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汪和他爸爸的矛盾,從表面上看,是因為學習壓力而產生的問題。追根溯源,其實是青春期孩子與父母出現(xiàn)的沖突。15歲,正值青春叛逆期。這個年齡段的孩子,渴望獨立,想擁有獨立的空間,不喜歡父母管教太多。很多孩子青春期開始的標志就表現(xiàn)在與父母關系的變化上。
青春期一個明顯的特點就是對抗。家長可能會發(fā)現(xiàn),以前很愿意適應父母并讓父母滿意的孩子突然開始維護他們自己的觀點。家長需要認真地想一想:“我傾聽過孩子的心聲嗎?”
家長們還要弄清楚一件事,那就是青春期孩子與父母有沖突是正常的。知道了這一點,焦慮程度才會降低。而平和的心態(tài)更有利于親子溝通。其次,要給孩子足夠的空間,支持他,尊重他。在語言上,盡量讓孩子體會到家長給予他的關心與尊重。據(jù)調查,青春期孩子最討厭父母說的一句話是:“過來,我問你……”因為這句話是命令的口吻,讓孩子感受到了不平等。
最后,建議家長的注意力不要完全集中在孩子身上,“輕裝上陣”反而可以讓孩子們走得更平穩(wěn)。來源: 襄樊晚報
相鄰博客
- 張嵩:家庭棍棒教育可休矣 [2009-02-26 10:01:00]
- 小女孩“欺負”男生挨批評 怕被打離家出走4天 [2009-02-26 10:04:00]
- 孩子亂買東西家長巧應對 [2009-02-26 10:10:00]
- 讓孩子更聽話要做三件事 [2009-02-26 10:1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