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張海迪、海倫·凱勒以及保爾的故事,他們那種不屈的精神和堅苦卓絕的意志,克服無數(shù)多常人無法理解的困難,最終成為一個有所作為的成功者,他們,都是人類精神的財富。
所有的成功者都須經(jīng)歷孤獨,屈辱,失敗,這是一條亙古不變的真理。
忍受孤獨——上帝只幫助那些能幫助自己的人,人要有出息,必須忍受常人無法忍受的孤獨與寂寞,在孤獨與寂寞中才能卓爾不群。
忍受屈辱——暫時的屈辱與苦難是磨礪一個人的意志的,只要心中有夢想,就可以坦然應對出現(xiàn)在面前的不幸,關鍵是我們做好自己手頭上的事情。
忍受失敗——機會的發(fā)生都存在于對失敗的清醒認識之中,最重要的我們立即去做。這些都是發(fā)憤的思想前提,就是自強不息,艱苦奮斗。
但是,更為重要的是發(fā)憤的內容和形式,就是如何改變條件去達到最佳效果的,這是發(fā)憤的核心。
巴西有一個小孩叫桑托斯,他和巴西的其他小孩一樣,從小酷愛足球。但是后來他得了小兒麻痹癥,6次手術之后,雖然免于一死,但卻留下了終身殘疾,他的左膝蓋骨變形,腳尖向外撇,肌肉發(fā)育不全,右腿也是嚴重的畸形,他不能站立,只能坐在輪椅上行動。
他看到街上的小伙伴們踢球,真是羨慕極了,有時候看得入迷,自己的腳步也不由自主地動了起來,可是當他的腳碰到輪椅上的檔板而疼痛難忍時,他又回到殘酷的現(xiàn)實。
正是這個孩子,經(jīng)過頑強的鍛煉,后來竟能站起來,丟開輪椅,能跑能跳,學會了踢球,而且成為國家隊的主力,參加過第六屆、第七屆、第八屆世界杯比賽,為巴西隊連獲兩屆冠軍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這個桑托斯,就是大家所熟悉的加查林,加查林是火箭鳥的意思,由于他比賽時滿場飛快地奔跑,使人想起巴西最常見的飛得最快的火箭鳥。
加查林創(chuàng)造奇跡,首先在于他克制了自己的痛苦,他沒有坐在輪椅上向隅而泣,而是行動了起來,積極地進行頑強的鍛煉,其次,在于他看清楚了問題。他看出失敗并未成為定局,只要努力,還有勝利的希望。這些都不算什么。
更絕的是,他利用自己一只腳長一只腳短的特點,練出了在快速奔跑中靈活地突然轉身變向的絕招,同時,利用左腳外撇的缺陷來做假動作,快速轉身切入,形成世界足球史上的奇跡。
這是發(fā)憤的經(jīng)典案例,所以,當孩子受到挫折或者憤憤不平的時候,最重要的不是安慰,也不是等待著孩子自己去領會,然后去發(fā)憤,而最好是:
1.與孩子共同分析“不平”的真正原因通常是“條件”準備不足,而不是天賦或者人情世故,所以,要努力去創(chuàng)造條件、改變條件,爭強好勝要有理由,要有方法。
2.試著轉移孩子發(fā)憤情緒,最好的做法是找到立即可以圓滿完成的學習任務,讓孩子保持忙碌。
http://www.chinafew.com/yzsh/ShowInfo.asp?InfoID=4347[曉巖轉]
相鄰博客
- 媽媽可以做的事情 [2010-01-17 12:52:00]
- 25種向你的孩子示愛的方法 [2010-01-17 12:55:00]
- 如何幫助孩子克服嫉妒心理? [2010-01-17 12:58:00]
- 單親家長教育孩子的要點 [2010-01-17 12:5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