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塾5弟子語文學《論語》英語讀莎翁 追蹤
學國學背《圣經(jīng)》,成都夏先生的私塾劍走偏鋒,提倡“孔孟經(jīng)典為主、傳統(tǒng)教材為輔,”與現(xiàn)行教育制度大相徑庭。不過,夏先生堅持,自己正在努力實現(xiàn)的才是真正的素質教育,要接軌應試教育不在話下。
那么,當傳統(tǒng)經(jīng)典遭遇應試試題時會發(fā)生什么?近日記者帶著這樣的疑問再度走進私塾,對夏先生7歲的女兒進行了測試。
現(xiàn)場測試
英語:“這個也太簡單了!”
“沒關系,只管考!英語可以難一點,初中的沒問題!”聽說要“打擂”,夏先生在電話里答應得十分爽快,同意讓七歲的女兒夏欣雨代表私塾“應戰(zhàn)”??紤]到小丫頭的年齡,設擂方挑選了三本試題:《黃岡密卷—二年級語文(上)》《黃岡密卷—二年級數(shù)學(上)》和《三點一測之人教版新目標七年級英語(上)》。
傍晚六點,孩子們回到私塾,臉上還透著看畫展的興奮勁兒,看畫展是他們的課程之一。夏欣雨首先表演了一段拿手絕活———朗讀英文版《圣經(jīng)》,輕松地從開頭讀到第四章,還可以嫻熟地翻譯成中文。
英語《三點一測》開篇第一單元的試題,考的是日常會話相互問候。從沒接觸過單項選擇、完型填空這種試題的她有點茫然,不太明白題目的意思。經(jīng)過爸爸的解釋,她稍加思索完成了六個小題,除一個單詞拼寫有點瑕疵外,應用部分完全正確?!斑@個也太簡單了!”夏先生順手拿出一本《新概念英語》,翻開就讓女兒朗讀。原來這個才是夏欣雨的日常英語教材,現(xiàn)在已經(jīng)學到了第二冊。
拼音乘除幾乎不會做
接下來做語文試卷。盡管能把《老子》倒背如流,但由于沒學過拼音,她看著一大片“拼音園地”的題目不知所措,試著讀了幾個漢字詞組,只認得“笑”、“然”、“花”幾個單字。
看到數(shù)學卷子,她躲到爸爸懷里,連聲說“不會”。幾經(jīng)鼓勵,算出“28+2”和“8+8”兩道,乘除沒做。夏先生坦言還沒教女兒數(shù)學,只是玩過幾次數(shù)字游戲。他告訴記者,自己正在尋找數(shù)學老師,計劃找個外教用英語教學。不過,夏先生的條件非??量蹋仨毝谩皵?shù)學精神”,而他所說的“數(shù)學精神”也要有深厚的人文素養(yǎng)做支撐。
人生規(guī)劃
讓女兒13歲時參加高考
幾乎每個孩子都能大段大段地朗誦生澀的古文或是英文經(jīng)典,但不代表他們都能明白這些文字的意義。這種教育方法是夏先生推崇備至的策略,稱之為“先讀書,不求甚解”。他認為,兒童的記憶力在整個人生階段當中是“最黃金”的,因此學國學越早越好,步驟是先學背誦,學生通常需要三到五年時間把20萬字的古文背熟,然后進入兩年的“解經(jīng)”階段。
夏先生認為現(xiàn)代的教育培養(yǎng)了太多“不讀書,卻求甚解”的人,胸無點墨卻喜歡信口開河,而他要做的剛好相反。他的理論是,熟讀能誦是理解經(jīng)典的前提,在頭一個學習階段,學生并不需要理解,更何況要弄懂老祖宗的奧義還需要有人生的歷練,一生一世都無止境。
按照夏先生給女兒設定的人生規(guī)劃,接下來的6年,夏欣雨都將在私塾里接受教育,然后以13歲的年齡參加高考。夏先生認為,只需要在適當?shù)臅r候培訓一下應試技巧,高考應該不成問題。他甚至提出,物理、化學等理科實質上也是一種“自然哲學”,只要有滿腹經(jīng)綸和邏輯能力,這些學科自然就“通”了。至于13歲以后,孩子的發(fā)展就要看她的個人興趣和專長了。
教育學家
私塾作為長期教育方式不妥
2006年7月,上海“全國首家全日制私塾”孟母堂聲名遠揚,廣州、蘇州、武漢等城市也出現(xiàn)類似的學堂,讀四書五經(jīng)“不求甚解”。公眾反響不一。
夏先生反復向記者強調,自己并不反對應試教育,私塾和公立學校應該能夠和平共存。他認為,這兩種形式只是不同的辦學模式,應試教育對普及大眾文化功不可沒,但也應允許有個性化的另類設計,彼此誰也替代不了誰。
部分教育學家則對這種辦學模式持保留態(tài)度,認為如果作為課堂以外的補充,私塾可以在短期智力開發(fā)方面進行有益的嘗試,但如果作為與義務教育并行的長期教育體制則具有相當?shù)木窒扌浴?/span>
成都市教育研究院研究員鐘鋰指出,現(xiàn)行教育方案經(jīng)過了幾十甚至上百位專家的論證,并且在實踐中不斷錘煉和完善,其系統(tǒng)性和科學性都有保障,而私塾教育在現(xiàn)代知識結構的多樣性和豐富性上存在缺失。對于以孔孟經(jīng)典為主的課程設計,鐘鋰認為有些極端,國學教育并不等同于簡單的復古,而是要繼承和發(fā)揚傳統(tǒng)文化中的精華。
本報記者鄭銳(本文來源:成都商報)
相鄰博客
- 揪心:大爺,您哪能這么帶孫子?。。ㄞD) [2009-10-12 06:09:00]
- 北京 病母被棄兒子家門外 4個子女均不愿贍養(yǎng) [2009-10-12 08:12:00]
- 溫家寶致信新華社更正聽課筆記中錯誤并向讀者致歉 [2009-10-13 04:33:00]
- 四川擬規(guī)定家長委員會組織學生補課屬違規(guī) [2009-10-13 04:4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