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guī)团畠捍蚶硇那?/h2> (2010-01-01 11:08:00) [編輯]
每隔一段時間,我就會回顧一下家教活動,寫點心得,既為了提高自我,也為了留點階段性文字。初三階段是女兒的重要成長期,當然更有必要。
女兒讀小學時,我們主要是幫助她養(yǎng)成好的習慣,讓她懂得做人和生活的簡單道理;初中一、二年級,重在幫助女兒度過小升初后的磨合期,平穩(wěn)度過青春期;初三階段,我們主要是幫助孩子梳理、調節(jié)情緒,讓她在高強度的學業(yè)和競爭壓力下有個好心情?,F(xiàn)在看來,此舉無疑是正確的。眼見孩子在初三階段更好更快地成長,我在肯定自我的同時,也清晰了孩子進入高中后我該怎么做。
我對女兒的心理疏導和調節(jié)是伴隨孩子成長過程進行的,但針對中考所進行的心理調節(jié)是從初二開始的。
孩子升入初二后,就明顯感受到了中考的緊張氛圍。通過孩子,我們了解到,學校對初三學生特別“關照”,不再安排各種活動;初三學生全部退出學生會,晚上全部要上晚自習。“大考三六九,小考日日有,月月家長會,天天練習冊”,這是部分師生對初三生活的描述。中考前一、二模營造的緊張氣氛、中考結束后各個學校對考生成績的盤點及對中考狀元的大力宣傳,一切與中考有關的信息,都源源不斷地傳輸給孩子,讓她感受到初三的迫近。尤其讓她感受強烈的是,她兒時的伙伴正經歷著初三的煎熬,且經常給她講述自己的體驗和感受,其中不無夸大和渲染成分,這更刺激著女兒的神經,讓她感覺新奇、刺激,既想嘗試又心存恐懼。我以她已經體悟的成長道理告訴她:升入初三,她會有更豐富的經歷,這將促使她更快地成長;初三的同學,思想更成熟了,在交往中她將學到更多東西;初三再苦,絕對比不上步行38公里之苦等等(孩子12歲時我們全家曾設計過一次特別體驗,從市區(qū)步行回老家,用時9小時40分,行程38公里)。通過一些心理疏導,在初二時,我就調動起了女兒對初三學習生活的向往,激起她嘗試的欲望。
初三開學第一天就上晚自習,這是女兒向往的事。我們在表現(xiàn)出歡欣的同時,當然不會忘記告誡她晚自習可能存在的弊端,并提醒她在不利情形出現(xiàn)時要坦然接受,努力克服。
初三階段,女兒學習強度明顯加大,在校時間延長,到家后總有做不完的作業(yè),這影響了我們每日與女兒交流的生活習慣。在我看來,每天與孩子交流,是了解孩子的主渠道,也是對孩子進行心理調節(jié)疏導的基礎,因此,我們只能“擠”時間與女兒交流。
白天,我會利用女兒洗漱和早中餐時間作簡單交流;晚上女兒回家后,我們都會放下手中的事,與她進行相對長時間的交流;每晚,我們會在她吃水果時,饒有興趣地聽她聊學校的各種趣事,從她眉飛色舞的講述中,我會捕捉那些值得記錄的事,找機會繼續(xù)為她做口述日記(即女兒口述,由我記錄形成的日記。這是從孩子幼兒園開始就形成的習慣,孩子大些時,我引導孩子自己記日記,但對于那些內容豐富需要較長篇幅記取的事,我仍會為她做口述日記)。每晚一聊,是我們家最愉快的時光,它像減壓閥,能釋放女兒一天學習的壓力,使她精神放松。有時候,她聊天興奮時,竟會忘記時間,忘記還有功課未做,我們就會及時打住,讓她意猶未盡,待她作業(yè)完成,再續(xù)聊幾句。
初三上學期,我真切感受到孩子同時參加全國數(shù)學和英語競賽之苦。每周,兩門競賽課程輔導擠占了晚自習時間,大量作業(yè)需回家再完成,影響了孩子的休息。一天早上,當自感睡眠不足的女兒向我提出想放棄數(shù)學競賽時,我雖內心希望她堅持,但在語言上仍對她的想法表示理解,并交由她自己決定。我引導她說:“初二時,安迪(女兒兒時的伙伴)曾告訴你,初三學習是拚小命,中考沖刺是拚老命,當時你不信,想嘗試一下,現(xiàn)在你參加兩項競賽,等于提前嘗一下中考沖刺的滋味,這是你下學期要經歷的,難道你不想提前嘗試了?”聽我這樣一說,孩子嘗新的勁被調了上來,咬牙堅持下來,并獲得省三等獎和全國一等獎。此番經歷,使她對“多干多收獲、人在經歷中成長”等道理的理解又加深了一層。所以,初三下學期,當她又被選中參加物理、化學競賽時,她甘心承受而再無怨言。
通過與女兒的交流,我們意識到,初三的班主任都有自己的夢,企盼中考狀元在本班產生,能圓夢者當是班里前兩名。在班級幾乎總守第三偶嘗一、二名滋味的女兒自然難被圈中,可她在團支書崗位上所表現(xiàn)出的能力,足以讓班主任相信她能多承擔些班里的工作,為老師心目中擔負圓夢重任的其他班干減負??善畠簩χ锌己苡行判模朐趯W習上多投入。為此,她甚至連團支書一職都不想擔任,更別說兼任其他班干職責。當我們體察到女兒的心理并通過孩子摸清班主任的心思時,我們一方面支持她不兼任其他班干職責的想法,鼓勵她大膽地向老師講明理由,予以謝絕;另一方面仍以“多干多收獲、人在經歷中成長”等道理說服她,要她支持班主任工作。后來,她繼續(xù)擔任團支書職務,并且做了初中三年中“最令自己驕傲的一件事”。
初三上學期,班上有兩撥同學鬧矛盾,涉及多人,女兒因忙于學習,置之不理。我知悉此情況后,曾建議她試著化解同學間的矛盾,可她以學習為重,不愿意理會。下學期,兩撥同學間矛盾擴大,班主任在班上號召同學冰釋前嫌。女兒在評論老師的做法時認為,不解開矛盾雙方的疙瘩,只是泛泛號召根本沒用。于是,我們又抓住機會再勸她介入此事。我的理由是:無論從她是團支書、是老師的幫手,從同學們將參加中考、需要有個好心情,從三年同學情誼、應予珍惜和維護的角度,還是從她嘗試化解矛盾將是她鍛煉自我的機會考慮,她都應該試著調解一下。我還告訴她:只要她嘗試著做了,經歷了這個過程,就是收獲。女兒終于答應處理這件事,在我們的指導下,她較好地化解了同學間的矛盾,也因此贏得了同學們的敬佩。
初三下學期,女兒考試時審題不細的毛病在我們的提醒督促下被逐步糾正,考試成績穩(wěn)中有升。中考前夕,在我們的啟發(fā)下,她以重在參與的心情參加了金陵中學、蘇州中學、南師附中省招班考試,雖成績不甚理想,卻開闊了眼界。中考前的一模、二??荚囁〉昧四昙壍?和第5的成績。正當她鼓足干勁,沖刺中考時,卻意外地發(fā)燒了,見女兒內心焦急,我勸慰她說:“這沒什么,這樣只是給你增加點難度,讓你對中考的印象更深,讓你的經歷更豐富一點而已,這時生病,在我看來,就像跑馬拉松沖刺時鞋帶松了,我想看看,你鞋帶松了時的沖刺情況”。最后,女兒平穩(wěn)進入新海高中奧賽班。(對孩子的學習過程,我常將它比作馬拉松,并提醒女兒,在馬拉松比賽時,別只是低頭奮力奔跑,還要有心情看兩邊的風景。在學習上,我不要求她領跑,只要求她跟跑,跟著第一集團。當然在沖刺的時候,我也會鼓勵孩子盡量向前沖)。
對孩子的心理調節(jié)和疏導,不僅是語言上的,還有其它多種方式,包括行動和肢體上的。如我加班回到家,孩子見我一臉疲憊,總會關心地問詢,我會說是“玩”工作玩累的。我將忙工作說成“玩”,是自我調節(jié),也是借此啟發(fā)孩子要學會自我調節(jié);我也要她盡量以“玩”的心態(tài)看待學習,并常在她學習疲憊時逗她:“怎么啦?‘玩’學習玩累啦?”;我會將《莫愁家教與成才》雜志上的好文章推薦給她,讓她從別人的經歷中得到啟發(fā);晚上女兒學習時,妻總會在另一個房間里安靜地看書,默默地陪著她,給孩子溫暖和支持;早晨,我叫醒女兒的方式也很溫馨,我總是將頭貼著她的頭,不說話,而是用手撓一會她的頭,撓醒她,再做早餐等等。這種例子還有很多,只要留心,極其細小的方面都能給孩子一個好心情。
回顧女兒的初三階段,我們能給予她較好的心理調節(jié)和疏導,良好的溝通是基礎,女兒對某些人生道理的體察和感悟是動力。中考結束后,她稍作休整,就積極地投入中國象棋的訓練,并在當年的全國和全省象棋少年甲組比賽中取得第七和第三的好成績,可以說是新的證明。 http://www.jiangsuedu.net/Docs/News/html/20090327141528223/20090327141528223.html【曉巖轉】
相鄰博客
- 培養(yǎng)兒童心理健康的10個要點 [2010-01-01 11:06:00]
- 6大家教誤區(qū)易慣壞孩子 [2010-01-01 11:07:00]
- 吃母乳長大焦慮少 [2010-01-01 11:10:00]
- 青少年親子關系緊張的原因及對策 [2010-01-01 11:16: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