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需要一場教育改革啟蒙。當下的中國社會似乎陷入了對教育的某種嚴重的誤區(qū),甚至是某種迷狂。其最大的問題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違背教育規(guī)律。
從媒體上聞訊成都將出臺政策徹底封殺奧數(shù)的消息,第一反應是為成都叫好。并且,這件事發(fā)生在成都一點不使我驚奇。成都在教育改革方面敢為天下先的不僅僅這一件事。在傳統(tǒng)文化經(jīng)典教育進小學課堂方面,成都也是開風氣之先,這在全國同類城市中亦屬獨一無二。
至于奧數(shù)為何如此興盛的根源,據(jù)有關專家分析,原因有二:一是思維誤區(qū),一些教育者認為知識學得越難、題目做得越多越是優(yōu)秀學生,故將奧數(shù)奉為“非常有效的教育測量工具”來作為招生、升學的重要依據(jù)。二是制度誤導,比如奧數(shù)獲獎免試升學制度,導致奧數(shù)演變成升學的敲門磚。筆者以為,前者為因,后者為果。前者屬于思維層面,是看不見,隱性的;后者屬于制度層面,是看得見,顯性的。故后者治理起來相對容易,成都出臺的一系列政策主要也是針對后者。
但前者的改變顯然要難得多,決不是靠政府的一紙禁令能夠奏效。筆者經(jīng)常感覺到,中國需要一場教育改革啟蒙。當下的中國社會似乎陷入了對教育的某種嚴重的誤區(qū),甚至是某種迷狂。其最大的問題是急功近利,舍本逐末,違背教育規(guī)律。
成都市教育局副局長婁進有一句話:“教育是農(nóng)耕時代,不是大工業(yè)化時代?!鞭r(nóng)耕時代的特點是春種秋收,是順應天時。而今天,成千上萬的家長在孩子應該嬉戲玩耍的年齡,不顧孩子的健康與快樂,趨之若鶩地送孩子進各種各樣的課外培訓班,連幼兒園的孩子也不能例外。
前天,筆者在路上聽見兩位媽媽的對話。其中一位說,自己花高價好不容易把孩子送進某某幼兒園,就是為了學東西,否則花那么多的錢干什么。另一位則說自己孩子雖然放了暑假,可從周一到周五都有班,比上課還忙。這些被家長逼著去學這學那的孩子,小小年紀就被剝奪了童年的歡樂。而心理學證明,童年生活缺乏歡樂的人成人后容易出現(xiàn)各種各樣的心理疾病。
前不久,筆者在媒體上還看到一篇短文,是一位今年參加高考的高三學生寫的。文中說自己班上36個同學有超過15個選擇了經(jīng)貿(mào)大學和工商大學。班上有一位男生想報考歷史系,但最后改報金融,據(jù)說那晚他和他媽媽從午夜1點吵到凌晨5點,中途摔碎了三個玻璃杯。
大量這樣的事例提醒我們:教育的目的究竟是什么?———我們今天說以人為本,那么,我們究竟怎樣才能做到以人為本?什么樣的教育體制才能保障以人為本?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文件說“教育是通向未來的通行證?!?/span>而對于每一個家長而言,送孩子讀書受教育是為了有一個幸福美好的未來,但怎樣才能有幸福美好的未來,幸福美好的定義又是什么……諸如此類問題,只有通過一場社會大討論———一場教育改革啟蒙才能厘清。并且,也只有在這個基礎上,中國教育改革才會有真正的突破。
□王麗(教育學者)
相鄰博客
- 廣東茂名 假期補課屢禁不止 暑假成了“第三學期” [2009-08-24 06:09:00]
- 英國 22歲女孩中190萬英鎊巨獎 6年敗光淪為清潔工 [2009-08-24 06:13:00]
- 教育部出臺新規(guī) 班主任有權利適當教育學生 [2009-08-24 06:30:00]
- 河南泌陽 代課女教師堅守山村23年 用七年工資蓋教室(圖) [2009-08-24 06:4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