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不要把“溺愛”當成“愛”
傲雪學習視頻課《第三學科第五講 家庭教育誤區(qū)》而寫
法國教育家盧梭說:“你知道運用什么方法,一定可以使你的孩子成為不幸的人嗎?這個方法就是對他百依百順?!?/span>
在我們身邊可發(fā)現(xiàn),溺愛孩子的現(xiàn)象太普遍了。家長對孩子的溺愛,百依百順的現(xiàn)象到處可見,使我們有的孩子生活在一個“過分開心”和“過度賞識”的家庭環(huán)境中。
還有的家長只要孩子要什么,家長就會答應。如果不滿足,孩子也有他的辦法,那就是小家伙大哭大鬧,甚至在地上打滾不起來,家長無奈只有滿足。
在班里,有時他們也會表現(xiàn)出這一特征,而我們老師并沒有因此遷就孩子,孩子就不喜歡老師,甚至不愿意來幼兒園。有的家長就把孩子放到老人那里,由老人來看管和帶孩子。長此下去,對孩子的性格的形成及習慣的培養(yǎng)都將起到一個負面作用,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長。
家庭教育中溺愛的表現(xiàn)主要有以下十一種方法:
1、當面袒護。這種家庭,表現(xiàn)為爸爸管孩子,媽媽護。
2、過分注意。這樣的家庭,孩子是家庭的中心。家人時刻關(guān)照他,陪伴他。
3、過分擔心(大驚小怪 )。家長像一只老母雞,把孩子緊緊地保護在翅膀底下。
4、包辦代替。這樣包辦下去,必然失去一個勤勞、善良、富有同情心的能干、上進的孩子。
5、.全力滿足或輕易滿足。這種家庭是孩子要什么就給什么。
6、姑息遷就(害怕哭鬧)。 對于孩子的不良習慣和缺點錯誤,家長視而不見,或輕描淡寫。
7、許愿哄騙。在孩子撒潑任性時,家長寧可用許愿、哄、騙的方式對付孩子,也不愿嚴肅地正面教育。
8、特殊待遇。孩子在家庭中的地位高人一等,處處特殊照顧。
9、生活懶散(條件優(yōu)越)。允許孩子飲食起居、玩耍學習沒有規(guī)律,要怎樣就怎樣,睡懶覺,不按時吃飯,白天游游蕩蕩,晚上看電視到深夜等。
10、祈求央告。在孩子的心理,你越央求他,他越扭捏作態(tài),不但不能明辨是非,培養(yǎng)不出責任心和落落大方的性格,而且教育的威信也喪失殆盡。
11、剝奪獨立。孩子會變得膽小無能,喪失自信,養(yǎng)成依賴心理,還往往成為“把門虎”,在家里橫行霸道,到外面膽小如鼠,造成嚴重性格缺陷。
怎樣避免“溺愛”出現(xiàn)?家長給孩子真正的愛呢?
首先,家長要正確審視“愛”的真正含義,擺正“愛”的方向,用正確的科學的方法培養(yǎng)自己的孩子,多向身邊好的例子和榜樣學習,多看書和多在各介媒體上查找學習資料,豐富自身的育兒理念和方法,家長用“理智、理解、寬容、尊重、信任”自己的孩子,使孩子在家庭中能身心健康和諧地成長!
其次,家長要認識到溺愛的不利之處,“溺愛”會限制和壓制孩子的創(chuàng)造性和進取精神。同時,滋長了孩子的依賴心理,限制了孩子的獨立意識。使孩子變的懦弱、缺乏勇氣,獨立意識和自立能力比較欠。并使孩子容易形成任性固執(zhí)、唯我獨尊的個性。缺乏抗挫折能力和責任感。這樣的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很難爆發(fā)出克服困難的自主能力。
最后,家長要把握“愛”分寸,堅持原則。有時,家長愛孩子還要有勇氣割舍親情,忍受分離,讓孩子獨立。從小放手讓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培養(yǎng)孩子獨立性,鼓勵孩子適應生活,逐步讓孩子邁向成熟,讓孩子真正成長起來。不管孩子身上有多少優(yōu)點和缺點,作為家長的永遠是無條件的接納孩子,認可孩子,支持孩子。掌握正確的家庭教育方法,以科學的愛,來保護孩子的健康成長。
相鄰博客
- 都是媽媽的錯 (原創(chuàng)) [2009-03-13 21:10:00]
- 如何把握教育的分寸和解決實際問題 (原創(chuàng)) [2009-03-14 00:44:00]
- 家長只重孩子學習成績的危害(原創(chuàng)) [2009-03-14 23:49:00]
- 父母如何應對自己的情緒 轉(zhuǎn) [2009-03-15 12:0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