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的課程可不像幼兒園那樣唱唱跳跳,可是真刀真槍的。那么,孩子進入小學后,在學習上最可能碰到的問題是什么呢?聽我們的小學老師來說一說吧!
語文
作為新小學生,在學習語文時,最可能遇到的幾個問題就是書寫速度慢、不按照樣子寫字或?qū)懫匆?、聽課文錄音或課外閱讀材料往往不能堅持每天進行、不及時復習學習的新知識等。
對于書寫速度慢的孩子,您可以用“時鐘遞減分鐘法”進行訓練,但這需要一個過程。
如果孩子不能按照樣子寫字或?qū)懫匆?,那么您主要的任務就是讓孩子養(yǎng)成好的學習習慣,看一筆寫一劃,在心中記住字型的同時,記住每一個筆畫的位置,直至不看字也能寫出來。
對于另外兩個問題,您可以為孩子做一個復習預習、聽錄音、課外閱讀的表格,要求孩子每天在完成這些任務之后,在表格中做上記號,完成一項勾掉一項。此外,您還應該在學習中,逐漸培養(yǎng)孩子自己檢查作業(yè)的好習慣。
數(shù)學
一年級的數(shù)學并不難,很多內(nèi)容孩子在幼兒園已經(jīng)接觸過了,所以還是學習習慣的問題最叫人擔心。比如,不能規(guī)范地書寫“0~9”,不能堅持用直尺畫“等于符號”,不能堅持每天做口算題目,不積極參與動腦筋題目的理解或是一題多解等等。
碰到這種情況,您還是要從培養(yǎng)孩子的學習習慣入手:一定要讓孩子規(guī)范書寫;需要用直尺的地方,一定要讓孩子堅持用尺;數(shù)學題目完成后,一定要讓孩子自己檢查,不要依賴您。
對于那些知識掌握的比較好、并有條件的孩子,您可以適當讓他做一些有針對性的趣味數(shù)學題目,提高孩子學習的興趣。
英語
小學一年級的英語教材以英語聽力和會話為主,每周4~5節(jié)課。由于不是學習母語,孩子的聽力強化訓練顯得尤為重要。
您要結合聽力磁帶,加強孩子英語本土語音訓練,從而讓孩子從聽懂過渡到會說。因此,每天要讓孩子進行至少半小時的英語聽說訓練,并堅持每天練習,這是關鍵。
其他科目
其他學科,比如手工勞動、自然常識、美術、音樂等常常會要求孩子帶好配套的學具、樂器、顏料、剪刀、膠水等物品,遺忘是孩子通病。因此,您應該要求孩子根據(jù)課表,做好課前準備工作,養(yǎng)成良好的習慣。
上課時間
孩子坐不住,是他上課時碰到的一大難題。造成這一現(xiàn)象,可能有以下的原因:
●老師講的內(nèi)容,孩子以前聽到過或者已經(jīng)懂了。這就要求您和老師一起努力,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
●孩子的生理上有問題,如多動癥。這時,就需要帶孩子去醫(yī)生那里診斷治療。
●老師教學方法陳舊。那么您應該及時和校方聯(lián)系,建議老師改進教學方法和手段,吸引孩子學習。
第二顆定心丸:一般而言,小學一節(jié)課的時間是40分鐘,大多數(shù)新小學生的注意力都集中在前20分鐘,所以一般有經(jīng)驗的老師都會在前20分鐘捏把新的知識講完,后20分鐘主要是運用游戲、活動等各種形式進行知識的鞏固。有些學校在一年級的課程安排里還特別根據(jù)孩子的年齡和心理特點,設置了20分鐘的小課。一般來說,孩子基本上是能坐得住的。
課間休息
現(xiàn)在小學的課間休息時間已經(jīng)調(diào)整為12分鐘,但我們的新小學生常常不知道在這段時間內(nèi)干什么。所以,在開學前,您可以向孩子解釋一下什么是課間休息,應該怎么合理的安排這12分鐘。您也可以列出幾樣可以做的事情,幫孩子理清頭緒。但您也要提醒孩子,課間休息時要注意安全,不要進行激烈、激動的活動,以免影響下一節(jié)課。
如果孩子不想做游戲,您可以建議他在教室里外走動一下,眺望遠處,讓眼睛得到休息。
注意:學校不主張孩子在課間做作業(yè),這一點也請您告訴孩子。
課余時間
放學以后,初入小學的孩子可能還不能完全適應有功課的生活,不是忘了做功課,就是到拖到吃晚飯或者睡覺前才匆匆忙忙地做功課。對此,您要明確的告訴孩子,放學后應該先做功課,然后再玩。每天,除了完成作業(yè),一般還要求孩子有一小時的復習、預習、檢查和整理的時間。您要督促孩子檢查一下完成的作業(yè),并預習一下新的內(nèi)容,整理好書包,帶齊課業(yè)用品,聽聽語文、英語的錄音材料。
作為家長,您在這段時間內(nèi)最好能和孩子同步,一起學習、看書、讀報,形成良好的學習氛圍。
此外,除了每天的新聞節(jié)目,學校一般不主張周一至周四晚上讓孩子看電視,您要保證孩子有充足的睡眠時間,使他有充沛的精力投入第二天的學習。
注意:
●不要代孩子做功課。如果他遇到難題,在幫助他的時候,必須先讓他思考一下。
●經(jīng)常檢查孩子的功課。如果孩子做對了,您就要表揚他;如果做錯了,也不要批評他。請您和孩子一起重新做一下題目,看看到底是什么難住了他。
●與老師保持聯(lián)系。
老師會怎么對待我的孩子?
作為家長,總怕孩子不能適應學校生活,其實,對于不同氣質(zhì)的孩子,老師都有自己的“絕招”,幫助他們成為合格的小學生,看看能不能對您也有所啟發(fā)呢!
FOR易養(yǎng)型的孩子
對于易養(yǎng)型的孩子,老師一般會從培養(yǎng)孩子待人接物的態(tài)度著手,給孩子壓些擔子,使孩子適應能力強、精力旺盛的特性能夠得到激發(fā)。同時,鼓勵班中的孩子發(fā)現(xiàn)這些孩子的優(yōu)點,并經(jīng)常給予表揚,以此來激勵孩子對自己嚴格要求,控制他起伏的情緒。
這時,您的合作和理解也是很重要。您要和老師一起耐心地輔導孩子,直至孩子形成健康的心理。
FOR難養(yǎng)型的孩子
對于難養(yǎng)型的孩子,老師會經(jīng)常把他帶在身邊,讓他首先和老師親近,從老師對他的關心中獲得新的依賴,把老師作為傾訴對象,并傾聽老師說話。通過這種方法,把孩子逐步從對家庭環(huán)境的依賴引到對學校老師的依賴上來,使他盡快地融入新環(huán)境。
其次,老師會幫助這樣的孩子和班級中其他的孩子交朋友。這樣,孩子慢慢就不再需要依賴在老師身邊了,上課、做功課也會比較自覺。
在此基礎上,針對孩子個性中的敏感和任性,老師會在學習上對他逐步提高要求,培養(yǎng)他學習的興趣和愛好,并適度地指出老師不喜歡任性的他,小朋友也不會和一個蠻不講理、好發(fā)脾氣的人做朋友。
最后,當孩子的學習也步入正軌以后,老師會鼓勵孩子做一點力所能及的工作,例如,幫老師和小朋友拿拿東西、整理簿本、抹桌椅等等,并適時在班級中表揚他“能干”、“勇敢”。
如果孩子還是會還亂發(fā)脾氣的話,您就應該配合老師,經(jīng)常和老師交換意見,共同疏導孩子。
FOR發(fā)動緩慢型的孩子
對于這一氣質(zhì)類型的孩子,老師一般都比較關注,常常做的方法是采用游戲活動,逐步緩解孩子孤僻等性情。
讓這樣的孩子參與游戲,老師一般會采用緩慢漸近的辦法。先讓孩子看別人玩,引發(fā)他參與的愿望,然后再鼓勵他參與。相伴的人數(shù)從少到多,時間由短到長,游戲的動作也從比較安靜到比較活潑。
這樣的辦法不是一天或幾天里就要完成的,一般需要幾個星期。同時,老師也會做好班級中其他小朋友的工作,讓他們在課間休息、中午休息、放學以后多陪這個孩子玩。這樣做不僅讓孩子有接近別人的愿望,同時也能培養(yǎng)其他孩子關心同學、助人為樂的品質(zhì)。
轉自:http://hzbbs.soufun.com/baby~-1~561/11801331_11801331.ht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