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初中孩子的家庭教育
各位家長,各位老師,大家好!很高興有這個機會,能和大家一起交流《如何做好初中孩子的家庭教育》,現(xiàn)在開始今天的講座。
天下的父母都是一樣的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有一位孩子的媽媽,大學畢業(yè),有很好的工作,可為了孩子中考,她辭去工作專門陪孩子,輔導孩子功課,陪孩子上補習班。可以說是付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可孩子的成績總提不上去,心思也放不到學習上來。母親辛辛苦苦的付出,卻得不到孩子的理解,甚至還引起孩子的反感,讓這位媽媽委屈無奈,一臉迷茫。為什么進入初中以后,家庭教育就變得困難重重了呢?
首先,家長要注意初中孩子出現(xiàn)的變化。粗略羅列,有以下三個方面:
一、學習方面:
“一多”:中學階段所課目多了,知識難度大了;
“一少”:老師盯得 “少”了,老師不再像小學老師管得那么細了。
孩子的探究意識增強了:小學孩子一般是在玩和哄,即賞識為主中度過的,而到了初中,遇事喜歡多問“為什么” “憑啥”“和我有什么關(guān)系”“對我有什么用,有什么好處”,孩子的探究意識增強了,一部分孩子否定和放棄了取悅他人的學習動機,放松了學習,一部分學生適應不了初中學習特點,從以前的“眾星捧月”到現(xiàn)在的成績平平,心理上一時承受不了,往往情緒低迷,懷念以前的小學生活,學習也開始不努力了。
二、孩子個人行為從形式到內(nèi)容都有了更個性的突變:
1、喜歡交友而不再戀家;在乎同齡人的互動和評價:小學生是媽媽的跟屁蟲,你前腳要出門他就要跟著,總怕把他一個人丟下,而到初中后,寧愿在家吃泡面,也不愿意跟你去赴宴。媽媽前腳走,后腳就找朋友玩去了。
2、網(wǎng)癮:青春期做事往往不考慮結(jié)果,也沒有思想基礎(chǔ)和社會閱歷,更多是一種情緒化的淺表發(fā)泄和逃避。
3、思想的獨立:有了心思和保護隱私的要求,厭惡被誤解、懷疑和簡單否定。
4、個性凸顯:男孩子有了硬漢的表現(xiàn)欲,奢華的衣著、怪異的頭型、法式,叛逆甚至厭學;女孩子變得更加愛美和柔情。
5、文理分化:感性思維和理性思維分化。男孩子強于理科,女孩子強于文科。
6、諸多的人際交往問題。
三、生理和心理的劇變期,動蕩期。
其次,針對這些變化如何對初中學生進行家庭教育呢?總的思路是,初一以觀察、發(fā)現(xiàn)問題為主,初二著手解決問題,初三鞏固提高,突出重點,分解目標,依次推進,切忌眉毛胡子一把抓。具體我認為有以下幾個層面:
1、用溝通和交流代替訓斥和說教:適時引導孩子規(guī)劃人生并表達父母對他的期望,供孩子參考,但不是強加,把孩子當做工具。和孩子溝通和交流時要注意情緒和環(huán)境,看他的心門是否打開。發(fā)現(xiàn)孩子的問題時也不要簡單急躁,因為不當?shù)某庳熓购⒆雨P(guān)閉了和家長交流的心門,讓孩子對親子間的愛產(chǎn)生懷疑,迷惑。愛是孩子情感和道德的原動力,也是家庭教育的強大推力。
2、培養(yǎng)榮譽感、保護自尊心;培養(yǎng)價值觀,建立是非觀:沒有孩子不希望有個好成績,否則,就不會有孩子撒謊作弊,就不會有孩子害怕家長會,害怕老師去家訪,而干出殺死老師的惡性事件。孩子的苦惱是沒有一勞永逸、一劍封喉的“好”辦法和妙招。家長就要提升自己的素質(zhì)和內(nèi)涵,拓寬、引導孩子的思維廣度和深度,懂得自尊和自信是要靠能力和實力保障的。
那怎么激發(fā)和調(diào)動孩子自發(fā)學習、理性學習,而不是盲目學習、被動學習呢?首先,深層次的理解學習目的,養(yǎng)成主動學習的好習慣。其次,不斷總結(jié)提高,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再次,從實際出發(fā)而不好高騖遠,多和自己比不要盲目的和別人比。變小學階段人為堆積的“建筑學模式”為自己立根生長主動型成長的“生物學模式。
通過幫助引導孩子通過改進學習方法提高學習成績,引導孩子體驗理性思維理性做事的樂趣和成就感,體現(xiàn)自我價值。丟掉虛榮,排除干擾,扎實努力,通過提高自己的學習成績說話。引導孩子樹立對工作和困難的態(tài)度,回避不了的就要勇于面對,勇于擔當,不做則已,要做就要體現(xiàn)自己的水平和能力。
變孩子只考慮眼前的正常環(huán)境為兼顧長遠與較高的未來牽引目標,變孩子被動學習期望為主動學習。進而具有辯證的意識及宏觀格局,兼顧課內(nèi)課外,自覺學習。
當孩子明知故犯時,適度合理的懲戒是必要的,這時父母演變?yōu)樽匀环▌t的化身,是中立的、客觀的;加之家庭以外難以避免的打擊和挫折是難免的。這兩點家長利用的好,反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孩子的是非觀,價值觀,以及面對挫折和誤解的自我修正能力和抗挫折能力。
錯誤是有代價的,自然規(guī)律是任何人都不能違背的。符合規(guī)律就容易成功,違背規(guī)律就必然失敗,甚至受到懲罰。家長要引導孩子接受失敗,勇于接受懲罰。通過尋找原因,改進實施,和隨之發(fā)生的變化,充分享受成就感,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意識和理性態(tài)度。
有以下幾個想象,對我們理解家庭教育很有意思:
1)、發(fā)芽要雨露的滋潤---一是養(yǎng)分,二是對土壤的滋潤使土壤松軟。
2)、長豆芽壓石塊=動力+壓力=健康的發(fā)展,動力要大于壓力。
3)、孩子成長更像是藤纏樹。順勢,無為中的導向和支撐。
3、提升思維力:方法的多樣性,靈活性,看問題的多角度。取舍意識,利害得失的甄別,全方位,深層次,處理問題的多元化意識是初中改進和尋找到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和對待人生挫折的關(guān)鍵。
4、培養(yǎng)自學能力:從課程輔導、監(jiān)督到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力,我們家長是幫忙而不是添亂、越俎代庖。要學會逐步放手,讓孩子自己成長,家長要給他實踐犯錯和糾正的機會。
每學期要到新華書店看書、選書、購書,買回家的書要看和做,以增加知識面和深度。作業(yè)要及時提醒,但不是強迫命令,否則一次成效卻埋下了逆反的種子。孩子明白的道理反復強調(diào),孩子只會說你嘮叨啰嗦,其實一般孩子都有自己的安排,只是他的安排不那么合理。
重點關(guān)注、提醒非書面作業(yè)。如,念英語、背課文、記公式等,如果這種作業(yè)欠多了,就會從聽不太懂到完全聽不懂,這種掉隊是非常可怕的,只有總結(jié)自己的記憶周期,及時的復習才能幫助他串起前后學過的知識,不致到考試跟前才手忙腳亂。
5、要學會正確對待考試成績和名次:凡事都要有個評價,不是迷糊的就是量化的。除了升學考試,平時的考試正是幫助發(fā)現(xiàn)自己學習過程中存在的知識漏洞、方法漏洞。學習是針對自己的問題,查缺補漏,不斷改進完善而提升自己,不是漫無目標盲目苦學。
當考試成績不理想時,要做孩子的“幫手”,不做“鼓手”,和孩子一起分析,尋找原因,趕緊補救,養(yǎng)成理性的思維習慣和處事方式。打罵侮辱是變形變味的帶有自私的愛,是用強權(quán)強化家長的期望,只會加重孩子的心理壓力,而沒有幫孩子找到釋放壓力,解決問題的辦法,是孩子的“殺手”。孩子在家里失去親情,失去心里的天然安全感,失去開心快樂,就會變得偏狹、暴虐、任性、自我,或自私、孤僻、抑郁。重者可能輕生,負氣離家出走,放任自己,憎恨社會,報復社會,導致惡性教育事故;輕者喜歡在外面逗留,這期間就可能結(jié)交一些不良的朋友,去網(wǎng)吧發(fā)泄,或者向自己喜歡的異性同學尋求安慰,進而發(fā)展成大人說的 “早戀”。因為在孩子的成長階段,除了父母和老師,朋友對他的影響是最大的了。
6、學會判斷選擇:本著“原則問題不放過,中性問題不糾纏”的宗旨,如果他的看法確實片面離譜,就順勢發(fā)散孩子的想法,幫他梳理,預想出可能達到的結(jié)果,通過和原先目標的比照,使孩子認識到思維的幼稚和雜亂無序的非邏輯性,明白不是自己所有的想法都是符合客觀規(guī)律的。當孩子的朋友甚至“同伙”,利用同理心取得孩子的接納和信任,讓孩子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完整地說出來,才有利于家長了解孩子,有效幫助孩子。舉個例子。
7、切忌瞎比:不要總是在孩子耳邊講,自己怎樣為他付出,拿自己小時候與他對比或拿別的孩子與他盲目攀比,這樣只能招致孩子的抵觸情緒和逆反心理。
8、強化行為力和意志力:初中學習生活是非常辛苦的,初中階段紀律的約束會強化。有無堅強的意志力才更能充分體會出孩子的人格魅力。
9、正確面對可能出現(xiàn)的情感問題:11歲—16歲是生理和心理快速變化、思想敏感的動蕩期。生理的變化是自然規(guī)律,由此而引發(fā)的心理情感變化是不容回避的。家長要理解接納,適度支持,合理引導,平穩(wěn)過度,做到學習、生活相互配合,協(xié)調(diào)發(fā)展。比如我的孩子。
10、避免受家庭負面環(huán)境的影響:初中階段孩子的家庭狀況也是婚后10-20年的低潮期。夫妻忙于事業(yè),成為家庭教育缺失的理由和接口,其實孩子教育才是家庭最大的事業(yè)。在聚少離多的失衡家庭、夫妻反目的危機家庭里,和單親家庭,關(guān)注孩子的一方要學會獨自承擔,在孩子弱小期要盡量給孩子一個和睦的家庭環(huán)境和氛圍的假象,隨著孩子的成長逐步向孩子表露實情,做好遮風避雨的大棚。不能一急就說“都是為了你,否則我早和你爸(媽)不過了,想不到你還這樣不爭氣”等等。承擔不了的恩惠,孩子就會學會冷漠和無視,甚至逃避,以緩解心理壓力。單親家庭也不能教孩子仇視另一方,而要尊重生養(yǎng)之恩。以免孩子形成自私,孤僻,抑郁,冷漠,放蕩的不良心態(tài)和行為。
成人圈子的投機取巧現(xiàn)象會對孩子有負面影響,家長要善于給孩子解剖麻雀,讓他明白“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明白奢華背后的艱辛和不易。
11、父親對男孩子青春期生理關(guān)護和對女孩子心理的關(guān)護也是重點,是不可或缺的。
12、多與學校老師聯(lián)系,但要注意方式:了然于心,不要惹禍于口,不要在老師、孩子和家長間造成誤會,否則孩子感覺是想監(jiān)視他,不信任他,背后說壞話,告黑狀。
13、改變只說不做的教育方式:孩子是家長的影子,家長虛榮,光有有愿望,沒有意志,沒有方法,孩子就會受到浸染。比如:“對…我很著急,不知道怎么辦好?!狈湃巫粤?、遷就孩子,和簡單急躁都是家長不掌握教育規(guī)律時的無助和無奈,其實是不利于孩子成長的。愿望=態(tài)度+方法+意志+=結(jié)果。孩子對家長的逆反,從表像和態(tài)度看是愿望和結(jié)果的矛盾,其實簡單粗暴的生活態(tài)度,無序雜亂的思維和行為方法,沒有耐心的意志力是一致的,生活態(tài)度、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的模仿是潛意識的、終生的。
14、合理的對待孩子的貪玩:初中的孩子依然貪玩。要保護孩子“專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的習慣、潛質(zhì)。不要急于求成,矯枉過正,只要轉(zhuǎn)化得當,貪玩的孩子才有后勁。
初中階段還不同于高中階段,重要的是糾正孩子的思維方式和行為方式,塑造孩子健康的人格,為孩子初三及高中階段的騰飛奠定心理和行為基礎(chǔ),而不是苦學蠻學。
15、要關(guān)心,重視孩子的物質(zhì)生活:注意孩子的飲食營養(yǎng)結(jié)構(gòu)。生活上既不要高檔化,精細化,也不要太苦著孩子,放大孩子的自卑感,盡可能做到隨大流。因為強烈的自卑容易導致孩子更多的負面情緒,從而以夸張掩飾或自閉、逃避的不良行為來尋求心理安全和平衡。
家務會的可以不做,該會的不能不學。對要離家住校和準備出國的孩子,這方面的體驗和培養(yǎng)是必不可少的。
16、適當?shù)钠谕担簩嵲跊]有學習興趣的孩子,家長也要悅納,人才的評價體系不止是高考一種。成不了秀才,起碼要成人。只要孩子樂觀、積極、向上,人格健全,身體健康,都是社會需要的人才。不是大學畢業(yè)而做出一番事業(yè)的例子不勝枚舉。
總之,作為初中生的家長,一定要認識到初中階段正是孩子個體成長和群體分化過度的關(guān)鍵時期,初中階段是孩子告別感性、盲目,開始理性、主動人生的關(guān)鍵時期,是孩子人格形成的關(guān)鍵時期。抓住了這個牛鼻子,初中階段的家庭教育切入了軌道,今后的家庭教育就會相對越來越順利,就會多方受益、就會終生受益。
其次,救急的做法往往是頭疼醫(yī)頭,腳疼醫(yī)腳,摁下葫蘆浮起了瓢。只有家長不斷學習、系統(tǒng)學習,才能《不輸在家庭教育》。衷心地祝愿天下所有的父母心想事成?。?span lang="EN-US">
今天的講座到這里就結(jié)束了,謝謝各位。
特此聲明:凡欲轉(zhuǎn)貼我文章的兄弟姐妹,敬請您注明出處和作者,在此謝過!
|
|
相鄰博客
- 為什么大學生熱衷于報考公務員?【轉(zhuǎn)載】 [2008-12-28 19:09:00]
- 該不該是目標問題,怎么做才是過程、方法、要訣 [2009-01-07 01:19:00]
- “早戀”宜疏不宜堵 [2009-02-04 18:48:00]
- 自殺救父:父親承載不起女兒生命的代價【轉(zhuǎn)載】 [2009-02-04 19:0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