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說假話、偷騙家長錢的個案指導
張春鳳
孩子的表現(xiàn):
王祥是一名剛上初二年級的十二歲男孩,性格溫和,胖胖的臉蛋說話總是笑瞇瞇的,是一個很可愛的孩子,喜歡畫畫和小制作,很愿意為班級做些服務性的工作,例如:發(fā)作業(yè)、擦黑板、替身體不適的同學做值日等等,王祥和老師關系很好,見面和老師打招呼很有禮貌,還經(jīng)常到老師辦公室主動幫助老師做一些事情。為老師們服務也是他倍感高興的事,如:拿實驗器械、給辦公室提水等,老師們都很喜歡他。但和孩子接觸一長就發(fā)現(xiàn)孩子有很多壞習慣,如:說假話、偷或騙家長的錢等。但是,王祥和同學關系一般,沒有偷拿同學錢和東西的情況。
個案背景:
我剛剛接過初二、一班的班主任,對孩子的情況還不是很了解,但我已經(jīng)和王祥很熟悉了,并且喜歡上了這個孩子,因為他經(jīng)常給我這個新班主任以幫助,另外也經(jīng)常幫助身體不適的同學做值日。但是,幾天后的一天下午放學后,孩子們正在收拾書包準備回家,這時我發(fā)現(xiàn)王祥的旁邊站在一位時髦的女性,正對王祥生氣地指指點點,我馬上走過去了解情況,原來前天上交本學期的書本費,孩子給家長多要了300元錢,家長在辦公室和其他家長聊天時才知道孩子多要了錢,下班后慌忙來問孩子要錢,怕孩子花掉了,不到兩天的時間孩子已經(jīng)花掉了280多元,300元錢所剩無幾,經(jīng)家長詢問才知道孩子除了買了一些喜歡的玩的和吃的外,還還了欠網(wǎng)吧的錢。兩周后的一天早晨,我們正在早讀王祥的父親匆匆忙忙的趕來,把孩子叫了出去,原來父親發(fā)現(xiàn)自己放在西裝口袋中的1000元錢少了200元,認為是孩子偷拿的,問了半天,孩子堅決不承認,并且很委屈很氣惱的表情,我認為可能是家長委屈了孩子,但家長咬定就是孩子拿了他的錢,后來我給孩子做了大量的思想工作,孩子才承認拿了家長的錢,但是大部分已經(jīng)花掉了。這部分錢除了還借的同學的錢外,光買一個自己喜歡的打火機就用了90多元。
家長的煩惱和擔憂:
擔心孩子說假話不誠信,將來難以在社會上立足,在家中始終防著孩子,錢包放在那里都不放心。更擔心的是孩子小時候偷拿家長的錢,長大偷別人的錢怎么辦?
家庭背景和成長環(huán)境:
孩子生長在一個正常的三口之家,和爺爺奶奶家、姥姥老爺家距離都很近,父親技校畢業(yè),是中原油田測井工人,但是人很聰明,微機技術非常熟練,是單位的技術骨干,工作很忙經(jīng)常出工,一年只有很短的時間在家中度過,很少顧及孩子,有時和孩子溝通也是在孩子出現(xiàn)問題的情況下,缺乏耐心,訓斥幾句或打幾下算完。母親初中畢業(yè),是中原油田供暖公司的工人,雙休日經(jīng)常加班,經(jīng)常上夜班。孩子小時候母親對孩子在某些方面溺愛,例如:孩子的各種要求盡量滿足,隨便給孩子零花錢,經(jīng)常不做飯或沒有時間做飯,給錢讓孩子在外面吃飯,吃了什么并不過問。在教育孩子方面,母親脾氣急躁,缺乏耐心,平時很少陪孩子交流溝通,但是孩子一旦犯錯誤,對孩子就是一頓的呵斥。母親沒有意識到孩子成長過程中自己的重要作用。每到雙休日孩子都是到爺爺奶奶家或姥姥老爺家去過,老人對孩子溺愛有加。
指導方法:
通過家訪和家長溝通交流,改變母親對孩子的教育方式,從而改變孩子。
家訪(一)
我在一個周末的晚上,以班主任的身份到王祥家進行了家訪,因為事先電話約好,母親孩子都在家中,父親出差在外,母親很熱情的接待了我,等我們談及孩子的問題時,母親毫不客氣的敘說著孩子的各種缺點,孩子坐在旁邊很是尷尬,我以讓孩子到樓下看看自行車為由,把孩子支開。我便和家長探討起孩子說謊的原因。
老師:孩子是從什么時候開始拿家里的錢的?
母親:大約讀三年級的時候吧!
老師:還記的孩子第一次說謊嗎?
母親:因為我發(fā)現(xiàn)孩子亂花錢,并且還偷偷上網(wǎng)吧,我和他爸爸商量以后不給他錢了,他必要的學習用品我給他買,另外也通知老人不要隨便給他錢。后來發(fā)現(xiàn)我錢包的錢經(jīng)常少一點,開始我沒有在意認為是自己記錯了,后來我?guī)椭帐皶鼤r,發(fā)現(xiàn)他書包里有20元錢,才知道孩子偷拿家長的錢,這種事情經(jīng)常發(fā)生。我真是擔心死了,他長大后偷拿別人的錢怎么辦?
分析原因:
孩子小時候,家長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要什么買什么,特別是經(jīng)常給孩子零花錢,孩子喜歡什么就可以買什么。慢慢長大了,喜歡的東西多了,花錢多了,家長卻控制了孩子的零花錢,沒有辦法孩子只有湊家長不注意時偷拿家長的錢。
指導家長改變簡單的教育方法:
家長發(fā)現(xiàn)孩子亂花錢,并且還上網(wǎng)吧的時候,控制他的零花錢是可取的,但不能簡單的控制,要在思想上教育引導,讓孩子認識到亂花錢的危害,以及讓孩子知道父母掙錢的艱辛,如:父親常年在外,工作的不易,媽媽經(jīng)常上夜班、雙休日加班的辛苦。還可以領著孩子到自己的工作場所看一看,讓孩子充分感受到父母的不易。還可以告訴孩子家長工資的分配情況如:一家人的生活費,贍養(yǎng)老人的費用,現(xiàn)在供養(yǎng)孩子的費用和將來孩子求學的費用。另外,還可以鼓勵孩子參加“手拉手,一幫一”活動,把每月給孩子的零花錢用于幫助那些貧困地區(qū)的孩子,讓孩子和貧困家庭的孩子寫信,充分了解那些孩子生活的艱辛,這樣轉(zhuǎn)移孩子的注意力,也讓他感受到奉獻的樂趣,培養(yǎng)他助人為樂的優(yōu)良品質(zhì),一舉兩得。
家訪(二)
在一個雙休日的上午,我去王祥家家訪,孩子上補習班了,父母親休班在家,我了解孩子的在家近況,家長一直強調(diào)一個他們感到最頭痛的一個問題,孩子謊話連篇,十句話沒有半句是真的,就像前幾天孩子放學去了網(wǎng)吧,很晚沒有回家,家長到處尋找孩子,非常著急,后來孩子回家家長問其原因,孩子一會說和這個同學在一起討論問題,一會又說到另一個同學家寫作業(yè),寫的什么作業(yè)又拿不出來。第二天,家長調(diào)查了幾個同學才知道孩子去了網(wǎng)吧。另外,孩子經(jīng)常為一點小事就撒謊,為此家長非常煩惱。
分析原因:
孩子經(jīng)常撒謊是因為家長的教育方式出了問題,特別是溝通方式存在問題,王祥的父母都沒有耐心教育孩子的習慣,發(fā)現(xiàn)孩子做錯了母親是訓斥,爸爸則非打即罵,甚至諷刺挖苦。孩子有話不敢給父母講,更不敢把自己的真實想法告訴父母,出現(xiàn)了問題父母問起時,只能用謊話騙家長,躲一會是一會。有時是因為孩子太緊張才說謊話。
指導家長改變溝通方法:
孩子說謊的主要原因是:家長的訓斥、打罵。要想改變孩子說謊的狀況,家長首先改變自己和孩子的溝通方式。家長和孩子溝通交流時,要用平等的態(tài)度,緩和的語氣,如果在溝通過程中能不斷的用如下語言,“你能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媽媽,媽媽很高興”“孩子今天你的這種做法雖然不對,但你能和媽媽說實話,你進步很大”、“你的想法和做法很好,媽媽最高興的是你主動的告訴媽媽”、“你變的真能干”、“你變化真大”,“你真的長大了”等等,鼓勵孩子實話實說,消除孩子的緊張情緒,不斷讓孩子嘗到實話實說的甜頭,孩子才能漫漫的改掉說假話的壞習慣。
對孩子的指導:
老師:王祥老師帶你的時間不長,但老師發(fā)現(xiàn)了你的很多優(yōu)點,你的善良、助人為樂曾經(jīng)讓老師都很感動,更是同學們應該向你學習的地方,你有沒有需要改進的地方?
王祥:我好說假話,還禁不住拿媽媽的錢
老師:原因是什么呢?
王祥:我做錯事爸爸媽媽好罵我,有時還打我,我因為害怕才說謊話的。
老師:拿媽媽的錢呢?
王祥:我看見自己喜歡的東西就想買,媽媽又不給我錢,當看到媽媽的錢包時就想拿。
老師:想不想改掉這些缺點?
王祥:老師我能改掉嗎?
老師和孩子共同制定了改正計劃,并且在家長同意的基礎上,還制定了獎勵措施,并把獎勵所得幫助“手拉手、一幫一”的貧困家庭的小朋友,定期和該小朋友互相寫信,相互鼓勵,共同進步。我作為班主任老師憑著管理上的方便,不斷的對孩子的進步豎起大拇指。
實施后的變化:
家長在教育孩子方法方式上有了很大的變化,經(jīng)常和孩子耐心的溝通,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再不是訓斥、挖苦或打罵,并且能用鼓勵性的語言激勵孩子。孩子也逐漸感受到了父母的愛和家庭的溫暖,回家早了,愿意和家長交流溝通,對孩子明顯的變化非常滿意。孩子和家長共同努力,爭取早日使孩子徹底改掉壞習慣,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
參考資料:
《不輸在家庭教育上》2008年上下卷 《家庭教育導讀》2008年1——8期
相鄰博客
- 母親打罵成癖 初二女生割腕 謝敬喜 [2009-01-03 23:22:00]
- 給 孩 子 理 性 的 教 育 彭文濤 [2009-01-03 23:24:00]
- 孩 子 說 謊 偷 竊 陳安平 [2009-01-03 23:31:00]
- 讓自卑的孩子充滿自信的笑容 杜英杰 [2009-01-03 23:3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