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學生喜歡的學校
-盛雅萍
教育的目標是為了人的和諧發(fā)展、社會的文明進步,“以人為本”是教育的本質屬性,從這個意義上看,“辦學生喜歡的學?!本褪恰耙匀藶楸尽苯逃砟畹捏w現(xiàn)。這一目標的實現(xiàn),需要基層學校結合各自的辦學基礎、辦學特色和發(fā)展方向,不斷地探索實踐。
教育是雙向的,是教師與學生互動的結果,要研究“辦學生喜歡的學?!边@一課題,必須首先確立教師與學生兩個主體。因為教育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為主體,辦學以人才為本,以教師為主體。充分確立兩個主體的意識,是教育規(guī)律的體現(xiàn),也是貫徹教育部“中小學教師職業(yè)道德規(guī)范”的立足點。我們既要從校情、學情出發(fā),研究如何讓學生喜歡學校,更要首先研究如何讓教師喜歡學校。因為教師傳道、授業(yè)、解惑,是學生健康成長的引路人、指導者和激勵者。學校要從課程、課堂教學和活動中創(chuàng)設讓學生喜歡的元素和氛圍,歸根結底還是要依靠廣大教師的智慧與付出。如果教師有對自己職業(yè)生涯的幸福感,并且讓這種幸福感不斷提升,那么,教師的所有教育教學行為就會充滿深情、飽含熱情、噴薄激情,教師的教育教學行為就會充滿智慧的火花,這是一種潛移默化的強大力量,會在有形與無形中影響學生、感動學生、激勵學生,使學生真正喜歡學校,而這種喜歡將是深入持久的。
那么,教師的這種幸福感從何而來?我總覺得教師是一種需要“有年頭”的活兒,在看似如年輪般單調的職業(yè)生涯中,不斷積累點滴成功感和幸福感,這種積累也許是源于一次成功的師生談心、一次精彩的課堂演算、一次印象深刻的家長會演講、一次有意義的家訪、一次難忘的教學展示課、一次獨特的主題班會、一次令人興奮的作文批閱……在這種成功、幸福感的積累中,學生也能在教師幸福感的感染下,激發(fā)自己在這個學校學習的幸福感。
教師職業(yè)的幸福感源于教師職業(yè)的自覺,更需要優(yōu)秀學校文化的熏陶,需要教育平臺的搭建,需要校長不斷地去營造一個幸福的教育場,這樣的幸福感才是高尚而彌久的。
辦學生喜歡的學校,我們首先要明確,喜歡是有層次性的,無論學生和老師,由于年齡、個性、興趣愛好、基礎特長、所處環(huán)境和發(fā)展需求等的不同,喜歡的標準也不盡相同。教育是有理想目標的,因此我們確立的喜歡,應該是一種高遠理想上的喜歡,是一種高層次的喜歡。要達成這種喜歡,需要學校文化的長期熏陶,而這種文化的基調源于師生共同愿景的高度,這是學校歷史傳統(tǒng)的延續(xù),更是校長文化自覺的體現(xiàn)。
古希臘著名哲學家柏拉圖在《理想國》中的名言高度概括了教育理想的真諦:教育是把一個人從黑暗引向光明!教育是把一個人從低俗引向高尚!教育是把一個人從虛假引向真實!這種引領正是建立在高遠的愿景基礎上的,這種愿景是師生共同認同的,在追求共同愿景的過程中,高層次的價值取向、成就指數(shù)、幸福感和喜歡也就和諧共生了。
共同愿景的實現(xiàn)需要切實的載體,尤其是眼下我們的教育或多或少還存在某些功利的現(xiàn)象,但從校長的角度,要有勇氣去教育的功利化,努力地不用功利化的尺子去評判老師和學生,要敢于頂著升學的壓力,努力為師生搭建實現(xiàn)共同愿景的平臺,讓我們的教師和學生從中享受發(fā)展,感受成功,蘊養(yǎng)幸福感。這些平臺就是學校教育教學活動的方方面面,包括課程設置、課堂教學、校內外教育活動等內容。
(作者為上海市大同中學校長)
相鄰博客
- 讓戀愛教育空白不再成為青春的夢魘 [2010-02-23 13:27:00]
- 湖北武漢 要求學生上進的另類處罰值得肯定 [2010-02-23 13:36:00]
- 浙江天臺 法醫(yī)稱浙江天臺五名兒童失蹤當天即遇難 [2010-02-23 21:30:00]
- 安徽碭山 房產(chǎn)局長被妻兒聯(lián)名舉報貪污嫖娼 [2010-02-23 21:3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