評論楊帆門事件的拙作,在新浪博客首頁被推薦后,文章下面引來不少跟貼,支持我意見的言論,我在此謝過。批評我的跟貼,除了那些不會說話的罵人貼(這也是教育失敗的產(chǎn)物),我已刪除,但其他的一些真正的批評,看了以后,倒激發(fā)了我新的想法,我真心地感謝所有能夠激發(fā)我創(chuàng)造力的人。
所有的批評,我認為可以歸結到一個問題上,就是關于大學教育的理念沖突。
今年上大一的學生,一般情況下,應該是1989年出生的,大四學生應該是1985年出生的。面對80后,社會上有種種擔憂甚至譴責之詞,例如說他們自我中心,缺乏責任感,缺乏理想主義,諸如此類,這些擔憂有些我也贊成。
如果譴責者是比他們年長的長輩或者大好幾代的人,你們有沒有想過你們自己的問題呢?孩子都是大人教出來的,當大人們被現(xiàn)實整得喪失了理想,你們會在孩子那里對他們進行理想主義教育嗎?如果你們自己都是缺乏責任感的,你怎么教會孩子具有責任感?如果你自己在日常生活里就是個自我中心的人,你
在批評我的人里,無論是教授還是其他職業(yè)者,真正懂得什么是大學的,寥寥可數(shù),反倒是那些質(zhì)疑我人品兼及大學教育的人里,還有稍懂大學之道的,但也是殘破不全。
從制度意義上說,中國的教育,從幼兒園到大學直到博士的教育,都是不存在的,有的只是養(yǎng)豬而已,我再說一遍,這是從制度意義上說的。還是從制度意義上說,相比而言,如果將大學與幼兒園、中小學教育做一個比較,那么大學上課的方式,使得一些有人性、有個性的教育方案、教育行政者以及教師能夠在大學里留存下來。使得以培養(yǎng)自由人和以人格健全為目標的教育,在某些特定空間還能存在下去。
然而,許多教師,包括不少教授博導,在他們的受教育過程中,他們所接受的教育理念無非就是從奉行了幾十年的聽話的“好學生”標準而來,如果他們自己不思考教育是什么,大學教育又到底是什么,他們就會把自己所受教育的方式傳遞給下一代。
1985年以后的中國,至今發(fā)生著巨大的變化,人們權利意識的覺醒,人格意識的覺醒,自由理念的覺醒,以及民主、平等這些理念的廣泛接受,他們的人格特征、世界觀都與前幾代人大不一樣。但是,恰恰是年長的人們并未充分意識到這一切。
可悲的是,年長的人卻占據(jù)著講臺!當然,1960、1970年后出生的許多人跟我一樣也站在講臺上,這些教師的教育觀念與以前的已經(jīng)有差別,但本文暫不涉及。
當點名之類的做法像遺傳基因一樣依然固守大學校園的時候,尤其無聊的政治課酷愛點名的時候,當教師們還誤以為自己具備孩子爹媽的權力,可以隨意訓斥打罵的時候,沖突怎么可能不發(fā)生呢?
但是,請別忘了,大學生已經(jīng)是成年人,他們擁有憲法、法律承認的最基本的自由和權利,他們在大學,雖身為學生,但他們具有獨立的不受教師監(jiān)護的法律人格。因此,學生與教師是平等的,與大學以下的教育相比,這是大學教育最基礎的突破——在中國。
很多教師卻根本意識不到問題,他們還是把大學生當中學生、小學生對待,對學生的教育是命令式的,而不是建議式的;是霸道式的,而不是引導式的;是隨意訓斥的,而不是溫言熱語的;總之,常常是強人所難的,而不是如沐春風的。不是悉心培育,而是揠苗助長的。
自從任教以后,我經(jīng)常思考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我總是對年輕人的想法看不慣,首先要警惕是不是我老了,其次才是另外的問題。如果一個教師不能進入學生的心靈,教育就不可能存在。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時我也會對一些80后朋友的做法不滿(例如一些很沒有教養(yǎng)的舉止),但是,我依然會從他們的角度想一想,哪怕當時沒來得及,事后也會反思。再者,自己也是從小長大起來的,年輕時候有很多事,現(xiàn)在想來做得也未必妥當,但這不就是成長的過程嗎?
大學教育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這本來就該如此,但在80后身上卻具有獨特的重要性,教師必須意識到這個獨特問題。以前的大學生對學?;蛘呓處煹男U橫逆來順受,那是因為學生人智未開。大學是培養(yǎng)自由人的地方,不是培養(yǎng)奴才或者奴隸的地方。如果現(xiàn)在的大學教師還把學生當奴才、奴隸去對待,即使沒有那么嚴重,把他們當打工仔,或者只要缺乏平等態(tài)度,用尊卑觀念、居高臨下、權力意識,甚至霸王硬上弓的蠢招對待學生,就會出問題,逃課只是最消極的反抗罷了。楊帆門事件中那位女生的做法,在以前——實際上直到現(xiàn)在,都不那么普遍,但是我相信只要教師惡習不改,這樣的學生會越來越多,我也希望在面對缺乏健康教育理念的教師面前,這樣的學生越來越多。如果一個教師缺乏健康的教育理念,而且遇到像這位女生一樣有理有節(jié)的刺激,那么我恭喜你,你將受到真正的教育。
所有所謂恨鐵不成鋼的父母也好,教師也罷,請你們看清形勢,時代已經(jīng)不同,我們的下一代比我們出色,比我們心智健全,你們不要用你們那些老黃歷去逼迫他們、譴責他們、謾罵他們。如果真關心他們,愛護他們,就去了解他們是怎么想的,然后發(fā)自內(nèi)心地去幫助他們,因為再出色,畢竟他們還年輕,需要我們的幫助。但不要忘了,他們是成年人,我們得尊重他們!
博客以及論壇上許多人罵我嘩眾取寵,想要討好學生。說實話,老古董們怎么罵我,我真的不在乎,但學生們怎么罵我,我很在乎,哪怕他們跟老古董們罵得一樣,我也會悉心地問一問為什么。我完全承認,我是要嘩老古董們的眾,取學生之“寵”,我是要幫助學生,我見不得他們被欺負,我希望自己有資格做他們的朋友,因為我是教師。
只是我一刻也沒有忘記過,希望他們保持冷靜的正義和中正的激情;我也從未忘記過熱望他們,無論在多么卑污的境遇下,都要盡量保持永不被玷辱的卓越人格;而我最喜歡跟他們交流的是,唯有愛和創(chuàng)造,才能給人帶來真正的自由和幸福。
大學就是為這一切而存在,一個夠格的大學教師也是為這一切而生、而死。
來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080209/10/52583_1032711.html
相鄰博客
- 外企如何看待80后大學畢業(yè)生 思維活躍眼高手低 [2009-04-08 15:36:00]
- 基礎教育者需要從六個方面改進“80后”工作 [2009-04-08 15:37:00]
- 解讀“80后”青年愛國主義精神 [2009-05-05 20:30:00]
- 從80后職場狀況看我國基礎教育得失 [2009-05-05 20:31: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