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成年男人忙工作、忙事業(yè),“外向型人材”居多。因此,不少當爸爸的總把“家教”之事推給妻子,認為教育子女是女人的事,從而對孩子或是不聞不問,或是簡單粗暴、缺乏耐心。
那么,一個優(yōu)秀的父親應(yīng)當怎樣做呢?
一、以身作則。“爸爸”的形象應(yīng)該是完美高大的,他在家從不說臟話,講究衛(wèi)生;不隨便指使他們?yōu)樽约悍?wù),特別是他對妻子的態(tài)度和行為,對孩子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如他對妻子常施以拳腳,那么女兒可能會想:男人在家中都是這么可怕嗎?兒子可能會想:將來我也要在家說一不二才好。而當你與孩子外出時,干上一件見義勇為的事,那在孩子心目中的影響將是不可估量的。
二、爸爸應(yīng)與媽媽互補。在中國的家庭中,女性的學歷多低于男性,在家教方面,涉及到學習與知識性問答的事,做父親的應(yīng)適當參與。如果做母親的有限高的文化,把學習方面的輔導之事全包了,那當父親的也可在節(jié)假日多帶孩子外游玩或做些手工、技能方面的活動
三、情趣廣泛與愛好突出。男人的生活情趣總是廣泛的,其專業(yè)特長與業(yè)余愛好也是相對突出的。孩子們對父親的“崇拜和偶像心理”,多是與父親的特技、特長及聰明才智相連的。當然,你未必非要孩子子承父業(yè),但你的文化內(nèi)涵卻是可以強有力地影響孩子。因此,當父親的如只是滿足于釣魚、下棋、打麻將,在外交結(jié)一些酒肉朋友顯然是不夠的。
四、“電話父親”也可愛。一般講,男人出門在外工作的幾率要比女性大得多。遠在異地他鄉(xiāng)之時,多給家打幾個電話,多在電話中與孩子溝通交談,也是一種明智的“投資”。孩子在電話交談中注意力相對更為集中,對語言表達能力也是一種鍛煉。電話中更注意要求孩子既報喜,也報憂,要鍛煉孩子能向他人敞開心扉的社交能力與表達能力。來源:南京市紫竹苑小學網(wǎng)站
相鄰博客
- 父親,在家庭教育中會缺席嗎? [2009-05-28 11:46:00]
- 初為人父的心理調(diào)整 [2009-05-28 11:58:00]
- 關(guān)鴻羽妙論家庭教育新理念 [2009-05-28 12:20:00]
- 沒有父親的生活 [2009-05-28 12:2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