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7月2日中華家庭教育咨詢中心個案研究NO.1活動報道(馬金龍)
時間:2009年7月2日20:30-22:40
地點:在UC聊天室的“中華家庭教育咨詢”房間
人員:中華家庭教育咨詢中心專家團隊
內容:《兒子還未入學就成了"問題兒童" 母親從夢中哭醒》個案研究
詳情:
1.案例提供:陳英俊老師提供
2.案例詳情,請參閱:
u/6470/archives/2009/2009630231225.html
3.主持:馬金龍老師
4.案例介紹:陳英俊老師
5.專家陳英俊做出如下詳盡分析:
一.案例概述:
劉女士6歲的兒子佳佳在小學新生入學測試中,被學校指認為“問題兒童”,須經(jīng)醫(yī)院做智力檢測。劉女士痛苦萬分,甚至連續(xù)幾個晚上從夢中哭醒。“兒子還沒進入小學學習,學校為何會將孩子列為‘問題兒童’呢?”后經(jīng)醫(yī)院測試,孩子有幾項指標輕度失調。但佳佳還是順利通過了另一所小學的入學測試。為了方便兒子上學,劉女士不得不舉家搬至該校附近居住。
二.家長情況:
充滿愛心——曾長期資助過特殊兒童;
責任母親——劉女士痛苦萬分,心急如焚,甚至連續(xù)幾個晚上從夢中哭醒;
涵養(yǎng)深厚——孟凡旺告知劉女士:“你的孩子不愛跟人家說話,建議你趕緊把孩子送到北大六院看看??!”兩人交談時,佳佳就在跟前。
孟凡旺的話讓劉女士感到十分震驚?!?年多了,我從未發(fā)現(xiàn)兒子有什么病?。繋Ш⒆尤z查什么呢?”
責難學校——劉女士當然不滿意。她說:“學校無非就是想從優(yōu)秀孩子中,選拔更優(yōu)秀的孩子罷了。如果學校都這樣,那些智力偏低的孩子的教育誰來承擔?”
智慧媽媽——因為怕誤了兒子一生的幸福,劉女士最終只能重新給兒子找學校。好在佳佳順利通過了另一所小學的入學測試。為了方便兒子上學,劉女士不得不舉家搬至該校附近居住。
三.家教情況
成功之處:
1. 孩子感情很豐富(見到記者,他放下手中的碗,眼眶很快紅潤了);
2. 情商比較發(fā)達;
3. 能很好地融入集體環(huán)境中;
4. 挺懂禮貌的,見人就會主動問好;
5. 遇到他感興趣的事情,他就會非常投入。
不足之處:
1.佳佳的注意力不是太集中;
2.有時對于一些游戲不太感興趣;
3.說話聲音太?。▋认?,膽小,怯場,被校長認為是“不愿與人交流”的“問題孩子”估計學習上會有困難,會影響班級整體的教學業(yè)績,會影響班級整體的教學業(yè)績);
4.學習能力發(fā)展、大肌肉及平衡感、本體感及身體協(xié)調等3項指標輕度失調,應該早點引起注意,早點測試和矯正。
四.幼兒園教育:
幼兒園每學期都要對孩子進行各方面能力發(fā)展測查。測查依據(jù)是朝陽區(qū)幼兒園統(tǒng)一采用的幼兒成長記錄冊。在這本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記錄冊中,有“健康”、“認知”、“語言 ”、“社會性”和“藝術”等方面的具體指標。
“從記錄冊的記錄來看,佳佳的注意力不是太集中,但如果有老師引導,他都能很好地完成各種游戲、活動。通過平時觀察,這孩子挺懂禮貌的,見人就會主動問好,而且他都能很好地融入集體環(huán)境中。”張鵬說。
“對于每個孩子,我們都不會輕言放棄。因為家長送孩子到幼兒園就是為了接受教育的。所以,對于任何一個入園的孩子,我們都不會輕易將其定性為差孩子。”佳佳的班主任說,“佳佳這孩子,有時對于一些游戲不太感興趣,但只要遇到他感興趣的事情,他就會非常投入。而且這孩子情商比較發(fā)達。”
班主任老師說:“這孩子感情很豐富。因為他知道你和他媽媽一起來的,看到你,他就知道媽媽還在幼兒園。”
五.學校教育:
1. 學校為什么要對新生進行測試?
副校長孟凡旺說:“目前,我們的學校教育是大眾化教育,教學內容的設計難度,是面向智商值在80至110之間的孩子。低于這個值的,就是特殊孩子,他們肯定會有學習障礙。如果這種孩子編入班級,就會影響班級整體的教學業(yè)績?!?/span>
孟凡旺進一步解釋說:“教學評價不變,我們也沒有辦法。每學期,市、區(qū)都會組織各種教學質量抽查,抽查結果往往作為學校的工作業(yè)績。過幾天,我們三年級就要接受市級的統(tǒng)考抽查。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差,就勢必會影響到所在班級的統(tǒng)考結果?!?/span>
2. 學校與幼兒園對孩子的考核內容為什么不一致?
幼兒園的:園長張鵬介紹說,幼兒園每學期都要對孩子進行各方面能力發(fā)展測查。測查依據(jù)是朝陽區(qū)幼兒園統(tǒng)一采用的幼兒成長記錄冊。在這本由教育科學出版社出版的記錄冊中,有“健康”、“認知”、“語言 ”、“社會性”和“藝術”等方面的具體指標。
學校的:學校無一例外都組織過各種類型的入學測試。測試內容涉及語言、交往、知識掌握程度等多個方面。有的學校除了要檢測孩子背誦詩歌外,還會考查孩子掌握漢語拼音、英語單詞的個數(shù),也有的還會檢查孩子持續(xù)注意某個事物的時間長短。
丹楓實驗小學組織的統(tǒng)一測試,內容包括漢語拼音、英語、數(shù)學以及背誦。
3. 學校測試的環(huán)境、方法,測試情況的通報為什么沒講究?
周圍很多人都在考,那里很吵;
佳佳說:“我按老師要求背完《木蘭辭》,老師接著讓我唱一首兒歌。當時,周圍很多人都在考,那里很吵,我剛唱了幾句,老師說我聲音太小,聽不見,讓我再大聲點。然后,我就沒唱了。后來,老師就把我?guī)С隽丝紙觥?/span>”
孟凡旺告知劉女士:“你的孩子不愛跟人家說話,建議你趕緊把孩子送到北大六院看看病!”兩人交談時,佳佳就在跟前。
4. 佳佳的智商測定為81,劉女士為什么不把孩子還送到丹楓實驗小學,而送到了另外一所學校了呢?假如劉女士把佳佳送去,學校會爽快地接受嗎?
測試結果顯示:智商53,合作程度為“欠合作”。隨后的比奈測驗結果是:智商81,合作程度為“合作”。同樣一個孩子,兩種不同的測試工具,結果為何有如此大的差距?翻開當天北大六院出具的兒童感覺統(tǒng)合能力發(fā)展測試報告,記者看到,佳佳的“觸覺防御及情緒”指標正常,學習能力發(fā)展、大肌肉及平衡感、本體感及身體協(xié)調等3項指標輕度失調。
六.教育管理——問題之根源
孟凡旺進一步解釋說:“教學評價不變,我們也沒有辦法。每學期,市、區(qū)都會組織各種教學質量抽查,抽查結果往往作為學校的工作業(yè)績。過幾天,我們三年級就要接受市級的統(tǒng)考抽查。如果孩子接受能力差,就勢必會影響到所在班級的統(tǒng)考結果。”
連日來,記者帶著這些問題,隨機調查了北京市十多所小學。這些被調查學校無一例外都組織過各種類型的入學測試。
劉女士當然不滿意。她說:“學校無非就是想從優(yōu)秀孩子中,選拔更優(yōu)秀的孩子罷了。如果學校都這樣,那些智力偏低的孩子的教育誰來承擔?”
(來自:u/chenyingjun/archives/2009/200972201351.Html)
6.后經(jīng)過大家研究后,我們一致認為,對于本案,還有這么三個普遍性的問題急需解決,那就是:
第一,如何提高孩子的注意力水平?第二,如何幫助感統(tǒng)失調的孩子?第三,如何幫助膽小,怯場的孩子?
由于時間的關系,我們將在以后安排時間逐一解決這三個問題,歡迎大家以后繼續(xù)參與討論。
相鄰博客
- 引讀:哈佛大學對學習力問題的最終解決方案《學習力》(陳應俊) [2009-04-17 20:24:00]
- 2009年5月6日、8日、9日咨詢中心活動安排 [2009-05-06 13:53:00]
- 2009年5月8日中華家庭教育咨詢中心個案研究活動報道(馬金龍) [2009-05-09 02:04:00]
- 2009年5月13日、15日、16日咨詢中心活動安排 [2009-05-11 10:43:00]
最近訪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