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教育部在一份面向全國印發(fā)的《中小學班主任工作規(guī)定》中提出:“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有采取適當方式對學生進行批評教育的權(quán)利。 ”后天,一年一度的“教師節(jié)”將至,教師該怎樣“藝術(shù)”地“批評”學生?何種模式的班主任、教師最能被學生和家長所接受?對此,記者采訪了部分中小學教師、家長和學生。
[問題剖析]
為何老師批評學生需要“被賦權(quán)”?
從古至今,教師在課堂上歷來具有對學生進行教育的“天然”權(quán)力,“批評”作為教育的方式之一,理應包括在內(nèi)。家長把孩子送到學校去上學,實際上等于賦予學?!肮芙獭钡臋?quán)力,“老師批評學生”看似是理所當然的一件事,為何需要教育部頒發(fā)文件特別說明加以“賦權(quán)”呢?當教師教育學生成為一種需要“被維護”的合法權(quán)利,這本身可謂教育發(fā)展的一股逆流。
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平等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而相當一部分90后獨生子女習慣了在家庭中享有第一“話語權(quán)”,對“平等”的理解似乎有些片面,當受到老師的批評時容易產(chǎn)生不受尊重、被冤枉的委屈感,而少數(shù)家長因為孩子的訴苦,轉(zhuǎn)而與老師產(chǎn)生口角矛盾甚至激烈沖突的新聞也不鮮見,以致出現(xiàn)教師不敢管教學生、不敢批評學生的現(xiàn)象。教育部的這項規(guī)定針對這類現(xiàn)象應運而生,同時也恰好提供了一個反思的契機:學生、家長和老師,應該以怎樣一種方式溝通呢?
[家長、學生聲音]
希望老師既是“家長”又是“朋友”
記者采訪了一些中小學生及其家長,據(jù)調(diào)查,大部分家長對此還是持理性態(tài)度,認為只要學生真的有錯,老師批評學生是應當?shù)摹?/span>
格致初級中學初一學生家長章女士認為,老師不僅應該批評學生,而且應該“嚴厲批評”。家長只能管好學生在家里的行為,對學校中的真實情況是有“盲點”的,如果老師無法及時進行批評指正,對學生的發(fā)展肯定是不利的,所以老師當然應該好好“調(diào)教”學生。同時,章女士也指出,教師在指正學生某些過錯之前最好先調(diào)查清楚,不要隨意責罵學生,如果老師冤枉了學生,他們一時難以反駁,會對其心靈的成長造成不良影響,學生對老師和學校的信任感也會喪失,對長遠的教育來說也是不利的,因此師生之間的良好溝通也是必要的。
新華初級中學學生家長劉女士將這個問題看得很透徹。她指出,學生未成年之前,判斷是非的能力本就有限,在學校中犯了錯,如果老師不指出,家長不知情,無法及時改正,一個小錯誤很可能就帶到了以后的工作、生活中,到那時再改正就晚了。因此老師的及時批評是對孩子的未來負責。
針對老師批評過于嚴厲、學生心理難以承受的說法,劉女士認為,一個人即使小時候沒挨過批評,保住了“自尊心”,誰能保證他一輩子都不被批評?長大后有了更復雜的人際關(guān)系和社會關(guān)系,犯了錯受到的批評會更加猛烈,到那時候又該如何承受?心理承受能力也是鍛煉出來的,在這點上家長倒是應該提前給學生做好思想上的準備。
不過,家長王女士指出,有些“家長”式老師的脾氣過于火爆,而且有時沒有完全搞清楚狀況就先批評學生;而有些老師批評學生的方式?jīng)]有控制好,如當眾嚴厲訓斥學生“太笨了”、“沒藥救了”、“再錯就送回小學一年級讀,明天不要來了”,這類帶有侮辱性傾向的語言會對學生的自尊心帶來很大傷害,這個批評的“度”應當掌握好。
劉女士說,師生之間應建立一種合理的平等溝通模式,即應該是“家長”和“朋友”合二為一。所謂“平等”并不是說老師不指出錯誤,而是說在和學生交流時放棄高高在上的“俯視”視角,采取對待朋友般的“平視”視角,師生間的關(guān)系應當是對等的,互相尊重的,學生如果感受到老師的充分信任與尊重,那么在面對老師批評時也會心服口服;如果老師總是擺出高人一等的姿態(tài),那么學生難免覺得老師的批評咄咄逼人,潛意識里就筑起了一道與成人世界相隔的防線,覺得“大人”和“小孩”就是不一樣的,不能溝通的,形成溝通上的障礙。
[調(diào)查結(jié)論]
家長、學生眼中,老師該是啥模樣?
黃浦區(qū)教師進修學院德育研究室張俊老師曾對該區(qū)教師做過這樣一些調(diào)查,在被問到最希望得到誰的尊重時,有47.6%的教師希望得到學生和家長的肯定與尊重,其次為領(lǐng)導,占24.5%,社會大眾,占21.5%。同事和家人最少,分別占4.64%和1.6%。
而徐匯區(qū)教師進修學院張建國老師對徐匯區(qū)優(yōu)秀班主任所作的調(diào)查,也顯示出優(yōu)秀班主任應該“具備足夠的耐心和愛心以及教育學生的技能技巧”,他們把學生放在第一位(最在乎受到學生的尊敬和喜愛),追求獨特的教育風格和人格魅力,這些都是素質(zhì)教育與二期課改所提倡的,這也是他們之所以能成為優(yōu)秀班主任的內(nèi)在原因。由追求獨特的教育風格和人格魅力這一點,也提醒我們,班主任擁有創(chuàng)新能力和個性化特點將最為學生所愛。
當教師被問到“您覺得在課堂上教師與學生應該如何相處”時,教師認為應該是:“上課時候嚴格,課后可以成為學生的朋友?!薄叭绻f班主任是班級大家庭中的父母,那么任課教師更應該像是可親的叔叔阿姨?!薄皽p少與學生間的摩擦,尊重每一個學生,萬萬不可與學生正面沖突?!薄皫熒茉谒y免,教師應盡量控制自己的情緒,宜在私下場合處理?!薄白鳂I(yè)上的錯誤應直截了當?shù)刂赋?,其他不足可以委婉一些?!薄皳Q位思考,和學生共同找出矛盾的結(jié)癥,并商量出解決方案?!笨磥恚處熎毡閷φn堂教學中師生應有的關(guān)系有比較清晰的認識。
相鄰博客
- 廣東 金融學校千名新生喊“我要退學”沖出校門 [2009-09-09 07:49:00]
- 四川成都 女大學生撥打119求助 竟是為了捉老鼠 [2009-09-09 07:54:00]
- 新高一學生突顯“不適應癥” 四招助你快適應 [2009-09-09 08:05:00]
- 讓孩子親其師信其道健康成長 [2009-09-09 10:2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