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學科視頻課課程中的內(nèi)容:
一、八種不良家教形式
(一)嘮叨式。家長語言貧乏,對孩子學習、生活中的表現(xiàn),喋喋不休地抱怨、批評、指責,易使孩子產(chǎn)生逆反心理。
(二)數(shù)落式。用抱怨、不滿、氣憤、責怪及使用諷刺的語言,批評譴責孩子。
(三)訓斥式。用嚴厲、粗暴的語言指責批評孩子。
(四)打罵式。用污辱、貶低、威脅的語言,謾罵孩子,或者用拳腳和棍棒體罰孩子。
(五)達標式。忽略孩子的身心健康,一味以高分標準、高名次地要求孩子。
(六)疲勞式。盲目增加學習時間和課業(yè)負擔,使孩子承受過重的心理和生理壓力,打疲勞戰(zhàn)和消耗戰(zhàn)。
(七)包辦式。在孩子日常生活、學習和完成作業(yè)過程中,家長越俎代庖,包辦代替。
(八)監(jiān)控式。對孩子不放心,使孩子產(chǎn)生強烈的反感情緒。
十種家庭教育禁語
(一)禁用惡語。不能說孩子是“傻瓜”“蠢蛋”“死沒出息”“沒用的家伙”。
(二)禁止侮蔑。不能對孩子說“你簡直是廢物”“混蛋”“腦子是一盆漿糊”“白吃干飯”。
(三)禁止責備。不能說“你怎么總是出錯,真是壞透了”“你怎么就是屢教不改”“你怎么就是不如別人”。
(四)禁止壓抑。不要對孩子說“閉嘴”“別廢話”“少羅嗦”“你耳朵打蒼蠅去了”“給我滾”。
(五)禁止強迫。不要對孩子說“老子(老娘)說不行就是不行”“你不要白日做夢”“你別異想天開”等。
(六)禁止威脅.不要對孩子說“我再也不管你了,隨你去吧”“再不聽話,我把你打扁”“成績考不好,你就不要回來”。
(七)禁止抱怨。不要說“你這樣做,真令我傷心”“怎么說你都改不掉壞毛病”“要不是你,我有多快活”。
(八)禁止哄騙。例如,不要說“你這次能考100分,我就給你買自行車……”,以物質(zhì)手段,來刺激孩子,哄騙孩子。
(九)禁止哀求。有些家長對孩子教育束手無策,就采用哀求辦法,說什么“媽求求你別這么做了”“小祖宗,你要能考高分,我都愿給你下跪”。
(十)禁止諷刺.不要說“你可真行??!竟敢做出這種事來”“別的本事沒有,玩起來可以得世界冠軍”。
解讀:十大理念
現(xiàn)代家庭教育十大理念
1、學會向孩子學習
2、孩子不是你的私有財產(chǎn)
3、教育孩子首先不要輸在家庭教育上
4、學會和孩子平等交流是兩代人共同成長的基石
5、沒有優(yōu)良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
6、只有不懂教的家長,沒有教不好的孩子
7、現(xiàn)代家庭教育的核心是改善家長自身素質(zhì)
8、關注家長的生命成長
9、問題孩子的產(chǎn)生主要源于問題家長
10、親子教育要向親職教育轉(zhuǎn)變
家長學會善待孩子12點
對照一:家長善待孩子要做到的12點
善待孩子家長不妨從以下生活中對照一下自己是否做到:
1.認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問題。
2.對孩子許下的諾言要兌現(xiàn),不要欺騙孩子。
3.孩子為家長做了事情,家長要說“謝謝”。
4.和孩子說話要看孩子眼睛,不要打斷制止孩子說話。
5.多征求孩子的意見,鼓勵孩子有自己的看法和意見。
6.重視和愛護孩子的東西,不要隨意處理孩子的物品。
7.不強迫孩子公開自己的秘密。
8.尊重孩子的興趣愛好和對活動的選擇。
9.在外人面前給孩子留面子。
10.家長錯怪孩子向孩子認錯,誠懇對孩子說聲“對不起”。
11.讓孩子自己解決與同伴的糾紛。
12.不說“幼稚”、“愚蠢”之類損傷孩子自尊心的話。
對照二:好家長“十大習慣”你有多少
家長是否具備好的習慣是決定孩子是否具備良好習慣的重要原因之一。
習慣一:終身學習與孩子一道成長的習慣。
習慣二:真愛和嚴格要求相結(jié)合的習慣。
習慣三:言教、身教、心教相結(jié)合的習慣。
習慣四:誠實守信的習慣。
習慣五:樂觀和快樂的習慣。
習慣六:不代替孩子成長的習慣。
習慣七:發(fā)現(xiàn)和贊揚孩子的習慣。
習慣八:讓孩子承擔責任的習慣。
習慣九:關心和引導孩子學習的習慣。
習慣十:家校合作溝通第一的習慣。
相鄰博客
- 09年2月21日裴有來老師UC講座學習筆記 [2009-02-21 20:45:00]
- 09年3月18日章泓老師講座文稿 [2009-03-18 22:18:00]
- 舞蹈基本功 [2009-04-03 19:28:00]
- 推薦:如何教孩子閱讀——問與答 [2009-05-03 13:4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