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孩子顯示出要為自己做事情,我們就應該放手讓他們自己去做。孩子能自己做的事情要比我們想象到的多。他可能需要我們的幫助、監(jiān)督、鼓勵和訓練,我們必須向他們提供這些服務。我們沒有權力去為他們做所有的事情,也沒權力制止他們做貢獻的熱心。
在孩子的出生階段,在嬰兒的幼年時期,面對著大千世界,他們常常感到束手無策。但是,仍然有勇氣進行各種嘗試,要學習各種方法,以使自己適應,使自己能夠融入這個世界中。但是在這個時候,我們成年人往往無意之中給他們設置了許多障礙,而不是幫助他們。
我們這樣做的根本原因是不相信他們的能力。在我們的意識中已形成一定的偏見,如認為一個2歲的孩子,如果幫助我們收拾桌子,當他手中拿到一個盤子的時候,媽媽(媽媽食品)會很快地說:"不要動它,你會打碎它的。"這樣你可以保存好那個 子,但是你的舉動在他的信心上投下了陰影,而且推遲了他某種能力的發(fā)展,或許你阻止了一個小天才的產(chǎn)生。
大人們常常不經(jīng)心地向孩子們展示自己多么有能力、有魄力、有氣力。我們的每一句話,像"你怎么把房間搞得這么亂", "你怎么把衣服穿反了"這類話,都會向孩子們顯示他們是多么的無能,是多么的缺乏經(jīng)驗。我們這么做就會使他們慢慢地失去了信心,失去了自己努力去探索、去追求、去鍛煉自己的自覺性,忘記只有通過各種鍛煉和闖蕩才能使自己成為一個有用的人。
作為家長我們常常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概念,認為孩子到了某種年齡,才能做這類事情。但是,往往孩子在那個時刻是可以做得很好的,但是我們卻人為地推遲了他學會本領的時間。而且最關鍵的是我們的這種做法,會使孩子失去自信,懷疑自己的能力,減弱他們的進取心。這種消極影響將會對孩子的一生都有作用。
孩子在試著做事情時,難免要犯錯誤,這時做家長的要有意識地避免用任何言語或行為向孩子表明他是個失敗者。不能在孩子腦中留下他是"笨蛋"的印象。在我們的腦子里,我們必須清楚,做一件事情失敗了只是說明這個孩子缺乏技巧,這種技巧有時是因為父母沒有很認真地傳授,而絲毫不該影響孩子本身的價值。我們應該培養(yǎng)孩子敢于犯錯誤,敢于失敗,同時并不降低他自己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孩子和成人一樣有勇氣去犯錯誤、去糾正和改正錯誤。敢于犯錯誤和改正錯誤是同樣珍貴的。對于家長來講,我們自己就不能泄氣或失去信心。要想鼓勵孩子最重要的兩條是:不要諷刺他們,使他們受到不同程度的打擊;不要過分地贊揚他們,以免產(chǎn)生驕傲情緒。我們所做的一切事情都要顧及到一點:不要使孩子失去對自己的信心
http://baba.mxabc.com/bbsh/200612/50273.shtml
相鄰博客
- 何時父女關系超過母女關系 [2009-04-19 14:41:00]
- “新爸爸”的后現(xiàn)代生活 [2009-04-19 14:42:00]
- 嬰兒的早期教育 [2009-04-19 14:47:00]
- 粗心老爸憾事多 [2009-04-19 14:4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