僅今年下半年以來,廣東省東莞就有超過十名學生自殺,直至小學生何楚華用紅領巾自殺一事,我們因此有了更多的反思。紅領巾死結(jié)背后,是家長、學校乃至東莞整個青少年心理救助和心理危機干預機制的缺失。(《南方都市報》)
學生心理教育問題已經(jīng)擺在了全社會面前,無論是家長,還是學校,即便是社會,都應該重視青少年心理教育和心理健康問題,如果忽視了青少年心理教育,不僅僅是紅領巾成了學生自殺的工具,甚至小學生就沒有了理想,對世界沒有了留戀,只有走向自殺的萬丈深淵。
其實,一條紅領巾是青少年愛國主義教育的標志,也是解開其心理疙瘩的紅絲帶,當學生帶上一條條無數(shù)先烈用獻血染紅的紅領巾時,他們心中充滿的是活力和快樂,更是對未來充滿著希望和信心,當自殺的學生面對紅領巾知道自己所處的社會是來之不易,就要珍惜時間珍惜生命,去好好學習,好好做人,做一個對社會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而不是去自殺。
小學生用紅領巾作為自殺工具,其實不僅僅是反思學生心理教育問題,同樣應該反思青少年思想教育問題。少年先鋒隊組織難道只發(fā)給學生一條紅領巾就“OK”,至于紅領巾的意義,代表著什么?是否告訴了同學們,況且這種鋪天蓋地式的入隊方式,讓學生就沒有一個領上紅領巾就感覺到光榮和自豪,而是帶與不帶一個樣,于是學校每天要查看誰帶紅領巾沒有,似乎帶紅領巾不是學生自愿,而是學校強迫。
學生入隊就是要讓他感覺到加入少年先鋒隊組織的榮譽感,同時要模范遵守紀律,做一個全面發(fā)展的學生。那么成熟一個發(fā)展一個,誰優(yōu)秀發(fā)展誰,豈不更有激勵性。記得我們小時候能入隊,真的有點難,無論是學習方面,還是思想品德方面,都是優(yōu)秀者,如今學校入隊,只要進了一年級就能入隊,二年級以后再無學生可入隊。稀缺才會珍貴,稀缺才會讓學生感到紅領巾的意義,當自殺的學生拿起紅領巾時,他應感到自己的想法太幼稚,于是就會帶上紅領巾重新做人。
紅領巾不應該成為小學生自殺的工具,更不能承載小學生心理救助之重,而應成為教育學生的信念,成為激勵學生上進珍惜生命的紅太陽。
http://edu.ifeng.com/news/200912/1222_6978_1483348.shtml
肖慶蘭搜集整理
相鄰博客
- 內(nèi)地學子談澳門教育模式:以尊重學生興趣為首選 [2009-12-22 23:50:00]
- 調(diào)查顯示:1/4家長不知道《未成年人保護法》 [2009-12-22 23:58:00]
- 廣州 謊稱得甲流向老師請假 小學生失蹤兩周 [2009-12-23 00:16:00]
- 15歲少女離家出走到河南會網(wǎng)友 其父跨省苦苦尋親 [2009-12-23 00:2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