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來判斷一個事物的有無和無用,莊子卻告訴我們,境界的大小決定了對事物的判斷,站在大境界上,就會看到天生我材必有用,而站在小境界上只能一生碌碌無為。莊子用許多寓言故事告訴我們,境界的大小可以完全不同地判斷一個東西的有用和無用,也可以完全改變一個人的命運。在現(xiàn)實生活中,人們常常以世俗的眼光判斷事物,而只有站在更高的境界上,懂得以逆向思維的方式去觀察周圍的事物,才能獲得成功的人生。于丹教授認為,在現(xiàn)代社會中,莊子的寓言對于那些急功近利的追求,是一個很好的提醒,所有的榮華富貴,是非紛爭都是毫無意義的,當你具有大境界時,才能理解什么叫做,天生我材必有用,才能有一個快樂的人生。那么,我們?nèi)绾尾拍苓_到這種大境界?又怎樣才能獲得一個快樂的人生呢?
我們有太多的時候,當我們安然的享受生活帶給我們的秩序,我們?nèi)諒鸵蝗?,早晨起床,白天工作,晚上睡覺,看著大家怎么生活我們也怎樣生活,我們想著手中有一技之長,我可以養(yǎng)家糊口,我可以過很好的日子,我們從來沒有跳出自己現(xiàn)有各經(jīng)驗系統(tǒng),重新質(zhì)詢一下,我還可以換一個角度嗎,我目前所擁有的這些技能,我還有沒有可能讓他發(fā)揮更大的用處,于丹教授認為,真正的英雄是能夠為自己的心作主的人,在這個世界上,你可以了解整個世界、你可以了解他人,但是最難看到的就是自己的心。這才是覺悟。而覺悟在佛家禪宗的開悟中,被描述為兩個階段,覺是一個階段,比如說你聽了某種知識,有一個人跟你說了一句話,所謂醍醐灌頂,突然之間眼界通透,這叫有所覺,但是你長長的一生的修為,遇到任何一個事情,做反觀內(nèi)心,去考慮突然之間又明白一點什么,這個長長的感受,和參化的過程叫做悟,也就是說,覺是一個瞬間,悟是一個過程。把所有點的瞬間,與長長一生的感受結(jié)合起來,你所到達的就是終于看見我的心。這是人生的大覺悟。
人生境界有大小,而我們過往的生活,大體相同,所以重要的不在于,我們客觀有什么樣的寄寓,而在于主觀有什么樣的胸懷,不在于客觀提供了,給我們哪些機會,而在于我們的心智,在有用與無用的判讀上,確立什么樣的價值觀,而去利用機會,如果今天我們,以覺悟的態(tài)度反觀內(nèi)心,重新審視莊子,那么其實我們每一個人的,目的是釋放自己,盡可能達到,一個逍遙游的境界。
相鄰博客
- 樹(赫爾曼?黑塞) [2010-08-10 13:02:00]
- 安于途中(連玉基) [2010-08-10 13:07:00]
- {呱呱誦讀} —— 放飛美麗心情(鏈接呱呱誦讀錄音) [2010-08-25 13:32:00]
- {學習普通話} —— 普通話水平測試短文60篇 [2010-08-31 21:0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