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父慈母的文化
家庭中的紅臉與白臉并不是教育觀念的對立,而是一種施教的技術。中國古往今來就有嚴父慈母的文化色彩,嚴即是白臉,慈即是紅臉。十幾億的中華子孫就是 在這樣的文化中成長起來。如果用西方文化,尤其是用精神分析的眼光來看嚴父慈母文化給中國人的集體無意識留下了什么的話,那就是對權威的畏懼。見人先要有 尊卑上下,卑不勝尊,下不犯上。我們歷來以忠心、孝順、服從為其做人的美德。嚴教慈養(yǎng)是一種教育的主流趨向。
但現在有些不同,東西方文化交融碰撞很多,教育觀念有了很大的改變。從兒童發(fā)展心理學來說,教育必須依賴于父母與孩子之間的親密關系,父母與孩子能隨 時隨地,暢通無阻地分享彼此的快樂與擔憂,孩子們就能自發(fā)地去做一些大人喜歡的事。這樣一來,過去孩子因為怕才去做的事,現在因為愛也同樣去做。
沒有權威的家庭
我去看過那個小家伙,一點都不怕生,到你面前來打量你、琢磨你。我給他擠眉瞪眼,他露出有些驚訝的樣子,但卻不怎么怕。這時,電話鈴響了,他的母親不 經意的摘下話筒問話,這小家伙馬上不干了,驚呼吶喊,就地打滾。母親趕快對打電話的人說:“請你再撥一次,我的兒子要接?!币环昼姾?,電話鈴又響了,小家 伙翻身從地上爬起,像勝利者般摘下話筒,問:“你找誰?”……
期待同樣的發(fā)展目標
兩個月以后,再去他家串門,發(fā)現小家伙乖乖地坐在小桌子前學畫畫,父親“嚴肅”地坐在一旁看自己的書。小家伙見有人來,抬頭說:“叔叔好!”然后看著父親。父親說:“好!你去玩一會吧。”孩子跳了起來,滿屋子亂串著喊:“媽媽,來跟我過家家!”
有時候,紅臉與白臉的策略也是有效的。教育得當,其一致性是體現在對孩子的發(fā)展目標的期待上,而教育的多樣性是體現在教育方式的選擇上,兩者都不可或 缺。但如果是因為父母之間的感情問題,或價值觀念不同,一人想讓孩子朝東,另一個嘔氣似的偏要讓孩子朝西,這樣的紅臉白臉就是教育的深淵了。http://www.360doc.com/content/070910/11/42071_732331.html
相鄰博客
- 《男人上路》:每一個父親應該看的一部電視電影 [2009-04-12 09:40:00]
- 《時代》周刊:工作家庭兼顧 亞洲老爸最苦最累 [2009-04-12 09:42:00]
- 弗洛伊德解析戀父情結 [2009-04-12 09:45:00]
- 國外兒童家庭教育方式大比拼 [2009-04-13 13:2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