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80后的問題還在討論之中的時候,一個90后的“炫富女”直接把90后的問題突兀的呈現(xiàn)在了人們面前,結(jié)果換來指責聲一片。
而我覺得,與其指責,到不如深層的去思考一下原因。
80后的孩子,多是獨生子女,而且是第一批獨生子女,所以家長的溺愛也可以說是人之常情,家長的溺愛也就直接導致了我們的不自立。在加上90年代以后,大學不管分配了,于是考一個好大學就成了我們生活的全部內(nèi)容,于是衣服不用我們洗,廚房更是不輕易進,在這里我說一句實話,不怕大家笑話,我從來沒用過我們家的洗衣機;還有一次,幾個朋友去一個同學家玩,中午的時候我們突發(fā)奇想想自己做飯,可是那個同學找了半天竟然不知道她們家米放在什么地方了,然后她說,我有好幾個月沒進過廚房了……這些都是事實,我寫出來不是招人罵,只是想告訴大家一個事實,我們在家長的溺愛之下確實什么都沒有做過。雖然小的時候老師教育我們,要做力所能及的家務(wù)活,可是我們一旦想要幫忙的時候,就會被家長趕進自己的房間,說,趕緊去學習,這里沒你的事。久而久之,我們就習慣了,并享受著家長給我們帶來的安逸生活。
90年代的孩子更是如此,大部分90后的家庭都比80后的家庭要富裕。因為80后的父母多是四五十年代的人,他們年輕的時候正是學習文化知識的時候,正趕上文化大革命,荒廢了學業(yè),最多也就是進國企當普通工人。而90后的父母大多是六七十年代的人,他們出生在新中國,到了是來歲的時候感享受著祖國新的教育,于是在六七十年代的人群中,出現(xiàn)了大批的大學生,這些大學生走向工作崗位之后很快的顯山露水,步步高升。自己生活的條件好了,人們會自然的想到希望自己的孩子生活的好,這也是人之常情,那么這些出生在“自然災(zāi)害”的人們,會不會更加溺愛自己的孩子呢?答案當然是肯定的。
再看我們的成長環(huán)境,80年代初開始,流行歌曲初論端倪,“瀟灑走一回”、“小虎隊”、“鄭智化”“孟庭葦”等等,他們第一次把愛情當成歌曲放在了嘴邊,正值年輕的我們又怎么能不喜歡,于是這些懵懂的情愫開始在我們周圍蔓延,記得小學的時候,我們會偶爾悄悄的對好朋友說,某某喜歡某某,我們也開始在日記里用年幼的筆寫下自己朦朧的感覺。漸漸的我們長大了,身邊的廣告越來越多,從最開始的“姍拉娜”痘膠膏,然后出現(xiàn)了一個穿著泳裝的很多女人的廣告,叫做“姍拉娜”豐乳霜,再然后就是趙大叔一臉郁悶的“蟻力神”,還有那個歷史悠久的“洗洗更健康”,在這些廣告的充斥之下,想不早熟都難。
那么我們再看看90后的成長環(huán)境吧,流行歌曲從開始的朦朧到大膽的說“我對你愛愛愛愛不完”,唱到后來詞作家把自己的情仇愛恨全寫了進去,什么“我愛你你卻愛著他”,什么“等到月亮落西山頭,讓你親個夠”,成年人第一次挺這樣的歌詞都會邪邪的壞笑,何況是孩子?90后的孩子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十來歲的年紀了,看看現(xiàn)在吧,報紙上,地鐵里,公交車拉手上,全是鋪天蓋地的人流、婦科、男科廣告,陽痿,ED,在孩子看來都已經(jīng)不是新鮮詞匯了。歌曲里唱的是“越過道德的邊境”,是“擦干眼淚陪你睡”,在這樣的環(huán)境里,誰能說自己會成長的一塵不染?
我是學文學的,可是我現(xiàn)在很迷茫,我不知道現(xiàn)在的文壇到底在追求什么?,F(xiàn)在的暢銷書,永遠離不開兩個主題,一個是床,一個是暴力??墒俏蚁嘈牛@些并不是那些所謂的作家們都愿意去寫的。
不要再大張旗鼓的說80或是90不好毛病多了,趕緊給我們的環(huán)境來一個大掃除吧。為什么私人醫(yī)院的廣告到處都是?為什么爛俗的流行歌曲如此泛濫?為什么書店的小說里都是床上那些姿勢?只有一個原因——利益。
這是體制問題,不是個人原因能左右的。
沒有人會希望自己的后代會繼續(xù)沉淪,雖然個人的力量無法立刻改變整個環(huán)境,但是至少我們可以從自己做起,如果每個人都把自己做好,不要說“反正大家都這樣”,我相信,總有一天,我們的孩子們,會看到一片晴空的。 http://webbbs1.oeeee.com/bin/content.asp?aid=726,0,6307086,0
相鄰博客
- 從蘇醒現(xiàn)象看80后、90后教育成功之道 [2009-02-12 11:06:00]
- 一個80后女生眼里的貞操觀 [2009-02-12 11:11:00]
- “80后”,以這樣的眼光看世界廣東 [2009-02-12 11:19:00]
- “80后”教育得失的10個發(fā)現(xiàn) [2009-04-05 00:08: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