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壓力大
從星期一到星期五寄住在校,星期六、星期天又泡在不同類型的培訓班里,這就是陶陶,一位初中生的時間表。
陶陶的父母都是普通的上班族,收入并不高,但是陶陶小學一畢業(yè),就被他們送進了一所學費昂貴的私立寄宿制學校,每學期僅學費就要花掉家庭的一大半收入。
陶陶的爸爸最大的目標就是把陶陶培養(yǎng)成“成功人士”。
但是深切的期待和高昂的學費卻成為了陶陶身上背負著的最沉重的負擔。陶陶在自己的博客中寫道:“為了爸爸的理想,我失去了很多快樂,失去了很多生活中美好的東西”……
北京大學兒童青少年衛(wèi)生研究所最新公布的《中學生自殺現象調查分析報告》顯示:中學生5個人中就有一個人曾經考慮過自殺,占樣本總數的20.4%,而為自殺做過計劃的占6.5%。
浙江省舟山中學的傅碧霞甚至發(fā)出這樣的感慨:“我們是最忙碌的一代,最身不由己的一代。”
信心十足
“覺得我美麗,你就用目光點擊”,“覺得我?guī)洠憔陀媚抗庀螺d”,這是“90后”網絡T恤上的宣言。這些語言真實地表達了“90后”對自我的認識和評價,那就是自信。
面對“60后”的父輩、“70后”的師長、“80后”的學長,浙江省海寧宏達高級中學孫啟帆自信地說:“‘90后’有希望成為‘80后’、‘70后’甚至‘60后’,但‘60后’、‘70后’和‘80后’都不可能成為‘90后’——這就是我們的獨特優(yōu)勢?!?
相對于孫啟帆、謝賢峰的概述,浙江省瑞安中學高三(5)班的林曉芳卻詳細地描述了“90后”的優(yōu)勢,她說:“你不得不承認,我們頭腦里裝著令人驚嘆的奇思妙想,我們身上閃耀著青春璀璨的光芒。多重性格造就了年輕一代的我們,我們的未來不是夢?!?
夢想多元化
2008年4月,浙江教學月刊社《作文新天地》與杭州肯德基公司聯合在全省11個地市的41所高中、27所中學進行了為期一個月的調查,共分發(fā)了5500份關于“90后的榮耀與夢想”的調查問卷。
問卷結果顯示,“90后”在夢想上特點更鮮明,職業(yè)選擇越來越豐富和多元化。比如想當服裝設計師、漫畫家、賽車手、導演、環(huán)保工作者等夢想,體現出了追求自由,創(chuàng)造,務實,享受等特點。
物質生活的富裕和社會的多元化發(fā)展都為“90后”多元化的選擇提供了契機。浙江省海寧高級中學的嚴義廷就向社會大聲呼吁:“我們是身處時代夾縫中的人,有相對獨特的人格,不是簡單的泛指就可以概括特征的。社會不要過度強調整體的特性,而應更重視個體的性情取向?!?
走進“90后”,剔除炒作和喧囂,我們可以發(fā)現,除了這個時代賦予“90后”的多元選擇,他們身上更多地閃耀著的是青春的光芒:在沉重的壓力下渴望著自由,在十足的自信中憧憬著未來。 中國產經新聞
相鄰博客
- 公眾視角下的“90后” [2009-02-18 10:50:00]
- 首批“90后”長大成人 近8成自認有社會責任感 [2009-02-18 10:54:00]
- 圖文:90后:我們長大了! [2009-02-18 10:56:00]
- “90后”性愛觀開放 令人瞠目結舌 [2009-02-19 11:0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