行為,家長負面的教育方式導致孩子的問題越來越大。結(jié)果往往適得其反。
操作方法:用正向的語言代替負向的語言:
句式練習:
例一:希望詞:勤快,反義詞是:懶。
反面說法:不要這么懶,你怎么這么懶!你真夠懶的!
正面說法:你勤快一點
例二:希望詞:認真 反義詞:粗心
反面說法:你不要這么粗心
正面說法:你認真一點
考考你:如果你的孩子做三道數(shù)學題錯了一道,你對孩子說的第一句話會是什么
【小故事】畫家的畫
總結(jié):在我們的注意的背后,是我們自己的思維方式。我們的思維方式在引導和轉(zhuǎn)換著注意力的方向。正向的思維引導我們注意到孩子做得好的一面,而負向的思維引導我們注意到了孩子做得不好的一面。
四、如何運用正向教育為家庭教育服務
1 運用正強化改變不良行為
所謂“正強化”,就是當孩子出現(xiàn)一個行為,尤其是不良行為之后,父母能從正面、積極的角度給予某種刺激,從而使孩子淡化不良行為,使良好行為出現(xiàn)的可能性增加。在強化優(yōu)點的過程中,孩子的思維被引向正確的積極的一面,不知不覺中,就會摒棄自己身上不好的東西。
教師手記:
2 運用正向的語言改正缺點
在美國的小學教師教育家長做法:當孩子的美術(shù)作品不夠好,你不能說“你畫壞了”,而要說“你想想,是不是還能改進些?”當孩子的功課做錯了,你最好別說“你錯了,不是這樣做”,而要說“你檢查一下,有沒有照老師指導的方法去做?”當孩子把房間弄得亂七八糟,你不要說“你房間太亂了”,而要說“你如果把房間收拾整齊點,我下次愿意光臨你的房間”。美國的教師還特別告誡家長說:“你永遠不能傷害孩子的自尊。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如果我們中國的家長都能從保護孩子的自尊出發(fā),用正向的思維來對待孩子,孩子將來也會以正向思維的方式對待別人。相反,如果他從小接觸的就是惡意的、否定的言詞,他將來也會以“負向的思維”看這個世界。
3運用積極的、正面的暗示
積極的、正面的暗示,就是通過間接的、含蓄的方式,運用夸獎、表揚、鼓勵、期待等正向的教育手段,使孩子朝著成人指明的、需要作出努力的方向發(fā)展,在孩子的心里形成一種“我能行”的信心和“我要行”的動力。
我們要利用兒童的暗示感受性來影響和改變不良行為和習慣。因此,對于孩子來說,積極的、正面的暗示能激發(fā)他們無意識的心理活動,讓他們在輕松愉快的氣氛中接受教育,同時也體現(xiàn)了對孩子的尊重,對孩子自尊心的保護,另一方面也可以激發(fā)孩子的主動性,積極地改正缺點,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這比用強制性的、命令性的教育效果更好。
案例:兒子不喜歡刷牙
總結(jié):我們用正向教育,是為了調(diào)動為家長的積極面,也調(diào)動孩子的積極面;家長與孩子積極因素不斷地被發(fā)現(xiàn)、被挖掘、被激發(fā)、被放大、被強化……親子關(guān)系、愉快指數(shù)以及教育效果都會處在良性的朝好的方向發(fā)展的狀態(tài),孩子的人生就會朝著成功的方向走。家長與孩子消極因素不斷地被放縱、被激發(fā)、被放大、被強化……親子關(guān)系、愉快指數(shù)、教育效果都會處在非良性的朝不好的方向發(fā)展的狀態(tài),孩子的人生就會朝著失敗的方向走?!?span lang="EN-US">
所以,從講究家庭教育的藝術(shù)上來看,并不是只有批評、催促、命令、生氣才有效果,正向的語言,積極的暗示,正強化的使用,都可以達到效果。更重要的是:家長一定要有正向的思維,正向的觀念,正向的思考,才會有正向的教育行為和正向的教育方法。
---------------------
作業(yè):(此為興趣作業(yè),可做可不做)
練習一:當你希望孩子做什么,怎么樣時,請留意你想表達的希望詞,找出它的反義詞,寫出它的反面說法和正面說法。按下列格式,列舉三到四個詞(或詞組),做下面的練習。
1、希望詞(或詞組): 它的反義詞(或詞組):
反面說法: 正面說法:
2、希望詞(或詞組): 它的反義詞(或詞組):
反面說法: 正面說法:
3、希望詞(或詞組): 它的反義詞(或詞組):
反面說法: 正面說法:
練習二:請根據(jù)自己的教育智慧,把下面的負向的語言改為正向的教育方式(可以是說話的語言,可以是教育的好辦法):
1、你看,字寫到方格外面去了。不行,要改過來!(挑錯)
換成正向的方式:
2、你看,這就是不整理書包的下場,難怪語文書找不見?;钤摚。ㄐ箲崳?span lang="EN-US">
換成正向的方式:
3、你的玩具是不是不想要了?再不收拾我扔出去了?。ㄍ{)
換成正向的方式:
4、都幾點了,還不睡覺,給我上床?。睿?span lang="EN-US">
換成正向的方式:
平時多檢查一下自己在對孩子說話時,有沒有用負向的語言,如有,請照上面的格式寫出。
相鄰博客
- 09年3月11日曉草老師講座內(nèi)容 [2009-03-11 21:50:00]
- 09年3月16日醉梅老師UC講座文稿 [2009-03-16 20:31:00]
- 《6A的力量》(張慧娟) [2009-03-26 15:22:00]
- 心理書籍(隨時添加中) [2009-03-26 15:2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