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詢服務中心聞捷報道:
本案例講述的是一位13歲的初一年級學生的家庭。孩子認為自己長得難看,學習成績不好,班里的不愿意和她交朋友,于是,偷拿家里的錢、物品,希望換取同學的友誼。母親極為溺愛孩子,對孩子的要求是有求必應,百般呵護。父親對孩子要求很高,對孩子的表現(xiàn)極不滿意,常常施以暴力,孩子對父親充滿了恐懼。在父親的一次暴力后,孩子拿了家里的錢離家出走了。兩天之后,孩子找回來了,可是父母面對孩子感到的只是茫然。
全體專家就此案例,進行了全面的分析,大家各抒己見,針對家長和孩子存在的問題分別制定出了相應的對策。
首先,家長要認真學習家庭教育。一個問題孩子背后一定有一個問題家長。只有家長改變了教育觀念,孩子才可能改變。
其次,父母雙方教育孩子的觀念必須一致,這樣才能形成合力。否則,一個打一個護,不但起不到教育的效果,反而會起反作用。
第三,家長和孩子一起堅持一項體育活動,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鍛煉孩子的意志品質。
第四,父親要采取積極的態(tài)度,改善和孩子的關系,從而改善孩子的生活環(huán)境。
第五,學校老師給予這個孩子更多的關注,在教育教學活動中,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建立和睦的同學關系,同時,幫助孩子體會到學習的樂趣。
第六 ,家長要樹立正確的成材觀。
通過這一案例的分析,大家再次感受到父母的教育觀念對孩子成長的重要影響。孩子對世界的最初認識源于父母,家庭教育的影響不但是刻骨銘心的,而且也是終生的。多希望所有的家長都能給孩子一個良好的成長環(huán)境??!
相鄰博客
- 3月16-22日咨詢中心活動安排 [2009-03-16 16:46:00]
- 如何培養(yǎng)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程桂芹) [2009-03-16 17:18:00]
- 3月18日個案研究(洪艷提供) [2009-03-18 09:59:00]
- 3月18日個案研究報道(程桂芹) [2009-03-19 06:29: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