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1:建立賬戶
情景:同同在媽媽陪同下去銀行開了個自己的賬戶。平時媽媽就很民主,“孩子的地盤孩子做主”。如果孩子見什么買什么,媽媽不會大動肝火,而把這看作孩子學花錢的“學費”,及時引導。此外,媽媽還會攛掇同同把手里的一部分錢花出去,如建議他邀請小伙伴看一場電影,或給爺爺奶奶送一束鮮花,讓孩子養(yǎng)成“該消費時消費、該節(jié)約時節(jié)約”的好習慣。同時,媽媽還與同同商議賬戶必須保留的金額底線,然后一起制定短期的儲蓄目標和消費計劃,慢慢過渡到制定長期的儲蓄目標。
提示:可以讓孩子了解銀行是干什么的、錢存到銀行里怎么會有利息。同時帶孩子到銀行里,將小額的壓歲錢存?zhèn)€活期,數額較大的壓歲錢存?zhèn)€定期,或是讓孩子把平時的零花錢存?zhèn)€零存整取,這樣可以讓孩子形成初步理財的觀念,懂得積少成多。
方法2:買大件物品
情景:不要衣服,不買玩具,不去大吃一頓。剛上小學的姚姚早就鐘情于自己心儀已久的MP4和MP5等數碼產品,傳統(tǒng)的書包文具早就落伍了。于是,姚姚在媽媽的帶領下,買了一臺觸摸式讀書機,“孩子現在這么小,還不能合理支配壓歲錢,不如給他買個能夠幫助學習的產品。”
提示:有的時候,錢花了就花了,什么都看不到、沒留下,這時,父母可以引導孩子用壓歲錢購買一些耐用的大額消費品。比如電腦、樂器、運動器材等,如果錢不夠,父母適當“贊助”,這樣可以讓孩子在使用這些東西時,會有相當的成就感。
方法3:學會收藏
情景:瑩瑩在春節(jié)期間收到了近1萬元的壓歲錢。這錢存銀行利息低不劃算,買金融產品又不熟悉,最后父母跟孩子一商量,還是買些收藏品,既可作為紀念,亦可小額投資,可謂一舉兩得。
于是他們一起歡歡喜喜地把那套早就看中的奧運題材的金銀幣買回了家。
提示:收藏也是理財方法之一。如果孩子已上初中或高中,同時他比較感興趣集郵、集紀念幣等什么的,就可以讓孩子用壓歲錢購買,這樣,不僅可以培養(yǎng)孩子對收藏藝術的興趣,還能陶冶情操,等以后這些收藏變現時,收益可能會高于普通的投資。
方法4:購買保險
情景:敏敏過年時收到長輩的壓歲錢近1000元,媽媽教敏敏算了這樣一筆帳,如果每年投入這樣一筆錢,通過10年資金的穩(wěn)定增值,就可以儲備到一筆可觀的教育基金;在這10年期間,敏敏還可以享有18種重大疾病的保險保障或者住院醫(yī)療、住院津貼保險。
提示:確實,用壓歲錢購買“教育保險”、“醫(yī)療保險”、“意外保險”等,不僅有分紅收益,還可以起到保障功能。父母不妨趁機告訴孩子保險是怎么回事,當遇到特殊情況時,保險能給人帶來意外的保障等方面知識。
方法5:投資基金
情景:東東想把今年收到2200元壓歲錢存起來,父母建議他用定投的方式。起先兒子并不了解這類金融產品,在父母的幫助下,經過認真比較,發(fā)現每月定投200元,倘若年收益率在10%左右,定投10年就可以有近10萬元左右的收益。那么等到自己成年后,就是一筆可以用于教育、創(chuàng)業(yè)等方面的資金。
提示:這個方法適用于高年級學生,讓他們從小了解金融知識,比如基金、股票、個人外匯買賣、紙黃金等等,為孩子工作以后掌握正確的投資方法打下基礎。值得注意的是,父母要經常了解孩子賬戶動向,以防孩子的投資出現偏差。來源: 上海家庭報
相鄰博客
- 巧用心理效應實施家教 [2009-03-14 10:58:00]
- 耶魯博士建議中國家長:給孩子當第一個知音 [2009-03-14 10:59:00]
- 父母對孩子不要許諾過高 [2009-03-14 11:12:00]
- 孩子幫倒忙:多鼓勵少訓斥 [2009-03-14 11:1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