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有一顆同情心 |
] |
0
讓孩子有一顆同情心 溫柔地對孩子說話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師,所以父母說話的語調(diào)與口氣將直接影響孩子的語態(tài)。如果我們溫柔地對孩子說話,那么孩子就會模仿,并以同樣友善的方式對待其他人。 堅定地指出孩子的粗魯動作同情心的前提,是對他人尊重。如果孩子對我們吐口水或者做出粗魯?shù)膭幼?,而我們只以笑來掩蓋自己的尷尬,這無疑是對孩子行為的一種默認。所以,這時,我們不妨用溫和而又堅定的語氣告訴孩子,他所做的行為是不被允許的。 對孩子說“對不起”每個父母都會有做錯事的時候,這時最好的方法就是誠懇地向孩子道歉。這樣孩子自身的內(nèi)省力以及對他人的感受力和同理心就會大大增強。 引導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3~7歲的孩子隨著認知能力的發(fā)展,開始能夠理解他人的情緒、情感。所以,當給孩子講生動的童話故事時,我們不妨和他多交流一些情感方面的內(nèi)容。例如《白雪公主》中的皇后為什么會嫉妒白雪公主等等,通過這樣的提問和引導,孩子便學會思考,并學會理解他人的感受。 愛護小動物孩子天生就和小動物有一種親密感,所以,我們不妨在家建立一個動物飼養(yǎng)角,飼養(yǎng)一些容易存活的小動物。讓孩子天天給小動物喂食,做好觀察日記。這樣既培養(yǎng)了孩子的觀察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又培養(yǎng)了孩子的愛心、同情心和責任感。 鼓勵孩子去幫助他人社會中總有一些弱勢群體,值得我們?nèi)リP(guān)心、去幫助。在生活中我們要引導孩子了解他們的艱苦生活。與此同時,我們可以鼓勵孩子捐出自己的玩具和衣物,為他們送上祝福的話語。讓他在送出愛的同時,也感受到幫助別人的快樂。 |
相鄰博客
- 對比美國小學生守則與中國小學生守則 [2009-03-03 14:40:00]
- 兒童右腦開發(fā)的8個游戲(轉(zhuǎn)) [2009-03-03 22:41:00]
- 愛孩子不要寵孩子(轉(zhuǎn)) [2009-03-03 23:02:00]
- 愛因斯坦的10條哲理箴言(轉(zhuǎn)) [2009-03-20 22:2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