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和孩子間有效的溝通是建立良好親子關系的關鍵。然而我們并不是天生就會很好地交流的,有時候,有效的溝通需要一定的學習??纯疵绹议L是如何跟孩子交流的吧。
一、有效地知道孩子的想法
當今的美國孩子在人際交往、社會活動、體育比賽及渴望學習成就方面也有很大的壓力。作為父母,他們會時不時地去了解一下孩子們所承受的壓力,以及孩子沒有達到家長的期望時所受到的挫敗感。
當孩子比賽或考試后回家一臉疲憊時,媽媽就會迎上去,緊緊抱住孩子,說一聲:“兒子(女兒),我知道你今天很辛苦。”沒有過多的話語,但孩子會覺得很受用。當孩子在考試中得了低分,父母也不去批評責備他,而是試著說:“你這次沒考好,我感到很遺憾,你心里也一定很難過。對這次考試你準備了很多?!比缓蟾改负秃⒆訒黄鹱聛?檢查試題,到底是哪里出了問題,是沒有看清題目,還是答題不夠仔細。父母們很清楚,責備和批評只會讓自己更加生氣。
孩子需要老師的鼓勵,但他們更需要來自家長的肯定。美國家長常常會對孩子說:“我對你有信心。我知道你做得很好?!碑敽⒆釉趯W校表現(xiàn)出色時,則會表揚他:“我為你感到驕傲。作為你的父親我感到很榮幸?!?br />
二、尊重孩子的獨立性
美國父母非常尊重孩子,并把他們看做獨立的個體,作為父母,盡管在內(nèi)心希望孩子繼承自己事業(yè),或朝自己所希望的那樣發(fā)展,但父母只會潛移默化地引導,最終要讓孩子自己決定。
一位教授在他兒子6歲生日的時候,送給他兒子一個非常漂亮又美味的蛋糕,然后問兒子長大了想干什么,他的兒子想了一會兒,認真地說,想成為糕點師。他的父親沒有取笑他,而是真誠地說:“那么祝你成功,未來的糕點師?!痹跇I(yè)余,這位教授父親還不時地買給兒子制做糕點方面的書籍。孩子的學習一直很優(yōu)秀,盡管后來上了大學,沒有成為糕點師,但制做糕點一直是他的愛好,也是他自信和成就感的來源。
三、和孩子“漫不經(jīng)心地交流”
對一個兩歲的孩子,因為沒有耐心來聽一段冗長的談話,因此說話要簡潔,而且要用正面指導。如,要說“慢點走”而不是“別跑”。當孩子到了青春前期,直接的指導不太可能了。因此美國家長,特別是父親,會和孩子做一些“漫不經(jīng)心的交流”。如晚飯時間、運動時間,甚至是看電視的時候,在他們悠閑共處的時候,父母會找不同的話題和孩子溝通。如爸爸會在周末跟孩子一起玩棒球的時候,知道最近孩子在跟哪些同學交往。這種溝通交流主要是為了知道孩子的想法和他們在學校的一些情況,而不是為了教育他們。 http://qbar.qq.com/cqedu/r/?1751
相鄰博客
- 母親應該給孩子的六種教育 [2009-02-01 12:42:00]
- 中國家長最容易犯的十大錯誤 [2009-02-01 12:43:00]
- 家長如何跟孩子溝通 [2009-02-01 12:46:00]
- 孩子撒謊,都是家長逼的 [2009-02-01 12:4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