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從他的眼神里看出了他的心思,對他說:“你想摸摸這個東西,是嗎?來吧?!彼斎簧斐隽耸郑@時,我捏著他的一個手指頭,有意地讓它在爐子身上多停了幾秒鐘,他馬上縮回了手,疑惑而害怕。這時,我告訴他:“這個東西叫火爐,咬了你的手了吧,還想摸嗎?”他使勁地搖了搖頭。
半天后,他的手指頭竟然出現(xiàn)了一個小水泡,妻子為這把我教訓了一頓。我嘴上軟,心里硬——甭教訓我,這是給孩子教訓呢!一個直接而簡單的教訓勝過多少言語,一個親身體驗的深刻的教訓抵得多少教育!
教訓,不僅僅是訓誡孩子,這不能,那不行,這不是成功的教育。最成功的教育應該是一種不落痕跡的影響,而不是一種教條的標語口號式的教育。
給孩子以教訓,應當是自然的、形象的,在孩子最想嘗試、實踐的時刻,讓他接觸、體會、自省、自悟,這可是一種教育。假如孩子不知水性,把他強按進水中,教他水火無情,豈又不是形而上學的教育了。
教訓,實質上是一種積極的探索世界的過程與活動,雖然它的結果可能是痛苦的、失敗的,甚至是不幸的,但正是教訓,才能給孩子以一種警醒的教育力量??吹酵鈬?/span>媽媽(媽媽食品)拒絕幫助自己跌倒的孩子爬起來,只是在旁邊鼓勵他,這也是一種教訓,一種哲理的生活教育。當父母年邁時,有誰能幫助你從跌倒的地方爬起來呢,只能是你自己。
“教”本來是個象形字,意思是一個成人手拿木棒兒在示范,在傳授“抓、放牧、打”等,充滿著實踐的意味?!坝枴弊匀痪褪怯醚哉Z來傳授生活生存的內容。二者合起來,也可以理解為:教育就是“身教+言教”。其中“身教”既指施教者示范,又指受教者的躬身踐行。
今天,我們倡導的游戲活動是教育,真誠是教育,尊重是教育等,其實教育的內涵比這些要豐富得多。適當的拒絕、冷落、經歷失敗、教訓等都是教育。一位美國作家曾經深情地回憶自己小時候學習寫作的情景:當他把自己的第一首小詩呈現(xiàn)給母親時,媽媽夸獎他棒極了;可是當他把他拿給他父親看時,父親卻說:實在是糟糕透了!這對他的打擊太大了。但就是母親的鼓勵與父親的挑剔中,他成長為一個著名的作家。作家本人不得不承認,如果沒有父親的“糟糕透了”的評價,他也許不能成為一名作家。
當然,給孩子以教訓,不能簡單地理解讓孩子吃苦頭,關鍵在于要幫助孩子找原因,鼓勵孩子自己想出辦法,解決問題,此外也應該教給孩子必要的安全知識。
請相信教訓對于孩子,肯定是一種教育。也許他會勝過表揚,勝過鼓勵,勝過那些常用的教育方法。 鳴星育兒網
相鄰博客
- 初為人父十二月 [2009-04-18 11:48:00]
- 暗示 [2009-04-18 11:49:00]
- 準爸爸對胎兒講話更利胎教 [2009-04-18 11:53:00]
- 懷孕期間準爸爸可以做的事 [2009-04-18 11:5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