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教育均衡發(fā)展有四個鮮明特色
記者:我市推進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已經取得了怎樣的進展?
婁進:成都教育均衡發(fā)展具有四個鮮明特色:我們已經從區(qū)(市)縣點上的教育均衡推進到了“全域成都”的教育均衡,在如此大范圍實施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全國目前還獨此一家;我們已經從大手筆投入打造農村學?!坝布狻蓖七M到了重視學校內涵式發(fā)展的“軟件均衡”,這是我市教育發(fā)展史上的歷史性轉變;我市還從過去單純追求“教”的知識灌輸,推進到了更加重視“育”的素質教育層次,更加重視人格培養(yǎng);我市還從打造“高效課堂”努力提升課堂質量推進到了規(guī)范學校辦學行為,營造育人氛圍的高層次均衡發(fā)展。今后,我們將進一步強化素質教育,推動我市教育現(xiàn)代化進程,實現(xiàn)成都教育國際化。
決不允許“瘋狂奧數(shù)”有生存土壤
記者:剛才說到了規(guī)范學校辦學行為,其實大家都很關心前不久有關封殺“瘋狂奧數(shù)”的事。
婁進:封殺“瘋狂奧數(shù)”的信心是堅定不移的,決不允許有“瘋狂奧數(shù)”生存的土壤。當然,真正有興趣的孩子可以自愿選擇學習正常的奧數(shù)。
進一步規(guī)范學校辦學行為,我們正在逐漸深入。通過大家對教育問題的思考和討論,市民對教育的認識更清楚了,這是最大的收獲。現(xiàn)在,“奧數(shù)”回歸本位,學生也回到了原生態(tài)的學習興趣上,削弱或改變了以利益為驅動的學習方式,抑制或者減少了社會由此而產生的不公平和不正之風。
改革還有很多“硬骨頭”等待我們
記者:下一步的改革實驗,那些工作是重點?
婁進:我們將面臨四個“硬骨頭”。首先是教師薪金“市域同籌”的問題,這是實現(xiàn)城鄉(xiāng)教育均衡發(fā)展的保證,但面臨的困難特別艱巨,需要做好打攻堅戰(zhàn)、持久戰(zhàn)的思想準備。
記者:另外一個應該是真正解決擇校問題?
婁進:對。真正解決擇校問題,首先要弄清楚什么是“名校”,什么是“優(yōu)質教育資源”,許多人對此存在誤區(qū)。在我看來,“優(yōu)質教育資源”,應該是孩子有一個負責任的班主任,有幾個優(yōu)秀的學科教師,有機會參加課余實踐活動,還有濃郁的學校文化氛圍。師資是核心,但不是全部,適合你的孩子的教育才是優(yōu)質教育。
何榮:教育公平必須解決好擇校問題。我們將通過均衡配置教育資源、均衡分配生源等,緩解擇校熱的問題,讓市民子女都有機會享受優(yōu)質教育資源。
中考的權重今后將會越來越弱化
記者:下一塊“硬骨頭”是什么?
婁進:我們還將遇到的“硬骨頭”是如何推進素質教育,這是需要破冰的問題,難度很大。此外,我們還將努力提升成都教育現(xiàn)代化、國際化的品質——這也是我們工作的重要目標。
何榮:我們將把教育教學質量與素質教育緊密聯(lián)系起來,改變現(xiàn)行的評價與考試方式,更加注重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記者:評價方式會有怎樣的變化?
婁進:綜合素質評價是很重要的一項內容,過去我們已經納入了中考計分范疇。今后不僅將繼續(xù)強化學生綜合素質評價,還將取消過多過濫的加分項目。
何榮:中考的權重今后將會越來越弱化。比如,今后省級及以上示范性普通高中將逐漸達到50%的升學指標實現(xiàn)“指標到?!保簿褪钦f,半數(shù)學生將不通過中考錄取,直接由各初中學校選送。
記者:對學校的考核會有變化嗎?
何榮:已經有變化了。比如,過去有“調研考試”,但今后將不再完全依靠“一張試卷”的“調研考試”了。比如,我們今年已經有了只針對閱讀的檢測,可以詳細分析城鄉(xiāng)學生在閱讀方面的差異和解決辦法。
四個“高”普及推進“五個全福利”
記者:啃下這四塊“硬骨頭”將達到什么樣的目的?
婁進:實現(xiàn)四個“高”普及:高水平普及學前教育、高質量普及義務教育、高品質普及高中階段教育、高效能普及高等教育。我們還將通過實現(xiàn)這四個“高”普及,推進“五個全福利”:義務教育階段學生、中等職業(yè)教育學生、特殊教育學生、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女享受免費教育,并承諾不讓一個孩子因貧因病因災輟學。
何榮:我們教育國際化的程度還很不夠,需要下大力氣采取措施。不僅應該將學生送出去,還應該想辦法招外國學生來成都學習,我們也需要引入國外的優(yōu)質教育資源——除了合作辦學,更重要的是引入他們先進的辦學理念。
http://edu.ifeng.com/news/200912/1204_6978_1461887.shtml
肖慶蘭搜集整理
相鄰博客
- 90后帖族“眾生相”:個別學生發(fā)帖征集“同居者” [2009-12-06 13:40:00]
- 帖族自稱傾訴無門 網絡"多重門"背后低齡現(xiàn)象調查 [2009-12-06 14:14:00]
- 家長熱衷讓孩子參加競賽 競賽不當反會"害"了孩子 [2009-12-06 15:45:00]
- 沒參賽的作文得了“國家大獎” 背后有何貓膩? [2009-12-06 16:00: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