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準生證”。當人還在娘胎里沒成型的時候,父母就要開始為他們準備“準生證”。(中國人在計劃生育基本國策指引下,人的出生權利都被嚴重限制。沒有一紙證明,你降臨到這個世上就是非法。沒有戶口,找不到組織,上不了學。)
2.“初婚初育證”。與準生證栓在一起的是夫妻雙方的初婚初育證。
3.“婚檢證”。法律明文規(guī)定,結婚之前要進行婚檢。于是就有了“婚檢證”,證明已經(jīng)過婚檢,并合格。
4.“妊娠診斷證”。每一對新人在即將為人父為人母的時刻都非常興奮,興奮之余別忘了去醫(yī)院進行妊娠診斷,更別忘了辦理“妊娠診斷證”。
5.“出生證”。孩子在醫(yī)院出生之后,“準生證”就更換為“出生醫(yī)學證明”(簡稱“出生證”)。(別看就是一張醫(yī)院,還不是政府機構,開出的醫(yī)學證明,但對于你以后的發(fā)展非常關鍵。如你出國的時候就需要出生證明)
6.“計劃生育證”。孩子出生之前,父母還得辦理“計劃生育證”。這一紙證明就是政府給了一個計劃生育體制內的生孩子的指標。
7.“流動人口計劃生育證”。如果父母不是在戶口所在地生育孩子,很不幸,還要辦理一個“流動人口計劃生育證”。
8.“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假如你的孩子是獨生子女,那么恭喜你們了,你們可以去辦“獨生子女父母光榮證”。
9.“預防接種證”。我們生活在一個極度危險的世界里頭,自身的免疫系統(tǒng)功能有限,所得得接受智慧的結晶----疫苗注射。從出生開始注射的疫苗需要辦理“預防接種證”。有了“預防接種證”之后,才可以注射各式各樣的疫苗。
10.“健康證”。當你參加工作之時,根據(jù)參加不同行業(yè)的要求,需要辦理“健康證”?!敖】底C”一般由地方的防疫機構辦理,而且不能異地流通?!敖】底C”一般表示身體無重大傳染病之類的,但不包括心理疾病。
11.“結婚證”。長大成家了,找個伴侶結婚。這就需要辦理“結婚證”。如今辦理“結婚證”相對簡單了,只需要兩個人的身份證和戶口本,不需要單位開具“未婚證明”等。結婚證9元,全國統(tǒng)一價!
12.“涉外婚姻證明”。若你的配偶是外籍友好人士,那你們結婚之后還需要辦理“涉外婚姻證明”以示你的配偶不是本土的。
13.“新婚培訓證”。新婚夫婦應攜帶有關的證件到有關部門去參加新婚培訓,并且辦理“新婚培訓證”。
14.“婚育培訓合格證”。參加新婚培訓之后,經(jīng)過象征性的考試,辦理“婚育培訓合格證”、
15.“計劃生育保健服務證”。憑這個證可以享受孕前優(yōu)生檢測和孕期跟蹤服務----這是官方的說法。
16.“節(jié)育證”,又稱“上環(huán)證”。這是計劃生育體制內的避孕節(jié)育證明,有時候也是為了二胎孩子間隔的需要。
17.“離婚證”。人與人相處比較艱難,所以有結婚的人,同時也有離婚的人。你自己聲明離婚不算,要去民政機構辦理“離婚證”才行。辦理離婚證的成本遠高于結婚證,一般是22元~幾百不等。
18.“單身證明”。某些部門為了有些遏制重婚現(xiàn)象,就想出這招。你想結婚?得先辦理“單身證明”!
19.“領養(yǎng)證”。汶川大地震留下很多孤兒。社會上很多熱心的人想領養(yǎng)。在領養(yǎng)之前你要看看法條看是否符合條件,并且要辦理“領養(yǎng)證”。
20.“未婚證”。去外地務工的人,你聲明自己未婚不算,要政府開出的證明才行。于是就要到公安機關辦理“未婚證”。同等效力的還有“婚育證明”。
21.“生存證明”。政府為了對付某些惡意片區(qū)養(yǎng)老金的人要老人辦理“生存證明”,有了這個證明,你才是活著。
22.“火化證”和“安葬證”。現(xiàn)在推廣火化,要“火化證”和“安葬證”。
23.“死亡證”。在中國游走了一周,覺得累了,也不耐煩了。人老了,壽終正寢。即使這樣,*還不消停。人死了,要辦“死亡證”。
24.“養(yǎng)老保險證”退休之后,不用參加工作了。在繳納了足夠的社保金之后你可以領取養(yǎng)老金。但前提是你辦理了“養(yǎng)老保險證”。身份類
25.“戶口本”。在經(jīng)歷過出生一大堆證件的折騰下,終于可以確認孩子的出生沒有危害到國家?,F(xiàn)在就應該去公安局辦理“戶籍證明”。(這是人一生第一張最具分量的證明,是后面所有證件的基礎。沒有它,你在中國寸步難行。)
26.“身份證”。當滿16周歲時,就需要辦理“身份證”了。“身份證”是公民證明,也是人一生第二章最具分量的證明。在很多情況下,身份證可以替代戶籍證明單獨使用。
27.“三僑生證明”。如果你是“三僑生”,那恭喜你,你可以在高考中加15分。前提是你必須辦理“三僑生證明”。三僑生是指歸僑青年、歸僑子女、華僑在國內的子女。
28.“軍人證”、響應國家號召,應征入伍,保家衛(wèi)國。光榮入伍后,要辦理“軍人證”。
29.“團員證”。從初中開始,共青團就開始選撥優(yōu)秀的學生作為發(fā)展對象。加入共青團之后就有了“團員證”,直到28周歲自動退團。
30.“黨員證”、為了在考公務員和進事業(yè)單位、國企等單位的時候有優(yōu)勢,很多人熱衷于入黨。入黨就要辦理“黨員證”。
31.“公務員證”。這個東西好像不能辦理,只能核發(fā)。有了這證,你就是“雄赳赳氣昂昂”的公務員了。
32.“留學回國人員證明”。光嘴巴上說你是海歸,沒人信,你得出示“留學回國人員證明”。這個證明一般是由我國駐外使館出具,首先肯定了你是留學人員,其次在外國的正規(guī)大學完成學業(yè)并獲得正式的學位。
33.“老人證”。當人老了(滿60周歲),為了享受各種優(yōu)惠措施,最好辦理一個“老人優(yōu)待證”。有了老人優(yōu)待證,在廣州坐公車渡輪免費、地鐵半價。當然,一般情況要廣州本地戶口才能辦理,外來人口不能辦。
34.“殘疾證”。上帝并不公平;人有旦夕禍福。先天或后天造成了身體的殘疾,得辦理“殘疾證”。有了“殘疾證”可以享受到一些優(yōu)惠措施?!皻埣沧C”一般情況下全國通用。
35.“無犯罪證明”假如一天想到廣交會去擴展業(yè)務,進去之前你還得去公安機關辦理“無犯罪證明”,美其名曰是為了反恐需要。
36.“離休證”和“退休證”。終于都熬到退休年齡了,退出工作崗位要辦理“退休證”。如果你還是離休人員,就要辦理“離休證”。
學習、工作類
37.“學生證”。幼兒教育結束后就接受9年義務教育。一踏進校門之后,要辦理“學生證”。“學生證”代表著你還是學生身份,最長的莫過于從小學到博士階段都在脖子上掛著一張學生證。有“學生證”一般能享受到優(yōu)惠政策,比如看電影、逛公園等票價打折等,但只限于23周歲的學生。
38.“畢業(yè)證”。每完成一個階段的學業(yè),都要辦理一張“畢業(yè)證”。小學、初中、中專、高中、大專、本科、碩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
39.“學位證”。從本科開始又有了學位授予制度,本科、碩士、博士畢業(yè)后,一般情況你都可以授予“學位證”,包括學士、碩士、博士等學位。
40.“報到證”。又稱“派遣證”,由省級就業(yè)指導機構簽發(fā)給大學畢業(yè)生,用人單位接轉畢業(yè)生人事檔案、戶口的有效憑證。你不是大學生,你沒有“報到證”。
41.“在讀證明”。這是證明還是學生身份,主要出具單位是學校,用途可能是為了享受國家優(yōu)惠政策或者其他。
42.“貸款證明”。家境不太寬松的家庭在供子女讀大學都會盡量申請助學貸款。完成學業(yè)之偶畢業(yè)證和學位證就被押在學校,但找工作得用。于是就必須辦理“貸款證明”,證明未償還貸款,畢業(yè)證見被抵押。
43.“借書證”。去圖書館或在圖書館借書,還得辦理“借書證”(或稱“圖書證”)。
44.“英語四六級證”。在有些高校,如果你的英語過不了四級、六級就不能拿到畢業(yè)證、學位證。所以學生又開始拼命學外語考級。通過了就有“大學英語四/六級證書”。
45.“上崗證”。從學校光榮畢業(yè)后,拿了一大堆證參加工作。參加工作得辦理“上崗證”。
46.“職業(yè)資格證”。參加工作之前你要找工作,即使你是大學生國家也不給分配了。應聘工作時單位要看你的“職業(yè)資格證”、“職稱職級證”等。
47.“工作證”。有了“上崗證”之后,還得辦理“工作證”,代表你是工作一族,不再是學生。
48.“從業(yè)資格證”。如果你謀到一份在銀行、證券、保險等行業(yè)的差事,就需要辦“銀行從業(yè)資格證”、“保險從業(yè)資格證”、“證券從業(yè)資格證”。
49.“執(zhí)業(yè)資格證”?;蛘吣銓δ承┬袠I(yè)感興趣,比如想從事律師、會計、精算、醫(yī)生等,那還得考“律師資格證”、“會計證”、“精算師”、“醫(yī)生執(zhí)業(yè)證”證書等。
50.“教師資格證”。如果你想當老師,不是拿根粉筆在黑板上指點江山就可以,還得去考個“教師資格證”。
51.“社保證”。參加工作后,被強制納入國家的保障系統(tǒng),這就要辦理“社保證”。
52.“下崗證”。國企改革了,人員分流了,可能就下崗了。下崗后還要辦理“下崗證”。
53.“失業(yè)證”可能你沒有那么幸運熬到退休,中途就失業(yè)了。為了領取失業(yè)保險金,你還得辦理“失業(yè)證”。
54.“離職證明”??赡苁菫榱松绫>滞松绫YM或另謀新職等需辦理“離職證明”。
55.“汽車駕駛證”。房子可能在郊區(qū),地鐵不通,上個班要倒幾次車,只能買車。買車之前要辦理“汽車駕駛證”,就是你有資格駕駛某種車了,夠技術條件了。
遷徙、旅行類
56.“護照”。很多人想出國見見世面,或者去留學。去之前得辦“護照”簽證。這是代表國家允許你可以走出國門了。
57.“邊境證”。出國就會越過邊境。越過邊境就需要辦理“邊境證”。表示你可以越過邊境了。
58.“港澳通行證”。去一下香港、澳門等已經(jīng)回歸祖國懷抱的地區(qū)吧,手續(xù)卻一點都不比去國外簡單。去之前你要辦理“港澳通行證”,并且還要“簽證”。
59.“赴臺同意書”、“在職證明”。去臺灣比去世界上任何一個地方都要復雜、麻煩,要辦理“護照”的同時,還要出示身份證、學歷證、駕駛證、戶口本、港澳通行證等諸多證件,同時還需要單位開具的“赴臺同意書”和“在職單位證明”。
60.“居住證”和“暫住證”。有時候出國可能比走出自己的城市要容易一些。現(xiàn)在去國內一些大城市,如北京、上海、廣州等地,就要辦“居住證”,以前管叫“暫住證”。這代表著在國家不允許遷徙自由之后,你到另外一個城市只能“暫住”,不能“長住”。
61.“特區(qū)邊防證”。改革開放就有了經(jīng)濟特區(qū);特區(qū)經(jīng)濟好,很多人希望過去工作。去之前你要辦理“特區(qū)邊防證”,不然不給你進去。
62.“外出務工證”。出外務工不是你背著行李搭上火車,找到企業(yè)起早摸黑上班就夠了。至少兜里得揣著“外出務工證”,不然會被遣返。
財產相關
63.“房產證”和“土地證”。家庭開始龐大起來,再也不是“一人吃飽,全家不餓”的情形了。成員多了,必然就要更大面積的房子。買房子,就需要辦理“房產證”、“土地證”。
64.“房屋他項權證”。在用房子抵押向銀行貸款時,由房管部門核發(fā),銀行持有的權利證明。
65.“國有土地使用證”。你在城市買了房,就必須辦理“國有土地使用證”,因此城市建設用地屬于國有土地。
66.“土地使用證”和“契稅證”。房子買好了還要辦理幾張證“土地使用證、契稅證”。
67.“行駛證”。車買好后,你要給車辦理“行駛證”。沒有這個證,你的車還不給上路。
68.“養(yǎng)路費證”。在*沒實行前,對機動車還是需要繳納養(yǎng)路費的。繳納養(yǎng)路費就是辦理“養(yǎng)路費證”的過程。辦理了此證,你才可以使用國家公路。
69.“營運證”。除行政機關、事業(yè)單位生活自用貨車和非營運性小轎車外,從事道路客貨運輸?shù)膯挝缓蛡€人都必須辦理“營運證”。
70.“營業(yè)執(zhí)照”。終于有一天,你不想朝九晚五打卡上班,想自己做老板了。做老板前你要去工商管理部門辦理“營業(yè)執(zhí)照”。
71.“經(jīng)營許可證”。有了營業(yè)執(zhí)照還不夠,你還得辦理所屬行業(yè)的“經(jīng)營許可證”。
72.“稅務登記證”。有了政府許可你營業(yè)后,得做光榮的納稅人。就得辦理“稅務登記證”。
73.“衛(wèi)生許可證”。世界是普遍聯(lián)系的,衛(wèi)生部門尤其懂得這個道理。你一個人干凈不叫干凈,一群人干凈才叫干凈。所以你得辦理“衛(wèi)生許可證”。
74.“消防許可證”。企業(yè)的經(jīng)營場合關系著不特定人和財產的安全,所以必須得到消防部門的批準和驗收,這就需要辦理“消防許可證”。
75.“收入證明”。辦理信用卡的時候,先開具“收入證明”,以證明你有償款能力。
76.“貧困證明”。在大學要申請助學貸款、助學金或者其他用途,就得先去征政府機構辦理“貧困證明。
相鄰博客
- 吉林 女家長沖進教室毆打37歲女教師致其流產(圖) [2009-09-24 06:18:00]
- 80后坦白畢業(yè)后十大尷尬事 [2009-09-24 06:27:00]
- 大學十大潛規(guī)則(組圖) [2009-09-24 06:34:00]
- 湖北武漢 一半大學新生競選“校官” 比考公務員還激烈 [2009-09-24 06:4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