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少父親的教育
[案例]有位家庭教育工作者談了自己工作中的一個發(fā)現(xiàn),那就是相當數(shù)量的爸爸們,家庭教育意識差,沒有認識到教育孩子是自己的重要任務(wù)。他說,當他應(yīng)邀為家長學校講課的時候,臺下的聽眾往往絕大多數(shù)是女士——孩子的媽媽們,有一次,兩個班的學生的家長聽講,80人中只有5位爸爸。一個星期天的下午,他在北京市家教咨詢中心為家長們進行電話咨詢,打進來17個電話,只有一位男士,而且不是孩子的爸爸,是位解放軍戰(zhàn)士,咨詢關(guān)于他的侄子的教育問題。在一次大規(guī)模的抽樣調(diào)查中,從3000多家庭的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從5歲孩子劉初二學生的爸爸們,“管教孩子”基本上排在業(yè)余時間的第4位。
【分析】看到這個例子,人們不禁要問:父親們,你們在家庭教育中到底承擔了多少責任?
爸爸們可能有以下想法:孩子上學,有老師教育他,我適當?shù)臅r候配合配合就行了;在家里管教孩子,有他媽媽操心呢,我就少管點吧,男主外女主內(nèi)嘛;男人,多干點大事,少管點小事;累了一天了,還得干家務(wù),孩子沒什么大問題,少勞點神,多輕松輕松吧;我(丈夫)多掙點錢,你(妻子)多管點孩子,合理分工……
長期以來,人們往往習慣重視母親對兒童的影響,而忽視父親對兒童成長的作用。當然,首先,十
月懷胎,一朝分娩,母親與孩子有更直接的聯(lián)系,使母親與子女息息相關(guān)。而父親在撫育孩子的早期階段,只能做一些“間接’’的工作,感情的表露也較為含蓄,因而孩子在心理上傾向母親。
其次,母親一般比較溫柔、細致,易于捕捉到孩子的心理變化和情感需求,具有男性難以替代的適應(yīng)孩子生活的優(yōu)勢。
第三是由于社會分工和職業(yè)的不同,使得一些父親花在家庭和孩子身上的時間相對較少。但僅有母親是不夠的。
國外有過這樣的調(diào)查,從“母權(quán)家庭”出來的孩子,凡是男孩長大后性格柔弱懼怕,折射的形象是他父親;而女孩長大后專橫跋扈,性情暴躁,是她母親形象的再造。所以,父親不參與的家庭教育是不完整的。其實,大量的心理學、社會學研究資料顯示,父親的作用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父親能給孩子陽剛之氣的影響,主要表現(xiàn)在以下幾個方面:
①獨立性和自信心。
父親通常以完全不同于母親的教養(yǎng)方式和態(tài)度對待自己的孩子。母親往往容易采取過度保護的教育方式,使孩子減少了鍛煉生存能力的機會,養(yǎng)成孩子畏縮、依賴的品質(zhì)。而父親教育孩子,往往只給他畫個大框框,為孩子留下一個較大的自主空間。他們會和自己的孩子像朋友般地一起嬉戲,一起盡情地玩,甚至和孩子一起翻滾鉆爬,所以他們常常是孩子最為歡迎的游戲伙伴。父親經(jīng)常會鼓勵孩子冒險,獨立嘗試解決問題,鍛煉孩子的獨立性和自信心。
②社交能力和適應(yīng)性。
父子關(guān)系對于孩子社交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有很大影響的。父親常和孩子在二起,孩子在人際關(guān)系中有安全感,有自尊心,容易與他人友好相處,能和同伴真誠相待。而且父親常把孩子帶到社會生活中去,讓孩子接受新的環(huán)境,接觸更多的人,從事更多的社會活動,使孩子形成較強的社會責任感。
⑧智力發(fā)展。
孩子在家里和父親在一起的機會越多,時間越長,智力也就越發(fā)達。這是一種模仿行為。如果孩子希望自己像父親,也會效仿父親的行為、思考方式,使用的詞匯及追求的目標。對女孩來說,如果父親鼓勵女兒參與體能及具競爭性的活動,女兒就可能取得較高的成就。
④性別角色行為。
父親參與家庭教育對孩子的性別角色行為帶來十分重要的影響。。對于男孩來說,父親是男性的典范。如果一個家庭里缺少父親,男孩子就沒有了模仿的榜樣,往往會使男孩缺乏男子氣概,對同伴的依賴性強,處事的果斷性差。對女孩來說,父親可以教給她們男性的生活方式以及帶給她們男性行為特點的影響。女孩子在情感上需要父親的程度不亞于男孩子。
因此,家庭教育中必須有父親給孩子以勇敢、果斷、敏捷、自尊自信、堅毅執(zhí)著、事業(yè)心強等優(yōu)點的影響。
【建議】1、父親們要從觀念上消除“男主外,女主內(nèi)的封建殘余思想的影響,自覺意識到自身的責任,為了孩子成人,成才,在教育、培養(yǎng)孩子方面,多投入一些時間和精力。功夫要下在平時,不能光在“出了問題”時采取措施。
2、父親要加強自身修養(yǎng),為孩子樹立良好的父親形象,正派進取,求知敬業(yè),艱苦樸素,文明禮貌,給孩子做出好樣子。
3、多和孩子一起活動,做孩子的朋友。有時不妨向孩子‘‘請教請教”,重視孩子的意見,尊重孩子的獨立人格。
4、在教育孩子上多和妻子商量,互相支持,優(yōu)勢互補。不能互相埋怨,各行其事。與其他長輩也要多統(tǒng)一思想。作者:郭華 來源:走進孩子內(nèi)心深處
相鄰博客
- 一個農(nóng)民父親的教育絕招 [2009-04-28 10:12:00]
- 發(fā)揮父親的教育作用 [2009-04-28 10:14:00]
- 父親的教育——竺可楨之子竺安采訪記 [2009-04-28 10:16:00]
- 父親是你終生的職業(yè)(1) [2009-04-28 10:1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