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有位作家,很小的時候?qū)懥耸變和姡赣H認為精彩極了,不吝贊美之辭;父親卻說糟糕透了,這使他感到委屈。在以后成長歲月中,他一有進步,哪怕是點滴成績,都會被母親捕捉住,給予不遺余力的贊揚,作者從母親身上得到的信心、勇氣與希望。而父親對他要求很嚴厲,對缺點、失誤,不留情面地指出來,有時還大聲斥責,作者從父親身上獲得的是清醒、理智與謙遜。再后來,作者成為知名作家,完全明白了父母的用意,他深感自己很慶幸,既有一個懂得欣賞自己的母親,又有一個十分嚴厲的父親,不然,很難成才。
現(xiàn)在,大家普遍反映,中小學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不強,筆者以為,這與沒有把賞識教育與挫折教育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有很大關(guān)系。該賞識的時候不去賞識或賞識不到位,該批評的時候批評缺失或者把挫折教育等同于做做思想工作甚至體罰學生。挫折教育與打罵無緣,打罵只會損害學生的身心健康,扭曲其人格,培養(yǎng)叛逆者與奴才。學生犯了錯誤,要批評教育,但批評應(yīng)講究方式方法,道理說到他們的心坎上。即使要懲戒,也可以采取聰明的辦法,寓尊重、期待、激勵、教誨于“懲戒”之中。
教育的對象是人,而人的思想與情感是非常復(fù)雜的,這要求對學生的教育要有很強的靈活性與機動性。賞識也好,批評也罷,甚或懲戒學生,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為學生的可持續(xù)發(fā)展服務(wù)。在這樣的大前提下,師長教育孩子會多一份理智,多一份智慧,而教育孩子中的許多無奈、許多出格行為都有悖于這個前提,哪怕你說你的出發(fā)點是為孩子好,那也是一廂情愿,說不定有時候還會留下終身的遺憾。39健康網(wǎng)
相鄰博客
- 賞識教育的魅力 [2009-01-23 16:15:00]
- 父母最讓孩子傷心的四種行為 [2009-04-02 14:00:00]
- 用友情撫平孩子心靈的創(chuàng)傷 [2009-04-02 14:01:00]
- 對孩子傷害最大的五句話 [2009-04-02 14:0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