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于強迫:不斷地指導和監(jiān)督孩子,無窮無盡地指示和不斷地提醒,過于嚴格,傾向于訓練而不是教育自己的孩子;孩子像條馴服的狗,或固執(zhí)的驢子,父母和孩子會進入到一個強迫和抗拒的循環(huán)。這樣,孩子要么順從別人的指示,最后形成溫順窩囊的性格,要么主動反對,公然挑戰(zhàn),與父母言語對抗,要么消極抵抗,磨蹭,做白日夢,健忘,陽奉陰違。
●懲罰:經(jīng)常同過于強迫和完美主義的養(yǎng)育風格密切相關(guān)。父母把體罰視為必要的紀律和訓練,把自己的個人敵意和進攻性發(fā)泄到孩子身上。孩子有犯罪感,認為自己是壞人,怨恨父母,為了逃避懲罰而可能說謊,常恐懼自己會報復父母,感到無助和受到不公對待,并為報復的念頭所煎熬。
●對健康過于關(guān)注:家庭籠罩著一種焦慮和擔心的氣氛。孩子會因為很小的問題而被要求呆在家里和不上學,還可因此不做家務和作業(yè)。孩子期望從父母那兒獲得同情和溺愛,總是擔心健康,把注意力集中在身體和器官功能上,夸大自己的病狀,借以逃避正常的任務。
●要求孩子承擔過多的家庭責任:由于經(jīng)濟的原因,個人問題,或父母其中一個病故或生病,父母會要求孩子做過多的家務,要求他們照顧弟妹。孩子承擔過多責任,只知道責任和勞作,忽視了其他的方面。孩子會心懷怨恨地承擔責任,會錯過正常的和無憂無慮的童年。
概括來說,父母的不同態(tài)度對孩子性格的形成有影響:
支配型的父母——孩子多為服從、無自發(fā)性、消極、依賴、溫和的性格。
過分照料型的父母——孩子多為幼稚、依賴、神經(jīng)質(zhì)、被動、怯懦的性格。
保護型的父母——孩子多為缺乏社會性、思慮深沉、親切、情緒穩(wěn)定的性格。嬌寵型的父母——孩子多為任性、反抗性、幼稚、神經(jīng)質(zhì)的性格。
服從型的父母——孩子多為無責任心、不順從、攻擊性強、蠻橫的性格。
忽視型的父母——孩子多為冷酷、攻擊性強、情緒不穩(wěn)定、富有創(chuàng)造性的性格。
拒絕型的父母——孩子多為神經(jīng)質(zhì)、蠻橫、惡作劇、冷淡的性格。
殘酷型的父母——孩子多為固執(zhí)、冷酷、神經(jīng)質(zhì)、逃避、獨立的性格。
民主型的父母——孩子多為獨立、直率、樂于助人、善于社交的性格。
專制型的父母——孩子多為依賴性、反抗、情緒不穩(wěn)、以自我為中心、膽大的性格。來源: 網(wǎng)絡
相鄰博客
- 三兄妹較勁學習,誘發(fā)悲慘毀滅 [2009-01-18 18:25:00]
- 家庭教育:預防上梁不正下梁歪(1) [2009-01-19 11:02:00]
- 擦亮孩子審“丑”的眼睛 [2009-01-19 11:05:00]
- 寶寶健康成長飲食撫養(yǎng)6大策略 [2009-01-19 11:0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