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孩子“兩面性格”的根源不外乎以下兩點:
1、由孩子的心理特點所決定——孩子年齡小,自控能力較差,對父母有強烈的依賴心理。而學校的集體生活,對孩子的行為有所制約,與家里的生活環(huán)境完全不一樣。孩子在家時,心理上容易產(chǎn)生放松的感覺。另外這個時候的小孩子已經(jīng)有了榮譽感,需要在集體中獲得一定的認可,所以在學校自然要表現(xiàn)的好一點。
2、是父母自身的原因造成——現(xiàn)在的爸爸媽媽們經(jīng)常犯以下錯誤:第一,非常溺愛孩子,對孩子的要求不夠嚴格。尤其是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帶的孩子,在家里對孩子過分遷就,就算犯了錯誤也不教育。第二,對孩子保護過多,什么事情都包辦代替。家長們總覺得孩子還小,什么事情都要幫著孩子做,孩子的自主性、獨立性、創(chuàng)造性完全得不到鍛煉。第三,對孩子的教育方法不得當。教育孩子沒有章法,該嚴厲的時候不嚴厲,該鼓勵的時候不鼓勵。第四,經(jīng)常容易忽視家庭與學校教育的一致性。比如在學校里老師要求的“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家長在家里卻不是這樣教育,什么事情都替孩子做,生怕孩子做不好,做不了,孩子當然要變成“兩面派”了。
那么,我們應該怎么做才能讓孩子不再當“兩面派”,在家里可以表現(xiàn)得和在學校里一樣的好呢?
家長們應該做到的是以下這幾點:
1、正確地愛孩子。
溺愛孩子,對孩子無原則地遷就,從父母本意來講是愛孩子,可實際上卻害了孩子。由于溺愛,造成孩子的過分依賴,孩子本來稍加努力就能做到的事卻讓父母代替,從而養(yǎng)成了任性、唯我獨尊的不良習氣。因此,當爸爸媽媽的既要愛孩子,也要懂得怎么樣愛孩子,要付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要做到有理智、有分寸地對待孩子,把愛與教育結(jié)合起來。
2、爸爸媽媽不要事事都包辦代替,要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現(xiàn)代獨生子女家庭中,帶孩子的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總是認為孩子年齡小、能力差,因此吃飯穿衣都不讓孩子動手,一切代勞;或者害怕讓孩子自己做事會惹出許出麻煩,越幫越忙,所以為了省時省事,就事事包辦。這樣做一方面影響了孩子很多能力的發(fā)展,另一方面滋長了孩子過分的依賴心理,使孩子缺乏進取心。爸爸媽媽們要注意,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決不包辦代替,一定要做到信任孩子,放開他們的手腳,并且還要積極為他(她)創(chuàng)造動手動腦的條件,這樣才能鍛煉孩子的能力和自覺性。
3、采用正面教育的方法,多鼓勵孩子。
爸爸媽媽可以對孩子曉之以理,動之以情,讓孩子可以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期望。
4、保證家庭和學校教育的一致性。
父母與學校相互配合,密切聯(lián)系,是保證孩子教育一慣性的重要方法。家長要了解學校的作息制度和日出行為規(guī)范,孩子回到家以后,也不能放縱,應盡量按照學校的紀律來約束孩子,持之以恒,形成合力,使孩子把老師、父母的要求變?yōu)樽杂X的行動,養(yǎng)成有秩序的生活習慣。
5、利用孩子的心理特點,請老師幫助教育。
老師在孩子心目中是權(quán)威的象征,孩子非常期待老師和小伙伴的認可。父母可利用小孩子的這種心理特點,把孩子在家中的各種表現(xiàn)客觀地反映給老師。如果孩子在家表現(xiàn)得不好,爸爸媽媽可以要求老師幫助教育;在孩子取得了進步的時候,哪怕是一點小小的進步,也可以讓老師知道。這個時候老師可以及時地鼓勵孩子,如果進步較大的話老師還可以在集體中給予表揚,這樣可以讓孩子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這對孩子在家里養(yǎng)成和在學校中一慣性的良好習慣和優(yōu)良品格非常有好處。
如果家里真出現(xiàn)個小“兩面派”,那父母不妨先找一下自身的原因,根據(jù)以上幾點在教育孩子的問題上做點改進,用不了多少時候,你可能發(fā)現(xiàn),孩子不再是讓你頭疼的“兩面派”了,而是一個在家和在學校表現(xiàn)都同樣出色的好寶貝!
主要內(nèi)容源自:昌吉庭園幼兒園的blog
相鄰博客
- 懲罰,不可或缺的教育手段......王裕文 [2009-03-24 21:24:00]
- 春季特別要關(guān)注孩子進補心理營養(yǎng) [2009-03-25 23:31:00]
- 18英里的懲罰......[西班牙]杰森·班卡多 [2009-03-30 23:16:00]
- 外國父母如何懲罰孩子 [2009-03-31 22:3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