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究竟是怎樣的一代?記者最近走進大學校園,遍訪大學一年級學生,了解“90后”大學生的言行舉止。出乎意料的是,許多“90后”大學生會自信地宣稱:他們不是懦弱的一代,不是迷惘的一代,也不是頹廢的一代,而是自信和勇于進取的一代。而對于愛情,他們則少了些許沉重,多了幾分迷茫。
積極規(guī)劃未來
“也許我們的年齡相對你們來說是小了點,但并不代表我們思想幼稚?!敝貞c師范大學2008級攝影專業(yè)大學生李浩對記者說,很多人都帶著有色眼鏡看“90后”,其實這一代有很多優(yōu)點,尤其是大多數(shù)人都對自己的未來有很好的規(guī)劃。比如:李浩一上大學就決定:3年內完成大學學業(yè),大一考取英語四級證書、普通話二級甲等證書及計算機國家一級證書,大二考取英語六級證書及計算機二級證書,力爭大四考取北京電影學院研究生。
“90后”的人生目標有長有短,像李浩這樣規(guī)劃大學奮斗目標的學生不在少數(shù)。小胡是重慶師范大學2008級物流專業(yè)大學生,他給自己規(guī)定:大學四年內扎扎實實學好專業(yè)課,修完學校規(guī)定的過級科目和學分,大三去物流公司實習,增加實戰(zhàn)經(jīng)驗,理論與實踐知識互補互助。拼搏十年后,創(chuàng)建自己的物流公司。
記者在重慶師范大學、重慶科技學院、四川美術學院調查時發(fā)現(xiàn),75%的受訪“90后”大學生對自己的人生都有雛形規(guī)劃。當問及是否有父母參與其人生規(guī)劃時,大多數(shù)都表示自己的未來由自己做主。他們普遍愛好上網(wǎng),喜歡在網(wǎng)絡上收集豐富的信息,喜歡了解一個事物的具體情況而不盲從,有時候更注重事物的發(fā)展趨勢。李浩說,他們從網(wǎng)絡上、社會上所獲得的信息經(jīng)過大腦綜合和提煉后,所形成的觀點有時候比父母的觀點更有說服力。比如,他與父母就某些問題爭論時,往往是自己用豐富的事實和材料說服他們。
重慶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主任劉東剛認為,“90后”大學生能夠主動規(guī)劃人生是一種好現(xiàn)象,他們對自己的組織能力更加自信,辦事效率更高。對于這種現(xiàn)象,家長、學校、社會都應該給予鼓勵和引導。
學會獨立生活
由于“90后”大學生絕大部分是獨生子女,生活條件優(yōu)越,其生活自理能力普遍較差。但記者發(fā)現(xiàn),他們進入大學校園后,漸漸學會了獨立生活的本領,正在不斷改正自己的缺點。
“我的鞋子呢?”“誰把我的牙膏拿走了?”“我的書放在你那里沒有,小鄧子?”7時40分,重慶市某大學大一女生寢室,喊叫聲此起彼伏,交叉進行。8時過后,人影無蹤,留下滿室狼藉,被子在床上呈現(xiàn)猙獰狀,地上垃圾袋各自為陣,陽臺上的大桶里塞滿臟衣服。她們說,臟衣服是要拿下去洗的,自己洗不了厚重的衣服。
這是2008級大學生剛入學時經(jīng)常發(fā)生的一幕。由于以前考學壓力大,家長為了讓“90后”大學生安心學習,不讓他們做家務。高中畢業(yè)后,這些大學新生和一起奮斗過的高中同學各自單飛,見面機會少,放縱玩了兩個月,對家務基本上不理不睬。因此,不少“90后”大學生不習慣自己洗衣服,不習慣自己整理收拾房間。一位大學生天真地對記者說:“即使大學畢業(yè)后成了家,我也不做家務,可以找保姆或鐘點工來做呀?!?
但記者調查發(fā)現(xiàn),許多“90后”大學生已經(jīng)認識到自理能力差的缺點,正在努力改正。重慶師范大學2008級攝影專業(yè)大學生徐娟說:“我承認在這方面有很多不足,但我們需要家長、老師來監(jiān)督糾正,同時我們也在努力克服缺點?!彼f,上大學之前,她自己的飲食一直是媽媽一手安排,對于食物的營養(yǎng)搭配沒有概念,上大學后只憑自己的喜好選擇三餐,薯片、燒烤、碳酸飲料等垃圾食品吃了不少。經(jīng)過一段時間的了解,她現(xiàn)在基本能夠做到科學用餐。
重慶師范大學2008級一位任姓輔導員認為,“90后”大學生其實都很棒,只是剛入學時有一些心理或生理上的不適應。在軍訓過程中,大多數(shù)同學都能吃苦耐勞,自覺向英雄人物學習。相信許多學生在大學集體生活中,會改掉自私、懶惰的毛病,順利渡過“磨合期”。
“愛情,我向往,但我也迷茫?!?
“愛情,我向往,但我也迷茫?!敝貞c科技學院2008級大學生徐克說。
徐克上高中時,由于學業(yè)繁重,無暇談情說愛,現(xiàn)在剛入大學,又備戰(zhàn)考研。他認為,戀愛是一件可遇不可求的事,得一步一步地來。當然,如果在大學期間能夠遇到自己喜歡的女孩子,還是會考慮和她發(fā)展戀愛關系。至于今后兩人是否在一起,他認為,兩人在不在一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兩人在一起是否開心。徐克說:“沒必要把戀愛看得那么沉重?!?
許多“90后”大學生對愛情感到迷茫,但也不再把婚戀看得那么沉重。吳帥是重慶師范大學2008級攝影專業(yè)的大一學生,他說,上大學后,面對一個全新的環(huán)境和地域、習俗上的差異,不可避免地產生孤獨感。與其找一位同性朋友玩耍,不如找一位女朋友傾訴衷腸。愛情使生活豐富多彩,有人陪著吃飯、斗嘴、上自習,可以借此改掉自己的臭脾氣。
“別人都去談朋友,自己不談,感覺挺不符合潮流的,所以我也談了一個?!彼拇佬g學院設計專業(yè)大學生小江說,她與男朋友有這么一個共識:兩人只是彼此人生中的一個小插曲,并不一定在一起,這段插曲充其量算是今后一個美好的回憶。小江說,像她這種“跟風”戀愛的人在“90后”大學生中占相當一部分,自己并不了解什么是愛情,愛情的結果是什么,只是感覺自己要跟上潮流。
重慶師范大學2008級一位輔導員說,他在與今年剛入學的學生交流時,發(fā)現(xiàn)大部分人對于戀愛都表現(xiàn)得很開放,然而這也暴露了一個問題,那就是缺乏責任感。在他所熟悉的學生中,接近50%的人對戀愛的要求是快樂至上,一旦感覺不到快樂就立即散伙。這位輔導員認為,“90后”和前幾代有很大區(qū)別,在戀愛方面比較浮躁,表面化嚴重,所以學校和家長應該積極引導“90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戀愛觀。
重慶師范大學心理健康教育咨詢中心主任劉東剛認為,由于中國人在愛情方面較為保守,很大一批人這方面知識有缺陷。大學應開設這方面的知識講座,向大學生講解戀愛風險、戀愛安全以及愛情倫理等知識,引導大學生正確面對感情問題。新華社
相鄰博客
- 首批“90后”長大成人 近8成自認有社會責任感 [2009-02-18 10:54:00]
- 圖文:90后:我們長大了! [2009-02-18 10:56:00]
- 網(wǎng)友版90后“最絕”的二十看點(圖) [2009-02-18 11:02:00]
- 90后,我們與腦殘和放縱無關! [2009-02-18 11:05: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