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造成“玩無趣”的因素很多,其中學生除了上學幾乎沒有機會接觸外界是最主要的原因。家長們往往擔心孩子獨自外出被騙、甚至學壞,不贊同學生之間相互串門,圈在家里不出門成了假期生活的主流。家長王女士表示,孩子不會玩,難以真正享受快樂的童年時光。而正因為孩子不會玩,又往往導致協(xié)調能力及團結互助方面的弱勢。可見,的確有很多家長想讓孩子從“玩無趣”的情緒中解脫出來,可是卻束手無策。家長李女士很無奈地說,兒子放假在家經(jīng)常說沒意思,連電視也不喜歡看。她實在是想不出更好的辦法來舒緩兒子的“玩無趣”情緒。而家長劉先生更是苦惱,他兒子就像是圈養(yǎng)的小雞,怎么勸他出去玩都不動一下,情愿一個人在家看書、學習?!艾F(xiàn)在的孩子不知道玩,也不會玩,我看著都心酸,這哪像個正??鞓返暮⒆??”劉先生無奈地說。
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現(xiàn)在孩子玩的主流,是獨自在家看電視、玩電腦游戲,往往動手動腦不動窩。長此以往便會引發(fā)一些生理和心理問題,如近視、憂郁、偏執(zhí)、神經(jīng)緊張等。在此前舉辦的學習動力訓練營中,我們設計了很多有意義且有意思的游戲帶學生玩,單純的游戲能讓孩子得到更深入的快樂,而且在團體合作中學會人與人之間的交際,這些要在游戲中自然學會,不需要刻意去學習。
作為家長不妨也鼓勵、引導孩子們參加一些有意義的活動,多交朋友,或是一起玩一些傳統(tǒng)游戲,像踢毽子、跳皮筋、老鷹捉小雞等等,不僅能讓孩子們在大自然中愉悅地鍛煉身體,還能讓他們在玩樂中學會理解、包容、溝通與合作。正處于成長過程中的孩子,需要在游戲活動中發(fā)展動作技能和運動能力,鍛煉意志,養(yǎng)成合群和良好的心態(tài)。
如今娛樂手段多了,科技含量也高了,孩子們玩的東西和玩的方式越來越智能化、私人化,傳統(tǒng)游戲很多被淘汰了,孩子們戶外集體活動越來越少,體質越來越差,同時因為很少接觸外面的朋友,性格越來越孤僻,缺乏團隊精神,時常體現(xiàn)出自私的一面,這樣對孩子的成長極其不利。
孩子“玩無趣”的情緒,是在家庭環(huán)境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下無形中形成的。我們希望家長用正確的方式培養(yǎng)孩子陽光的心態(tài)與和諧的人際關系。孩子的天性就是玩??茖W的教育觀是建立在正確的兒童觀之上的,讓兒童首先“成為兒童”,讓兒童按“兒童的方式”愉快地生活、健康地成長,是全社會的責任。但愿我們的社會、家長和老師都能夠讓孩子們既學得踏實,又玩得盡興。 www.harbindaily.com
相鄰博客
- 如何改掉吃手指的習慣 [2009-02-04 11:05:00]
- 初中孩子為啥“不聽話” [2009-02-04 11:07:00]
- 和孩子尋找共同語言 [2009-02-04 11:11:00]
- 早春寶寶如何飲食調養(yǎng) [2009-02-05 10:2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