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教育新增經費主要用于農村教育
青石板場地,茂盛的大樹,寬闊的塑膠操場,明亮的教學樓,別致典雅的圖書館,古樸的國學講堂……任何一個走進地處文家場的成都文翁實驗學校的人,都不會把這和“農村學?!睊焐香^。四五年前,這里是一個破舊的農村學校。這種變化,只有一直在學校就讀的學生才有最深切的體會。
泥土操場“變身”塑膠操場
昨日中午,在文翁實驗學校度過9個年頭的九年級三班班長周君言、九年級七班學生陳楊敏,分別講述自己親身經歷的學校變化。“我們讀小學四年級以前,那個時候學校好破爛喲,操場是泥土的,下雨我們就不敢出去,沒有什么圖書館。教室也不多,都是老房子,看到現(xiàn)在的學校,寬闊的塑膠操場,我們真不敢相信,我們學校的變化太大了……”
老校舍是上世紀70年代修建的,隨著青羊區(qū)城鄉(xiāng)均衡教育的推進,2005年,學校增加了設施、設備,對老校舍進行了改造,修建了國學講堂,全省第一個以國學為特色的農村學校誕生?!拔覀儗W校,現(xiàn)在初中有23個班、1100多人,小學18個班、900多人。去年地震的時候,學校受損,中國紅十字會投入2000多萬元,進行了重新修建?,F(xiàn)在擴大了,有多功能教室、圖書館、實驗室,這個學期才交付使用,比原來更加漂亮了……”
新建、擴建410所農村學校
文翁實驗學校只是我市推進城鄉(xiāng)均衡教育中,農村學校變化的一個縮影。市教育局副局長婁進介紹,2004年,市政府提出實施農村標準化建設工程。按照20年不落后、50年能使用的要求,2004-2007年,市、縣兩級財政共投資 14.5億元,新建、改擴建農村中小學校410多所,新建、改擴建校舍面積189萬平方米,受益學生近60萬人,超過農村學生總數(shù)的85%。農村初中、小學人均校舍面積接近城市水平。
近年來,全市教育經費投入年均遞增15%以上,新增經費主要用于農村教育。目前,我市農村小學和初中生人均公用經費已達到城市標準,農村義務教育段中小學校校舍維修改造測算單價標準從400元/m2提高到500元/m2。
我市每年劃撥教師培訓經費,培養(yǎng)了1500名農村中小學校教學骨干,幫助3.5萬名農村教師完成???、本科學歷提升。每年從城區(qū)學校選派1%的教師到農村學校定期服務。
記者 賴波 攝影 李豫龍
相鄰博客
- 重慶 同班同學發(fā)生口角 喊兄弟伙拿刀“泄憤” [2009-09-28 06:59:00]
- 四川成都 沒錢就沒有好教育?“成都教育現(xiàn)象”擊破偏見 [2009-09-28 07:10:00]
- 四川成都 組建幼兒園、小學、初中、高中“名校集團” [2009-09-28 07:15:00]
- 江西九江 兩名15歲體校男生劫殺7旬老翁 潛逃被抓獲 [2009-09-28 07:2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