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早戀’就有批評傾向,有道德價值判斷,不科學。正確的提法應該是‘中學生戀愛’?!北本┙炭圃旱掠芯恐行闹魅巍⒈本┘彝ソ逃芯繒泵貢L閔樂夫昨天接受記者采訪時說:“事實上,中學生對異性產(chǎn)生感情是青春期性的成熟標志之一,再自然、再真實不過了,關(guān)鍵是我們怎樣引導。”
在日前的北京地區(qū)中學青春期教育研究與實踐總結(jié)會上,專家作了一個測試,“你們誰見過穿校服、背書包的中學生在公開場合擁抱、接吻?請舉手?!苯Y(jié)果臺下有近一半的老師舉起了手。閔樂夫說,現(xiàn)在中學生“戀愛”已出現(xiàn)了低齡化、普遍化和公開化的趨勢。對此,學校和家庭不要驚慌失措,“棒打鴛鴦”、“跟蹤盯梢”反而會使孤立無援的兩個人風雨同舟。如果我們珍視他們的情感,并和他們一起審視這種情感,共同探討中學生戀愛值不值、本該學習的時光戀愛該不該、能否既不違背情感又被社會規(guī)范所承認等問題,會比粗暴干涉的效果好得多。
閔樂夫認為,中學生戀愛有兩個特點:情感的不穩(wěn)定性和結(jié)局的不確定性。所以不能武斷地判斷對錯,要辯證看待,學校和家庭對此要有一顆平和之心。“早戀”一詞是十多年前出現(xiàn)的一個不科學的本土化的定義,容易將人們的注意力集中于批評,忽視對中學生戀愛者本身的關(guān)懷。面對中學生戀愛問題,禁止并非良策,默許是種失職,教學生把握成長才是良策。青春期教育可以有多種渠道,如青春期教育進課堂,開展主題講座、同伴教育,開主題班會,家庭教育和社區(qū)教育也要予以配合。
網(wǎng)址:http://www.rszx.net/deyu/fzjy/200609/446.html
相鄰博客
- 幸運屬于每天努力的人 [2009-03-02 11:15:00]
- 具有一顆執(zhí)著的心 [2009-03-02 11:21:00]
- 多“放電”少責難 [2010-05-26 18:53:00]
- 因受不了管束,16歲初中生離家出走 [2010-05-26 19:22: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