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這位先生難得在家休息,家里的電話鈴聲響起。妻子帶著女兒逛街去了,他只好接起電話。電話里一個女孩子找他的女兒,當?shù)弥畠翰辉诩业臅r候,這個女孩子委托他轉(zhuǎn)告他的女兒一些事情。這位先生很認真地拿過紙和筆,把對方的話一一記了下來。
晚上,妻子帶著女兒回來了。這位先生拿過記錄的紙條,不敢有一點遺漏地向女兒轉(zhuǎn)達電話內(nèi)容。女兒剛開始還一臉嚴肅地聽著,然后就怪模怪樣地沖媽媽笑,最后和媽媽一起哈哈大笑起來。父親嚇了一跳,很不理解女兒笑什么,甚至有些不高興:我對你的事情這么重視,你還這么笑,什么意思嘛。
結(jié)果女兒說,那個電話是她打的,她和媽媽打賭,想看看父親能否聽出自己女兒的聲音。
結(jié)果,女兒贏了。
父親聽了后,半天沒有說話。
這是一位忘了自己是父親的父親。
據(jù)報載,在當紅歌星劉德華的一次歌迷見面會上,一個中學生模樣的小姑娘對他說了一句令如今為人父者汗顏的話:“今天,我爸爸住院了,但我沒去醫(yī)院看他,而是到這里看你來了!”
一邊是給了自己生命,并養(yǎng)育自己十幾個春秋的父親,一邊是和自己毫無關(guān)系的歌星,女孩子最終選擇了去看歌星,盡管父親正在住院。
聽了這句話,我們可以指責女孩子不守孝道,缺乏親情,可是這難道不是一個做父親的失敗嗎?
有人做過這樣一項調(diào)查,同樣的問題:“你最尊敬的人是誰?”問及日本中學生,答案是:第一是父親,第二是母親。問及美國中學生,答案是:第一是父親,第二是球星,第三是母親。問及中國中學生,答案五花八門,但是前10名中沒有父親和母親!在日本和美國孩子的心目中,父親具有不可取代的崇高地位,但在中國孩子心里,父親占據(jù)的位置微乎其微。
追溯中國的家庭教育史,我們可以了解到,其實對有家庭教育傳統(tǒng)的中國來說,歷來就重視父親教育的地位和作用。古人用“天下無如父子親”來描述父子關(guān)系的親密程度,并對父親的責任定義在一個“教”字,認為:“父者何謂也?父者,矩也,以法度教子?!?br />
“父當以教為事”,要求父親們教好孩子,使其行為規(guī)范化,合乎社會要求。如果一個家庭不教子,會被指責“未盡父兄之責”。“養(yǎng)不教,父之過?!睆娬{(diào)了父親在教育子女方面擔當?shù)呢熑?,而“有其父必有其子”則強調(diào)了父親的言行對孩子的影響之大。
顏之推的家訓、曾國藩的家書和朱柏廬的《治家格言》,堪稱父親角色研究的典范。北宋一詩人在做了父親后寫下這樣兩句話:“鞠育教誨誠在吾,壽夭賢愚系與汝?!笨梢哉f把父親的職責提到一個很高的高度。
可是進入20世紀,由于受家庭分工觀念等等諸多因素的影響,父親的職責漸漸只鎖定在家外,父親教育逐漸在家庭中隱退。
當父親在家庭中只是忙于賺錢養(yǎng)家,擔當?shù)闹皇丘B(yǎng)家糊口的角色的時候,卻鮮有時間和孩子在一起,自然父親在孩子心里不會占據(jù)太大的位置。
可喜的是,最近十幾年來,漸漸有人關(guān)注父親參與家庭教育的話題。從國外傳來的一些有關(guān)父親教育的思想,也開始影響國人的意識。http://www.huohubook.com/files/article/html/57/57728/3425413.html
相鄰博客
- 缺少父親的教育 [2009-04-28 10:15:00]
- 父親的教育——竺可楨之子竺安采訪記 [2009-04-28 10:16:00]
- 父親自行教育8歲兒子 前妻交涉無果告上法庭 [2009-04-28 10:27:00]
- 專心才能做好一切事———奧運冠軍陶璐娜父親教育女兒二、三事 [2009-04-28 10:2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