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教育”成為當代教育的流行語,往往說的是一些青少年面對困難的畏懼情緒嚴重,是因為缺少對挫折教育的重視。新時期校園獨生子女數目日漸增多,他們多數以自我為中心,不懂得關愛他人、幫助他人,相互之間越來越疏遠。稍有不順就看天天矮,看地地窄,甚至走極端選擇輕生。
數據顯示:如今大學生心理問題發(fā)生率高達20.23%,且呈現日趨增高的趨勢。2000年,由北師大倡議,隨后得到十多所高校響應,并經有關部門批準確定5月25日為“北京大學生心理健康日”?!?.25”是“我愛我的諧音,對此,發(fā)起人的解釋是:愛自己才能更好地愛他人。2004年團中央學校部、全國學聯共同決定將5月25日定為全國大中學生心理健康節(jié)。高校對在校生的心理教育也越來越重視。
華東交大心理劇蔚然成風 南開心理運動會很充實
華東交通大學近四年來連續(xù)對該校新生進行了《心理癥狀自評量表(SCL-90)》測試,測試的結果反映:每年入學的新生有9%左右存在較為嚴重的心理障礙。
自03年起,華東交通大學就開始組織學生進行心理劇的創(chuàng)作和演出,這種看似自由散漫的創(chuàng)作并不僅僅是學生的“自娛自樂”,已成為華東交通大學在心理健康教育的一出“新招”。通過心理劇的方式,學校組織學生把生活、學習、交往中的容易遇到的沖突、煩惱、困惑以及許多‘大道理’諸如戀愛與性、學業(yè)問題、就業(yè)心態(tài)等種種心理問題,編成表演劇本,并將心理學知識融入其中,提高大學生助人自助的心理保健意識。
近日,南開大學為首批走進校園的“90后”新生舉辦了“心理運動會”。體育場上,學生玩得不亦樂乎,踢毽子、賽跑、花樣跳繩、老鷹捉小雞……南大法學院一年級本科生小李告訴記者:“我們在游戲里品味著久違的童年樂趣,這樣的周末很充實、很快樂?!睋洗笮睦斫】抵笇е行闹魅卧两淌诮榻B,“90后”的大學生相對來說更為自我。從小到大,他們得到了長輩、社會的更多呵護,學校需要通過形式活潑、輕松的集體活動,培養(yǎng)他們的團隊精神、強化集體概念。
清華試點“挫折教育”
10日,清華大學宣布啟動“2008級新生導引項目”?!靶律鷮б椖俊睆?008年入學新生中啟動,將選擇1/3新生班級做試點。老師將給學生一定的“挫折教育”,讓新生客觀認識自己。
據介紹,此項目是為了給予新生適應大學學習生活的技術性指導、挫折及自信心教育、建立密切的師生聯系。項目通過選聘一批有思想教育工作經驗和熱情的教師,包括離退休教師和中青年學術骨干等組成項目指導教師團隊,每人指導約10名新生。挫折教育內容包括成功人士曾經歷過的挫折、學生入學后將面對的各種考試失敗等。
挫折教育≠吃苦教育
不少家長認為,孩子的耐挫力差是因為家庭溺愛造成的,所以只要讓他們吃點苦就能解決問題。挫折教育應該是抗挫折能力教育,提高孩子的抵挫力,人為地讓孩子吃苦并非挫折教育的本質。
溺愛未必是孩子耐挫力差的主要原因,家庭對孩子期望太高,造成其壓力過大的精神傷害遠大于溺愛,如果又不加以鼓勵引導,就會使孩子的耐挫力不斷降低。要增強孩子的耐挫力,就該從小培養(yǎng)他們的自信心,讓他們有力量面對將來的挫折。挫折教育應該貫穿在一個人成長的始終,單靠吃幾天苦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教師和家長一貫奉行的只“育分”不“育人”的方針,也導致了青少年心理上的弱不禁風。曾有一名因高考落榜而想走絕路的中學生在接受心理治療時說,一直以來,她都不如表姐優(yōu)秀,家人得出的結論總是妹妹比較笨。她想通過考上名牌大學證明自己的實力,結果卻落榜了,她認為自己真的是笨,不如死了算了。其實,如果當初家人能多給這位女生一點鼓勵,增強她的自信,她的耐挫力可能不會像現在這么差。
挫折教育應成高校必修課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遇到這樣的困難或那樣的挫折總是難免的,有的是外界強加的,有的是自找的。而挫折教育乃是一種有意識地自我磨練的方式,以增強勇氣和意志等。
常言道:“不經一番徹骨寒,怎得梅花撲鼻香”。溫室中的花朵絕對長不成參天大樹,沒有經過磨礪的孩子難成棟梁之材。因而,期待清華的挫折教育能成學生們的必修課,并輻射到各高校。
來源:中新網河南新聞
相鄰博客
- 90后少女的話深深刺痛了我們的教育 [2009-04-22 21:24:00]
- “90后美少女作家”進清華與教育公平 [2009-04-22 21:30:00]
- 90后孩子 [2009-04-22 21:54:00]
- 90后女中學生用裸照制作畢業(yè)紀念冊_教育頻道_新華網 [2009-04-22 21:5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