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樂今年11歲,成績非常好,但媽媽梅子卻對她的將來非常擔心。梅子認為,小樂太認真了,老師布置的作業(yè),她做得非常認真,還經(jīng)常自己找一些題目來練習。就是放假出去玩,女兒也會把作業(yè)帶在身邊。梅子擔心女兒這樣下去,會在今后的人生中吃盡苦頭,就像她自己一樣。小樂也承認,自己并不需要在外出游玩時帶著作業(yè),但帶上作業(yè)會她讓覺得有安全感。為此,母女倆常常會鬧得不歡而散。
原因解析
進一步溝通,我們發(fā)現(xiàn),梅子不是在為女兒痛苦,而是為自己痛苦。因為她在過去的工作中,由于工作一絲不茍,得罪了一些人,受到了非常不公平的待遇。所以,在她的心中形成了一個信念,即如果認真工作,就會受苦。而這個信念是被扭曲的,在心理學上稱為錯誤的信念。由于梅子受傷的心理沒有得到及時處理,這個傷就深深地埋藏在她的心里。當她看到小樂如此認真地對待學習時,她把自己痛苦的感受投射到小樂身上,替她擔心。這種拯救小樂的心理促使梅子逾越了小樂的自我界限,從而剝奪了小樂對自我和人生的探索權利,同時也剝奪了小樂做選擇的權利。如果梅子繼續(xù)這樣對待小樂,小樂將會把媽媽的錯誤信念內(nèi)化在自己的心里,將來在面對挑戰(zhàn)的時候,這個錯誤的信念會給小樂借口,使她逃避挑戰(zhàn),失去了機會。
另一方面,小樂覺得媽媽不理解自己。她也非常想得到媽媽的幫助,但媽媽只會說:你別太認真了,放松點,別像媽媽一樣,受了很多的苦。因此,小樂很失望,她對媽媽的感情非常矛盾和復雜 。
處理建議
1。梅子需要面對自己的心理創(chuàng)傷。最為有效的方法是——饒恕傷害過她的人,不再記恨他們。饒恕具有奇妙的醫(yī)治功效,它會改變梅子的內(nèi)心,改變她的眼光。饒恕意味著梅子從心里祝福那些傷害過她的人,愿意他們的人生有好結局。
2。梅子需要處理自己的錯誤的信念。她的錯誤信念是——做事不能太認真,否則,就會受苦。當這樣的信念跳入梅子的意識當中時,她可以對自己使用這樣的自我對話方式:這個認識是不全面的,是跟我個人經(jīng)歷有關的錯誤信念。我拒絕接受這個信念,我宣告這個信念無法控制我的一切選擇與行動。她需要持續(xù)地操練一段時間,直到她可以不再被這個錯誤的信念所左右。
3。梅子需要尊重女兒的自我界限。給女兒選擇的權利,不用自己的經(jīng)歷來控制女兒的自我探索,給女兒自我成長的空間與機會。具體如下:
a.當女兒過分認真的行為觸動了梅子的痛點時, 梅子需要先停下來。這樣,就可以避免她再次重復那些令女兒沮喪的話。然后提醒自己,不要重復拯救者的惡性循環(huán)。
b.給女兒機會來分享自己內(nèi)心的感受,幫助她平復自己的情緒。例如,我看你在假期也帶著作業(yè),你是不是覺得不帶作業(yè)就會心里不踏實呢?你是不是覺得很緊張呢?今天下午媽媽帶你去爬山,放松放松,晚上,你再回來寫作業(yè), 怎么樣?梅子以這種方式對待女兒時,就是在以積極的方式,幫助女兒處理自己的焦慮情緒。女兒一定會因為媽媽的理解而釋懷,她的情緒可以平復下來, 就可以跟媽媽去快樂地玩耍和放松了。來源: 《根基》
相鄰博客
- 音樂有促進智力發(fā)育的魔力 [2009-03-27 13:39:00]
- 為什么孩子的學習能力不強 [2009-03-27 13:41:00]
- 老外怎樣培養(yǎng)孩子勤勞節(jié)儉 [2009-03-27 13:48:00]
- 與"問題少年"面對面:"壞孩子"在黑網(wǎng)吧里"煉成" [2009-03-27 13:5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