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要明白,“戀父”并非一件見不得人的事情,它只是說明我們在心理上依戀父親的時間比一般人更長一些、程度比一般人更深一些罷了。要讓這種依戀不影響自己的正常生活,我們就必須讓自己成長起來,明白家庭之間不同角色的分工和定位,然后,以一個成熟女兒的身份來看父母。實際上,家庭之中,最基本的關系是婚姻、而不是父女,相對于父母而言,我們是配角、不是主角,所以我們必須“心理斷乳”,不再像個小女孩那樣將父親當作神話來依附。
2.將老師還給歷史
青春期的女孩子“愛”上老師,是常有的事,因為身心的發(fā)育需要一個寄托“異性崇拜”的對象,而年輕的男老師自然是“近水樓臺”。青春期過去之后,大多數(shù)人會郝然一笑、然后釋懷,繼而開始真正的戀愛,但也有人會越來越將這段經(jīng)歷完美化、絕對化,以此來逃避真愛的繁瑣。其實,我們始終看不到好風景的原因,正是因為我們不肯前行——放下孩子氣的迷戀,我們才能得到愛情。
3.讓愛做主
掙脫了自己吐的“絲”,我們接著要學會的是如何面對生活。愛情和其他任何事物一樣,從來都不會是完美的,都可能是磕磕碰碰的。能夠領略愛的美妙的人,首先一定是一個接受不完美、愿意冒險并且能夠為愛負責的人,戀愛之前,他或者她會做的第一件事情,是解開自己心中的“情結”,然后,讓愛做主,引領自己的身心到達快樂和幸福的彼岸。彼岸有多遠并不重要,因為風景其實早在旅途中。
“至于能不能找到像父親或者老師的人,”結束咨詢之前,我對桑妤說:“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是否具備了真正去愛的能力……”http://baike.baidu.com/view/70761.htm
相鄰博客
- 個性化教育案例:博士生辭職當“全職爸爸” [2009-05-25 13:51:00]
- 戀父情結 [2009-05-26 08:01:00]
- 【戀父情結分析測試】 [2009-05-26 08:03:00]
- 【“戀父情結”的心理分析】 [2009-05-26 08:0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