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父疑因無力供養(yǎng)兒子讀大學上吊身亡(圖)
63歲的老于在自殺前,曾經(jīng)對于恩江說了這樣一句話:“兒??!你終于考上大學了,能獨當一面了,我要是有什么事了,你、你姐和你娘就能好好生活了!”
正是這個細節(jié),讓于恩江乃至整個大于家莊的村民都認為,老于是因為生活壓力過大、無力供養(yǎng)兒子讀大學才選擇了自殺。
父親自殺后,于恩江在日記本寫下:爸爸,其實你不懂我傷悲。同樣,村民似乎也無法理解老于的傷悲。
老于走了,他的傷悲,成為他留給這個世界的最后的謎團!
記者無力破解這個謎團,卻通過觀察發(fā)現(xiàn),這是一個掩藏著脆弱、敏感、絕望和固執(zhí)的故事。
一日
14時 “兒??!你終于考上大學了,能獨當一面了,我要是有什么事了,你、你姐和你娘就能好好生活了!”
18時許 父親老于又坐在床上喃喃自語,“爹,無能??!”父子兩人一直聊到晚上12點……
二日
5時 父親老于一早就醒了,他拿著一瓶藥和一根繩子往外走。
6時30分 全家四口一起吃早飯,老于吃得很香,因為有他最愛吃的拌黃瓜。
早飯后 父親趁于恩江出門做家教,對大女兒說:“以后,要和你弟弟好好過!我也就能安心了?!?/span>
14時許63歲的父親來到于恩江住過的房子,懸梁自盡,面容平靜。
事件回放
自殺前24小時
8月1日14時許,濰坊諸城市百尺河鎮(zhèn)大于家莊村的于恩江終于等來了山東理工大學的錄取通知書。
聽到這個消息后,已經(jīng)臥病在床4個月的老于第一次露出笑臉說:“兒??!你終于考上大學了,能獨當一面了,我要是有什么事了,你、你姐和你娘就能好好生活了!”
于恩江聽到這句話,嗔怪了父親一句:“爸,你胡說啥呢?上學事不用你操心,學費我自己想辦法。爸,你可別做傻事?。 ?/span>
“你擔心我做啥,我還得照顧你娘啊!”父親說完,就繼續(xù)躺下休息。
吃完晚飯,父親老于又坐在床上喃喃自語,“爹,無能啊!”
“爸爸,你能不能別亂想了!上大學的事,我自己有數(shù),你就別操心了!”于恩江說完,就把話題轉(zhuǎn)移開,一直陪爸爸聊天聊到12點多才去睡覺。
8月2日早上5點多,父親就起來了,輕手輕腳地走出門去。不過母親睡覺很輕,發(fā)現(xiàn)老于出去了,就叫于恩江的姐姐出去看看。
姐姐剛走出大門,就看見父親拿著一瓶藥和一根繩子往外走 ,姐姐趕緊跑了過去,搶下了老于手里的東西,“爸,你這是干什么?。俊?/span>
“不是你們想的那個事,我就是出去轉(zhuǎn)轉(zhuǎn)!”老于說。
6點30分,全家四口一起吃早飯,老于吃得很香,因為有他最愛吃的拌黃瓜 。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原因,高考完的于恩江很喜歡睡懶覺,這次難得能和他坐在一起吃早飯。
吃完早飯,于恩江出門做家教貼補家用,父親則趁于恩江不在對大女兒說:“以后,要和你弟弟好好過!我也就能安心了。”
姐姐似乎察覺了父親的異常,就趕緊跑到了于恩江補課的地方,對弟弟說:“父親又說亂七八糟的話了,你趕緊回來吧!”
事后,于恩江回憶,這個細節(jié)并未能引起他的足夠重視,他告訴姐姐說:“我這邊暫時走不開,你回家看著父親點,陪他說說話!”
中午11點30分,于恩江回家吃飯,發(fā)現(xiàn)父親依舊樂呵呵地躺在床上,情緒沒有任何波動,便囑咐了姐姐幾句,下午又返回課堂。
又是趁于恩江出去的空當,父親又對姐姐說:“你不用看著我,我還得伺候你娘呢!”
正是這句話,讓姐姐信以為真,就出門做些零散的家務,“看了父親一上午,家里的活一點兒也沒干呢,當時 ,我也挺著急的!”姐姐回憶說。
8月2日14時30分許,村民李倫匆忙跑進于恩江補習的課堂說:“你爹上吊死了!”
于恩江腦子一片空白,趕緊就往家跑。接著,他看見了讓他終生難忘的一幕:父親屈身仰著頭,雙腿懸空,繩子繞在脖子上,面容平靜!(這個場景讓于恩江一想起來就悲慟欲絕,身體懸空了,出于求生的本能,老于只要腿一伸就能著地,但是他沒有,就在那個低矮的門里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于恩江趕緊把父親抱下來,發(fā)現(xiàn)身體還是軟的,就用自己僅有的一點醫(yī)學常識,給父親擠壓心臟和人工呼吸,“爸爸,你醒醒?。 ?/span>
可父親依舊沒有任何反應,有鄰居提醒趕快喊醫(yī)生過來,于恩江拿出來手機,愣了10多秒也沒有按下號碼。
鄰居說,“你趕快打??!”
于恩江說,“急救號碼是多少,我不記得了?!?/span>
沒辦法,鄰居把電話搶過來,“120,你都忘記了??!”說完,撥通了電話。
5分鐘后,120趕到,搶救后,醫(yī)生朝于恩江搖搖頭說:“血液凝固了,人已經(jīng)不行了……”
有些發(fā)狂的于恩江沖到姐姐面前,一把把姐姐推倒在地,“你怎么不在家里,你不看著爸爸的嗎?你怎么就讓他走了啊……”
姐姐沒有說話,只有淚水奪眶而出……
家徒四壁
8月4日19時許,記者來到濰坊諸城市百尺河鎮(zhèn)大于家莊村于恩江的家中。
記者看到,用“家徒四壁”來形容這個家一點也不過分,家里唯一的電器是電視機,還是很久以前鄰居送的,唯一屬于這個家的家具是一個柜子,隨著歲月的流逝,已經(jīng)無法辨認出本來的顏色。
1990年4月18日,于恩江就降臨在這個屋子里。恩江這個名字是叔叔起的,寓意為:無論將來取得多大的成就,都不要忘記家庭和鄰居給予的恩情。
于恩江的父親不識字,叔叔起這個名字可謂用心良苦。這個家庭從組建之初,貧苦就如影隨行。爸爸老于因為沒有錢,在1985年3月10日他37歲的時候,才娶了附近村里一位22歲的聾啞、生活不能自理的女子為妻。這樁婚姻,在村里人看來,是一種無奈,但又是合乎情理的組合。
婚后第二年,便有了于恩江的姐姐,因為懷孕時母親重病一場,救治得不及時。所以于恩江的姐姐,從出生開始,智力就比正常人要低很多。
1990年,于恩江的降生,給這個貧苦的家?guī)砹松鷻C,父親每天都要把兒子高高舉起然后再放下說,“兒子,將來你一定要有出息,要離開這個窮村莊?!?/span>
讓老于有些失望的是 ,于恩江并非和其他優(yōu)等生一樣,從上學開始就一直優(yōu)秀,小學一年級到三年級,他的排名一直都是倒著數(shù)。一直憋在心里的老于,終于在于恩江三年級下學期的時候爆發(fā)了,看著兒子倒數(shù)第三名的排名,老于把手高高地抬了起來,但最終沒有落下。
他蹲在門口連續(xù)抽了好幾根煙以后,紅著眼睛對于恩江說:“你咋這么不爭氣?咱家啥都沒有了,你是家里唯一的希望,你要是再這樣下去,咱們家就完了,你知道嗎?”
父親的心
父親的這番話,給于恩江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至今回憶起來,于恩江還歷歷在目?!澳莻€時候,父親很想哭,張著嘴說不出話,我心里難受死了,我就想,我要是學不出個樣兒來,就對不起父親,對不起這個家,那我就真該死了!”
從那以后,于恩江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他把游戲的時間全部用來讀書,順利地考上了百尺河鎮(zhèn)初中,成績一直名列全鎮(zhèn)前三名。隨后,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上了諸城實驗中學。于恩江說:“剛上高中,我有點松懈,課余時間沒有用在學習上,會看看課外書。由于我們班是優(yōu)等班,大家都是各鎮(zhèn)的尖子,我稍微一松懈,成績就有所下滑。因為高中時住校生活,一個月回家一次,每次回家,父親總是問我成績的事情,我也是照例報喜不報憂,但只要成績一落下,我就想起那天父親的欲哭無淚,我就會馬上振作起來迎頭趕上。”
按照于恩江的說法,父親是一個敏感、善良、自尊心極強的人。記得高二的一次期中考試后,于恩江考了全班第一名,回家和父親說了以后,父親就問,“你們什么時候開家長會?我想去!”
于恩江說:“他之前一直都沒去過家長會,因為父親自尊心太強了,他長期生病,外表有著不符合年紀的蒼老,他怕同學笑話我,就一直不去。那次,我考了第一名,我想他覺得這應該是他人生中最榮耀的時刻,所以,他真的很想去參加?!?/span>
最終,老于還是沒有去,他始終覺得,自己去了,只會丟兒子的臉。
很快,于恩江和他的父親,都進入人生中最緊張的時刻——高三。
高三剛開始那段時間,幾乎每個人都躊躇滿志、躍躍欲試,于恩江的很多同學都寫了紙條為自己鼓勁,比如“誓死殺進北大”、“復旦,我來了!”等等。于恩江也在床頭貼了一張紙條,“為了父母、為了家庭、為了自己、拼出未來!”并在每天入睡前都大喊幾遍。于恩江告訴記者:“其實,我夢想的學府也是復旦?!?/span>
給父親點歌
于恩江說:“所有的夢想都在高考的壓力下抽象成了自己認定的那座神圣學府,當時一聽到關于復旦的任何消息,就立即熱血沸騰,激動不已?!?/span>
于恩江說,那段時間,我甚至經(jīng)常做白日夢。時間總是會不自覺地來到發(fā)榜的那個下午,我知道了自己考上的消息,然后拿著通知書,飛快地跑回家中,沖進爸爸的懷里,告訴他,我考上了,我終于給你爭氣了……
在激動與期待中,高考進入了倒計時。
“那段時間總有人動不動就流下眼淚,也包括我,”于恩江說,“我有一個好朋友叫張震(化名),他給我打了一個電話說‘我不想考了,我想復讀,我頂不住了?!庇诙鹘s緊勸慰張震,“你忘了我們的承諾了嗎?一起考出這個小縣城,一起賺很多的錢?!?/span>
于恩江說,那段日子,我真是拼了,我們晚上9點45分下課,我從來沒在夜里12點以前睡過覺。最晚一次,因為做數(shù)學卷子,其中有一道題沒有解出來,我就一直做,一直做,直到凌晨3點多。
“那時候,我就想,我必須把每道題都做出來,不能有僥幸心理,萬一到了高考,真出了這道題不就完了?父親對我的期望不也完了嗎?”
不知道什么時候,學校的廣播站里,同學們開始為高考祝福點歌,于恩江也點了一首,名字叫《以父之名》。
2009年6月9日,高考結(jié)束。
之前的兩天,老于沒有陪于恩江來到考點,理由是:怕他在,給兒子壓力。
考完后,于恩江回到家中,父親連忙從床上坐起來問:“考得怎么樣?”
“發(fā)揮失常了!”
“考得不好沒什么回來干活就是了!”
父親說完,嘆了一口氣,沉默了一分鐘后說,“要不,你再復讀一年試試吧!”
“看看成績再說吧!”
自殺動機是謎
時間再次回到8月1日的那個下午,于恩江如愿收到了山東理工大學的通知書,成績是587分。而8月2日,父親老于就以一種極端的方式結(jié)束了自己的生命。
他為什么要自殺,自殺的動機到底是什么?這不光是于恩江一家想知道的,也是村民們疑惑的。
在村民張大偉眼中,老于是一個真誠、善良的人。
他告訴記者說:“咱們村里都不富裕,一輩子都靠種地生活,平均每家一年的收入也就4000塊錢。有一次,有個村民找老于借了1500元辦事,結(jié)果不到一周借錢的人就出車禍死了,老于知道這件事后,當時就決定那人欠的1500塊錢不要了。當時我還問他,‘這1500塊可是你半年的收入?。俊α诵ξ艺f,‘人家家里就剩一個女的了,不容易!’”
張大偉說:“老于能吃苦,為了孩子省吃儉用。有兩件事讓他們現(xiàn)在仍然記憶深刻:每年春天,鄰居會給他家送點咸菜,他就告訴兒子,吃兩口饅頭咬一次咸菜,別一口一咬;別人蓋房子都是幾個月就完工,他瓦工活和木工活全自己干,砌墻的磚全是東湊西撿弄來的,房子一蓋就是好幾年?!?/span>
張大偉怎么也不敢相信,“老于左盼右盼,終于盼來了自己最開心的時候,他怎么就自殺了呢?”
老于在村里最好的朋友劉峰(化名)激動地說:“老于這人累死也不求人,一心想把兒子培養(yǎng)成人,可力不從心扛不住了!他不是一天兩天合計來的,可能早就準備好了,愣被逼上這條路的??!”
劉峰的話是有理由的,他告訴記者說:“就在老于自殺的一周前,他曾經(jīng)找過我,他跟我說家里窮?。”緛砭臀乙粋€人能干活,結(jié)果腰還摔壞了動不了,兒子馬上要等錢上大學,這可怎么辦?”
劉峰聽完安慰他說:“沒事,雖然大家都不寬裕,但總能有辦法。”
老于點了點頭,然后轉(zhuǎn)身就出去了?!罢鏇]看出來,他會這么做!”村民劉峰感慨地說道。
我還有責任
于恩江的姐姐,沒有念過一天書。節(jié)省下來的錢,都供弟弟念書了,“念書有什么用?父親都走了!”有的時候,姐姐會不情愿地這樣想。 但每次看到弟弟的錄取通知書,悲傷的情緒就會好轉(zhuǎn)些,“弟弟有出息,給家里爭氣了。”
姐姐說:“沒有親戚肯借錢給我們家了,都知道我們根本還不起。也沒啥可抱怨的,我爸爸沒有手藝,我也不會干啥,只要我弟弟能上大學……”
在諸城批發(fā)市場門口,一群攏著手、衣著破舊的人弓腰或站或蹲,一有叼著煙、衣著光鮮的人走近,他們就立即圍上去:“要拉東西不?要干活的不?便宜點也行呀!”
他們大部分是諸城附近村子里的農(nóng)民。
“小子要開學了,得趕緊給孩子掙點吃飯的錢,今天能掙5塊錢,孩子在學校就可以吃一頓飯?!?/span>
“掙一點是一點,我們就能干個力氣活,又不會坑蒙拐騙啥的。要不,到哪里去找錢?”
“就這,還經(jīng)常得不著錢,人家拖著不給,我們能咋辦?”
于恩江的父親從前也常常站在這群人中間,和他們一樣等活,和他們一樣說話。批發(fā)市場不讓他們進去,冬天時,他們只能站在大門口吹風,不停地跺跺腳,捂捂耳朵。
以前,每次回家,于恩江都要特意從那里經(jīng)過。有時候會看見父親裝貨,他就會跑過去,幫父親一把,然后等父親把活干完一起回家,有時候,父親不在,于恩江還會在那里等一會兒,希望能看見父親的身影,一直等到天黑。
于恩江說:“現(xiàn)在,我也不知道,自己還敢不敢路過那里,我擔心,我一去那里,就會流下眼淚?!?/span>
于恩江的姐姐說:“現(xiàn)在報紙、電視宣傳得好,說念大學念不起國家可以提供無息貸款,供貧困生念大學,可在我們這兒沒有一個人知道該怎么弄??!”
現(xiàn)在讓于恩江最難過的是,父親離開時的樣子,“他一點兒都不難受,人家說,上吊死的人一般都會吐出舌頭來,可他沒有,他很安靜,臉上甚至有些滿足?!?/span>
抹了一把眼淚,于恩江說:“我相信,一切都會好起來。因為我還有責任,她們是我的母親、我的姐姐,我有力氣、有知識,我一定會讓這個家庭因我而改變。”
于恩江還告訴記者說,父親已經(jīng)被火化了,我還沒有錢給他立塊碑。不過,很快,他就會靠自己的努力,賺夠錢,把墓碑立上,然后在墓志銘上寫著:“爸爸,兒有出息了,請您一路走好?!?/span>
記者手記
為他祝福,并做些什么
面對這樣一個家庭,我們無法控制自己的淚水。
從那位熱心讀者給本報打來熱線電話留下這個故事開始,我們就知道,這個故事,這個叫于恩江的考生注定和我們緊緊地聯(lián)系在一起。這份來自讀者的信任,讓我們有責任把不幸告訴更多有愛心的人,來注視這個不幸而又堅強的孩子,來關注這個疲憊而又頑強的家庭,來和他們一起承擔困難的處境。
于恩江家里有7畝地,年收入近3000元。幸運的是,他們可以吃自己種的菜,剩下的錢都用于供于恩江讀書。即便是這樣,高中三年,于恩江依然無法只靠家里的力量把書讀完,他的母校諸城實驗中學給予了他很大的幫助,每月給于恩江185塊生活補助。
這185塊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于恩江吃飯和買書的問題。
于恩江告訴記者,他是這樣分配這185塊錢的,每天早飯喝一碗稀粥5角錢,中午吃一個饅頭加一個素菜是2塊錢,晚上是饅頭加咸菜一塊五,全天總共花費4塊錢,每月按30天算,一個月于恩江吃飯只需120塊錢,剩下65塊錢,他會拿出15塊錢買書和報紙,剩下50塊錢會帶給家里,為給患子宮瘤的母親治病,給母親治病家里已經(jīng)花了7000多塊,至今還有外債未還。
事實上,還有很多催人淚下的情節(jié)讓人不忍卒讀,請您在放下手中的報紙時,為這個19歲的準大學生祝福并做些什么吧。 文/圖 記者 高明
相鄰博客
- 親歷老師被學生侮辱全過程 老師因何尷尬如此? [2009-08-07 07:40:00]
- 女研究生招聘會歸來痛哭!我們白給都沒有要 [2009-08-07 07:49:00]
- “中華誦”夏令營將在泰州開營 參觀胡錦濤母校 [2009-08-08 05:32:00]
- 福建漳浦 小學老師猥褻12名女學生 女孩兩次拒絕"被撫摸" [2009-08-08 05:3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