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楚網消息 (楚天都市報) (記者 李樵)“你的意見是對的。這便糾正了我的文章中一個‘隱藏很久’的知識性的錯誤。你對科學的認真態(tài)度令我感動?!弊蛉?,武昌水果湖二中初一(7)班學生熊勃,收到作家馮驥才先生的一封感謝信,以及作家修改后的《捅馬蜂窩》一文的打印件。
看完馮驥才先生的親筆信,熊勃和他的父親熊先生都非常激動。熊先生說:“虛心接受一位中學生的意見,并修改大作,馮先生確具有大家風范。
兩次通話 作家虛心改錯
《捅馬蜂窩》是鄂教版初一語文第一單元中的一篇課文。文中,馮驥才描述了兒時捅馬蜂窩的事。“這就是蜇你那只馬蜂……它要是蜇了你,自己也就死了?!本褪沁@一句讓熊勃質疑:馬蜂蜇人后不一定會死。
4日上午,記者接到馮驥才電話:“請代表我向這位中學生表示感謝?!?/span>
馮驥才在電話中稱,馬蜂蟄人后死亡的內容,是爺爺告訴他的,他并沒有核實。如果不科學,將盡快修改。
“請教專家得知,馬蜂蟄人后不會立刻死亡?!痹?2日,記者再次接到馮驥才的電話。他說,已經將文章修改,并請朋友仔細看過。朋友們認為,修改對文章的主旨和文采沒有影響。
馮驥才告訴記者,今后自己出版的作品集,將采用新版《捅馬蜂窩》。
記者昨日與教材出版方——湖北教育出版社取得了聯(lián)系。教材編輯室一負責人表示,今后的教材將采用馮驥才修改后的版本。
兩處修改馬蜂終被“拍死”
昨日,記者對比馮驥才新舊版本的《捅馬蜂窩》發(fā)現(xiàn),他在新版本中作了如下兩處修改。
一、原文:我抬手想擋住臉,只覺眉心像被針扎似的劇烈一疼,挨蟄了!我捂著臉大叫。不知道誰開門把我拖進屋。
修改為:瞬間只覺眉心像被針扎似的劇烈一疼,挨蟄了!我下意識地用手一拍,感覺我的掌心觸到它可怕的身體。我嚇得大叫,不知道誰開門把我拖進屋里。
二、原文:“怕什么,它早死了!”爺爺說。細瞧,噢,原來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幾只黑螞蟻在它身上爬來爬去。爺爺說:“這就是蟄你的那只馬蜂。馬蜂就是這樣,你不惹它,他不蟄你。他要是蟄了你,自己也就死了?!薄澳撬陕镞€要蟄我呢,它不就完了嗎?”“你毀了它的家,它當然不肯饒你。它要拼命的!”爺爺說。
修改為:“怕什么,它早死了!”爺爺說,“這就是蟄你的那只馬蜂,可能被你那一拍,拍死的?!?/span>
仔細一瞧,噢,原來是死的。仰面朝天躺在地上,幾只黑螞蟻在它身上爬來爬去。“馬蜂就是這樣,你不惹他,它不蟄你?!睜敔斦f?!澳撬陕镞€要蟄我,這樣它自己不也完了嗎?”“你毀了它的家——那是多大一個家呀!它當然要跟你拼命的!”爺爺說。
問題 教師挑錯無人受理
教材中存在的問題,為何大多由讀者和學生提出質疑,而鮮有教師的質疑聲呢?“這其實是個誤區(qū)?!比A師一附中特級教師周文濤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教師質疑教材錯誤后,往往長期得不到出版和教育主管部門的重視,大家無可奈何,也習以為常了。
周文濤說,近幾年頻頻出現(xiàn)學生給教材“挑刺”的新聞,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那就是中、高考時,如果因為教材的問題,導致學生答題不準確,不扣學生考分,這樣一種評價機制對鼓勵教師及時發(fā)現(xiàn)教材中知識性錯誤形成一種障礙。
感嘆學生質疑難能可貴
“我也給學生講過《捅馬蜂窩》這篇課文,但我沒有對此問題提出任何質疑?!睗h口一位初中語文教師坦言:自身對生物知識了解不多,也無法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更談不上對錯誤提出質疑。
一位教師在網上發(fā)表言論稱,在應試教育的指揮棒下,教材是“權威定論”,老師講的是“金口玉言”,做題得分靠的是“標準答案”,這也是教材錯誤得不到及時糾正的原因所在。因此,從這個角度說,武漢初中生質疑作家文章,實在難能可貴。
資料
馮驥才,1942年生于天津,中國當代著名作家和畫家?,F(xiàn)任中國文學藝術界聯(lián)合會副主席,中國小說學會會長、中國民間文藝家協(xié)會主席。已出版各種作品集近百種,其作品《挑山工》、《花臉》、《珍珠鳥》和《捅馬蜂窩》等,已入選湖北省內外中小學語文教科書。
鏈接
●2009年11月,武漢大學水利水電學院朱詩鰲教授致信本報稱:人教版小學語文教材《大瀑布的葬禮》一文中有知識性錯誤(本報2009年11月18日曾報道),建議出版社從教材中刪除這篇課文。
相鄰博客
- 浙江寧波 富二代赴東北傳賺錢經 不做閑人,教更多人賺錢 [2010-02-03 05:29:00]
- 調查:城市網癮青少年超2400萬 單親家庭孩子更易成癮 [2010-02-03 05:31:00]
- 天津 據(jù)稱惡意撞死9人案兇手女兒一周前遭強奸 [2010-02-03 06:00:00]
- 北京 北大女學生1天1萬租男朋友回家過年 [2010-02-03 06:04: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