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實在受不了了!
一到夏天,放暑假的時候,我們辦公室就成了動物園。要接待全國各地慕名而來的小讀者們。這些小讀者幾乎都是小學生,大一點的能上初一,基本上就是10歲到15歲的樣子。
我是國內某本發(fā)行量不錯的少兒雜志的編輯。
從上上個禮拜開始,每天都有由家長帶領或者本地的主動來的小孩子,他們簡直能讓我們辦公室的所有編輯集體崩潰!
先說說上個周星期五那一位。是從北京來的,名是來我們城市旅游,實際上是小孩子非要來編輯部參觀,晚上6點多都下班了打來的電話,那時我和大部分同事都走了,只有一位美編和一位文編在,人家說的很誠懇,接電話的美編就說,你們過來吧,大家見個面,參觀下編輯部。
美編還跟家里人說,自己最晚7點半回去,結果那個小讀者來了之后就不肯走,東看西看,沒話說也不愿意走,家長也不管。
最彪悍的就是那小孩指點功夫一流,老是說美編哥哥有白頭發(fā),美編形容:“那小孩對于我有白頭發(fā)這件事,議論了不下五遍。完了又在我耳朵邊說,‘你看XX的牙。’”XX是那位文編在雜志里的名字,她的牙是四環(huán)素牙,有點黑。
后來又評論已經下班了的我,說我負責的欄目名字不好聽,美編問他為什么不好聽,答:“一看就是那種女人起的?!泵谰巻枺骸澳姆N女人?”小孩:“就那種女人?!?br /> 美編和我們說起來的時候,就說:“怎么問也不知道那小孩說的‘那種女人’到底是哪種女人?!?br />
母子倆一直在編輯部呆到了8點半,我同事晚上9點多才回家了。
外地來的倒也罷了,多少都能忍受。天天登門拜訪也沒有辦法,人家大老遠來的,也很不容易。就拿昨天那位吧,雖然拿著相機東拍西拍,就把我們當動物一樣拍了不少照片,但他們是從浙江來的,很不容易,大家都能理解。
不過本地的小孩,放個學休個星期天的都往編輯部跑。第一次來我們很熱情,“哪個小學的啊”,“叫什么名字啊”,“一起玩游戲吧”。那時也趕上不忙,沒趕上發(fā)稿期,就對他們很親切。后來這群孩子來上癮了。尤其是一個小女孩,把帶朋友來編輯部當作一種特權。一次在走廊聽那小女孩說:“XXX你不乖,我下次不帶你來,我下次要帶XX來?!蔽夜烙嬎麄儼嗟娜硕急荒切∨⒎制诜峙鷰砹?。當然,關系不好,“不乖”的大概撈不著來。
不過我們可苦了。我們是編輯,受讀者歡迎感到很欣慰,成人讀者很理智,小讀者就算不理智,喜歡來編輯部參觀,也能理解。但如果是一幫沒有禮貌的小讀者,就郁悶了。
來了不敲門,在門口嘰嘰喳喳半天。以前我們一看到有孩子來了,都來迎接。但是久而久之對他們越好,他們來的越勤快。一天下來自己工作都完成不了,光陪著這些粉絲了?,F在他們來了我們就當沒看見。而且那個帶頭的小女孩,都來了不下5、6次了。
在門口說半天,一窩蜂地就進來,翻東翻西,動別人電腦,彈我們的腦袋瓜,親得不得了。
這時你根本沒法工作,只能陪著他們打哈哈。
這幫彪悍的小孩,搭伴來的,為了搶東西,什么臟話都能說出來,真是讓我大開眼界。我真為我們的雜志有這樣的讀者感到臉紅。
最彪悍的就是他們根本就不在意自己是否打擾了別人,來去編輯部就像在自己家一樣,抱著一大堆我們送他們的禮物,還嫌沒勁,沒有變形金剛,我靠,怎么不讓我們給你個坦克飛機?。?br />
平時看這些小孩的來信更郁悶了。要什么的都有,我們是電腦類的少兒雜志,于是這幫小孩就獅子大開口。有一次讀者調查表問如果贈送玩具,他們想要什么。答案真是五花八門。
PSP、MP4這樣的都是小的,又要四核CPU的,又要筆記本電腦的,還有要外置顯卡的,倒是很超前!
正版游戲就不用說了,更有甚者,還詳細列出了十幾種單機游戲的名字,還有Q幣、點卡……應有盡有,就好像我們編輯部是個用不盡的寶庫似的。
有的時候看小孩子的來信,跟我們要卡巴斯基殺毒軟件,正版的還是最新更新的,要正版的游戲軟件,要內存,要什么的都有,就差要錢了……
口氣也非常強硬。
找一封信給大家見識一下,這還是比較緩和的口吻。
“XX,我是XX雜志的粉絲,我最喜歡XX了!我這么喜歡你們,給我點東西獎勵一下吧!也不多,我想要的游戲有這些:《細胞分裂4》《軒轅劍五》《英雄傳說6空之軌跡》《風色幻想5》,還有《夢幻西游》的點卡。還有6Q幣,我看中的那套衣服6Q幣就夠啦!
我的地址是……
盡快給我寄過來!放假的話就寄這里:……但是不要放假以后再寄!我要在家里玩!
我剛來編輯部時看到這樣的信件感到很驚訝,說現在的孩子咋這個樣。記得我小時訂《兒童文學》《我們愛科學》等刊物,簡直把編輯們奉若神明,充滿了崇拜感,現在的孩子怎么這么狂妄呢!他們懂不懂禮貌?
也可能我們的雜志讀者群體是面向全國大中型城市,這些城市里的小孩,現在的生活條件自然比我們現在已經成年的70、80年代人更加優(yōu)越,我們小時候只能抱著個紅白機過癮,他們卻已經玩上了《跑跑卡丁車》和《夢幻西游》。
可是他們的禮貌呢?他們的素質呢?
我真是沒看出來。
也去過小學做調查,這些孩子給我的感覺都是拽不拉嘰的,攀比現象非常嚴重。公立小學還好一點,私立的貴族學校里的孩子自私冷漠,自己的東西從來不肯分享。
有一次我們編輯去一個私立貴族學校,孩子們對我們非常冷淡,而且很世故。不說實話,非常圓滑。
他們不肯說一點我們雜志的意見,問他們有什么建議,調查表上的答案幾乎是統(tǒng)一的,那就是“非常好,我喜歡?!眴栕钕矚g的雜志,百分之百是我們的雜志。這怎么可能呢?我們還有自知之明。而且我們相信,另外一本雜志去他們學校做調查,他們也會說最喜歡的雜志是另一本。
這樣的學校調查還不如來自全國各地的調查問卷真實。
真不知道兒童獨有的天真稚嫩,以及無窮的想象力在這些小學5、6年級的孩子們身上能不能看到。3年級以下的孩子們身上還有,上了4年級,他們就世故了,他們就圓滑了,一個個跟人精似的,讓人不寒而栗。
敢給編輯部打電話的小孩絕對生猛。
那口氣,不是蓋的。
模擬一下孩子們打來電話的情景:
“你好,XX雜志編輯部?!?br /> “你是誰?”
“……我是XX?!?br /> “給我找XXX?!?br /> “XXX現在不在。”
“他干什么去了?”
“不清楚,你有……”
“什么事”還沒說出來,那邊就啪掛了。
“你好,XX雜志編輯部?!?br /> “電腦中毒了,你們能修嗎?”
“具體什么問題?”
“不知道。”
“屏幕有什么現象?”
“不知道,我就在XX市,你們能過來給我看看嗎?”
“……”我X,你以為我們是免費的維修人員嗎?
“你好,XX雜志編輯部。”
“我是一個小讀者,我想星期天去編輯部!”
“很抱歉啊,這個星期天我們休息?!?br /> “?。繈寢?!他們星期天休息!”
那邊一片嘈雜,一個女人的聲音傳來:“你們星期天怎么會休息?”
我真是絕倒了……他以為編輯部是24小時便利店嗎?
相同的事情還有很多,每天都和這些小孩子打交道……QQ群、電話、論壇、學校、雜志社……
我只能說,現在的90后的孩子們太彪悍了!
現在是80后的天下,再過10年,就是這些孩子們的人間了,不知道他們又會創(chuàng)造怎么樣的輝煌?
這真正伴隨互聯網成長的一代人!
相鄰博客
- 教育家李燕杰鄭州寄語新一代 “90后新人應多吃苦” [2009-04-21 22:41:00]
- 后大學生染“心疾” “90后”情感 就業(yè) 社交 [2009-04-30 20:43:00]
- 韓報:高考證明中國“90后”并非懦弱小皇帝 [2009-04-30 21:52:00]
- 中國90后童星排行榜 [2009-04-30 21:57: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