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有三種行為,是為人父母者一定要了解的:
第一種 破壞行為
?。ㄒ唬?、人產(chǎn)生破壞行為的動力來自于:
1、童心特征(好奇、好動、好問、好探索)
2、發(fā)泄心態(tài)(負面情緒積壓到一定的程度)
孩子是“學習的天才”,是由孩子的童心特征所決定的。當一個人失去了童心特征時,他也就失去了創(chuàng)造力。當一個孩子失去了童心特征時,一個學習天才、一個智慧大師、一匹千里馬也就消失了。
?。ǘ?、人生不同時期的‘破壞行為’
1、0~3歲孩子的破壞行為:
幾乎都是由“童心特征”所決定的。
2、4~7歲孩子的破壞行為:
大部分還是由“童心特征”所決定的。但是,這個時期的孩子 “發(fā)泄心態(tài)”已產(chǎn)生,家長們要特別注意。
3、成人的破壞行為:
幾乎都是由“發(fā)泄心態(tài)”所決定的。今天,只講孩子的破壞行為。
(三)、父母應如何看待孩子的破壞行為?
只要孩子的行為符合以下三個條件(缺一不可),即使是破壞行為,也勞請各位家長們:不要去阻止!
1、不傷害自己 2、不傷害別人 3、不破壞環(huán)境(亂涂、亂丟、亂摘)
孩子的破壞行為最常見的就是:損壞玩具。父母給孩子買玩具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用玩具來啟發(fā)孩子的智慧嗎?玩玩具,孩子是天才,不用父母去教的。讓孩子自己去探索“怎么玩”,而不是按照說明書所講去玩。想讓您的孩子成為學習的天才、智慧大師、千里馬嗎?正確地看待孩子的破壞行為是關鍵。最大限度地去發(fā)揮一個人潛能的方法是:長期讓他去做“他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笔澜缛A人首富李嘉誠學習英語的故事就說明了這一點。有人問李嘉誠“您是美國哈佛大學畢業(yè)的嗎?”李嘉誠說:“不是”,“哪您一定是英國劍橋大學畢業(yè)的了?”李嘉誠說:“也不是”,“哪您從什么地方學會了這么流利的英語呢?”李嘉誠說:“其實,很簡單,我每天花15分鐘的時間學習英語,已堅持了58年”。這就是李嘉誠所說的“成功就是:簡單的事情重復做!”的核心理念。
第二種 無賴行為
(一)、孩子的無賴行為表現(xiàn)在:
1、當需要得不到滿足時 ;2、莫明其妙地發(fā)脾氣;3、不講倫理
(二)耍無賴用的手段
一哭、 二鬧 、三自殺 。
(三)父母常用的方法
一訓 、二罵 、三無奈(用暴力) 、四妥協(xié)、 五指責(老公說:您非把這孩子寵壞不可。老婆說:您有本事您來管管看)、 六痛苦。
(四)、可以試一試以下方法
1、注視警告(父母說:“看著我,我不喜歡您這樣做?!敝徽f一遍)
2、明確回答(孩子必須回答“我聽到了?!保?/span>
3、理性懲罰(如果孩子還繼續(xù)耍無賴,父母可采取“冷三分鐘”的辦法。這三分鐘不看,不說)
4、講理道歉(當孩子冷靜下來之后,一定要給他講這種無賴行為,是父母無法接受的一種行為。當孩子聽明白后,一定要讓他道歉。)
5、夸獎快樂(當孩子道歉后,父母一定要及時地給予肯定與表揚,因為知錯能改是一種美德,更需要一種勇氣。)總的原則是:先警告再懲罰。 沒有警告的懲罰對于孩子來說:是傷害而不是教育手段。 因為,孩子是智慧大師,他是在用“無賴行為”來測試父母容忍的底線在哪里? 當父母真的不退讓,孩子就會運用他天生的自我保護意識:“您真的不讓步,那我只好讓步了。
其實,孩子的無賴行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就是社會活動中經(jīng)常運用的“談判行為”。孩子的無賴行為說得不好聽,就是孩子與父母斗心理的過程,孩子運用“天性”與“智慧”跟父母‘斗智斗勇’。
1、天性:是指孩子與身俱來的優(yōu)勢資源
A、眼淚 B、哭聲 C、不講面子、不怕丑的勇氣與膽量
2、智慧
A、察言觀色,見機行事。
各位父母們,不知道您們有沒有注意到,每次孩子在耍無賴時,他的眼睛始終不會離開一個位置,那就是“您的眼睛”。他會死死地盯住您的眼睛跟您“談判”。根據(jù)您眼神的變化,他會采取不同的策略。這是很多父母最后妥協(xié)的最大敗筆。“斗敗”了都不知道怎么一回事。為什么說孩子是“智慧大師”呢?就是指這一點。有人問李嘉誠:您成功的第一秘訣是什么?李嘉誠說:“我運用了人人小時候都有的智慧:察言觀色,見機行事!這八個字,就是我成功的第一秘訣。”各位家長們,從這個角度來講,我們是不是應該“向孩子學習”呢?所以, “小孩子,懂什么?”這樣的話我奉勸各位家長們:不要再說了!小看,孩子的智慧,終會被孩子耍的團團轉。常言道:人小鬼大!就是在說孩子的大智慧呀。
B、孩子很清楚:“我在父母心目中的位置”
孩子就是運用“天性”與“智慧”來跟父母談判。孩子再不斷地測試父母的心理底線,迫使父母妥協(xié)以滿足自己的需要,從而達到目的。
第三種 說謊行為
(一)、人為什么會說謊?
1、說真話會受到懲罰。
2、說真話要承擔責任。
今天,在這里主要是說說孩子的說謊行為。 孩子的說謊大部分是:怕受到懲罰。 人從幾歲開始說謊,我沒有做過具體的研究。 但沒有說過謊的孩子,您見過嗎? 有某權威機構做過一個調(diào)查: 10歲以上的孩子,92.5%的孩子都曾經(jīng)說過謊。
(二)、人在什么情況下會說謊呢?
1、犯錯誤 2、失敗
從孩子的角度來講,犯錯行為是孩子成長中必須經(jīng)歷的重要部分;但如果父母將孩子的犯錯行為是用:‘故意行為’來評價而不是以‘學習行為’ 來評價時,孩子只需要經(jīng)過三次教訓,就有意識地學會了‘說謊’。因為,說謊沒事, 說真話會被訓、被罵、被打。
?。ㄈ⑷顺鲥e時:
1、第一反應是: 內(nèi)疚、緊張、害怕 。
2、犯錯的人,最渴望得到的是: 別人的諒解。 而不是指責,謾罵及糾正。
(四)、當孩子犯錯時,父母們應該如何做呢?
用“一等二聽三給”的方法,而不是“一訓二罵三打”。
1、一等:是指“等一下”的意思。 當孩子出錯時,父母用“等一下”的辦法來處理有兩個好處 :
A、給自己一個控制情緒的機會。B、給孩子一個自我反省的機會。
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記住“孩子不說您一定不要問,什么話都不要說 ?!?/span>
2、二聽: 耐心地去聽孩子講:“發(fā)生了什么事?” 千萬別亂打岔。 這個時候,一定要聽毛主席的話“沒有調(diào)查研究,就沒有發(fā)言權。” 讓孩子把事情的來龍去脈講清楚。
3、三給: 完成了前兩步,再給出合理的評價,孩子會心服口服的。
了解孩子這三種行為及處理方法后,“當家長不煩”的意愿就可以成為現(xiàn)實。更可以使您的家庭生活品質向“家長越做越輕松;孩子越學越進步;家庭越過越和諧”的方向邁進。帶上“感情”的眼睛去看世界,您會天天以淚洗面的;帶上“理智”的眼睛去看世界,別人會覺得您沒有人情的;帶上“智慧”的眼睛去看世界,這個世界處處都充滿著陽光的。親愛的家長朋友們:請您帶上“智慧”的眼睛去看您自己的孩子吧!您會發(fā)現(xiàn)一個學習的天才,一個智慧大師,一匹千里馬就在您的眼前。
各位家長們:
去做一個‘傾聽專家’吧!而不是一個嘮叨專家;去做一個‘激勵大師’吧!而不是一個‘指責大師’;去做一個‘慧眼識珠的伯樂’吧!而不是一個一看就知道的‘找錯能手’。
當家長不煩!來源:搜狐教育社區(qū)
相鄰博客
- 【孩子心聲】子女致父母的備忘錄 [2009-02-20 10:23:00]
- 盧勤說:“弱”媽媽教出“強”孩子 [2009-02-20 10:26:00]
- 【家長困惑】孩子你為何不更努力一點 [2009-02-20 10:30:00]
- 父親如何給孩子以積極影響 [2009-02-20 10:5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