敞開心扉,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
主講:崔偉華
各位家長朋友,大家好:
今天我和大家交流的主題是:敞開心扉,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
大家都知道,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語言是一種溝通的方式 。那么大家是否也知道,除了語言有溝通的作用外,還有一種非語言的溝通方式?那就是肢體語言。肢體語言顯然就是一種以肢體動作來表達一定含義的非語言的溝通方式。比如:擁抱、撫摸,握手等,都是一種肢體語言。美國語言學家艾伯特·梅瑞賓提出過一個著名的溝通公式:溝通的總效果=7%的語言+38%的聲音+55%的表情。從這個公式中我們不難看出,人與人之間的溝通只有7%是通過語言實現(xiàn)的,高達93%的溝通都不是用嘴說出來,而是通過聲音和表情表達出來的。可見,人的表情及肢體語言在溝通中是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經(jīng)過心理學家調查發(fā)現(xiàn):擁抱有非常多的作用。比如說:通過擁抱可以緩解人的情緒,使人感受到彼此之間的關愛;可以消除人與人之間的隔核,拉近彼此心靈的距離??梢姄肀且环N非常重要的溝通方式。
互動話題:
1、您認為您的孩子是否需要您的擁抱?
2、您是否經(jīng)常擁抱您的孩子?(說現(xiàn)狀)
3、您希望通過擁抱來改善親子之間的關系嗎?您希望通過擁抱的方式讓孩子更健康、更快樂地成長嗎?
那么下面就讓我們從以下三個方面進行交流:
一、 為什么我們很少擁抱孩子?
通常情況下,孩子剛出生的時候,我們會經(jīng)常擁抱、撫摸并親吻孩子,可是當孩子漸漸長大,進入學校上學之后,大概是從10歲左右開始,我們就很少再擁抱孩子了。為什么會這樣呢?原因有以下3點:
1、我們會認為孩子長大了,不再需要這種方式的關愛了。
孩子從出生到學說話,學走路的時候,我們做父母的都對他特別有耐心,時常會用欣賞的、喜愛的目光去注視孩子,也經(jīng)常會擁抱并親吻孩子??墒钱敽⒆由源笮?,大概到十歲左右的時候,我們就漸漸地很少擁抱孩子了。我們無形中就會認為孩子已經(jīng)長大,不能再象小時候那樣親昵。如果太親近了,就會影響到自己做為父母的威信,擔心管不住孩子。
舉例:生活中,我們經(jīng)常會看到這樣的現(xiàn)象?有時候孩子會湊到父母跟前央求父母抱一抱,可是,這種時候,我們做父母的往往會把孩子推開說:“哎呀,都多大了還這樣?羞不羞???快一邊玩去吧!”孩子受到了冷落,郁悶地走開了。之后,就很少再提這樣的要求。孩子一天天地長大,心門也慢慢向父母關閉了。于是,我們又開始抱怨說:“孩子大了,有心事兒了,有什么話都不愿再和老爸、老媽說,跟同學比跟爹媽還親?!?br />
反思:那么,請大家想一想事實是這樣的嗎?是誰首先破壞了當初那種親密無間的關系呢?是孩子嗎?是孩子首先不理我們了嗎?還是因為我們冷漠的作法傷害了孩子呢?當孩子向我們敞開心門、渴求我們能給他一個溫暖的擁抱時,又是誰拒絕了孩子呢?這些是孩子的錯嗎?是孩子造成的嗎?所以,在我們感覺孩子離我們越來越遠的時候,我們首先要反思一下自己的作法,看看是不是因為我們無意中的傷害才導致了孩子的遠離。
2、我們忽視了孩子對愛的渴望和需求,而把關注點投向學習或其他方面。
孩子上學之后,我們做父母的往往就會把關注點投向學習或其他方面。認為要對孩子嚴格要求,孩子才能成才。這時候,父母的愛極易染上功利色彩。
互動:
問題一、我們究竟愛的是孩子本身還是愛孩子的表現(xiàn)?
問題二、孩子渴望什么樣的愛?
反思:只有父母的愛是純凈的、無條件的、沒有任何功利色彩的,才算是真正地愛孩子。而且也只有這樣,孩子才能感受到父母的愛,也才愿意向我們敞開心扉。
3、受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父母們不習慣于感情外露,極少擁抱。
在西方文化里,擁抱是一種必不可少的肢體語言。父母和兒女、兄弟姐妹之間、好友之間,從小到大沒有間斷過擁抱和親吻??墒菍τ趷鄣谋磉_,我們東方人提倡的是含蓄,古老的傳統(tǒng)尊崇的是“克己復禮”,雖然在現(xiàn)代社會里我們對這些封建禮數(shù)早已不以為然,但行為習慣與潛意識里,奉行的仍然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道理,所以極少使用身體語言。我們習慣于不去表達,習慣于認為心里有就夠了。于是我們只會把自己的愛埋藏得很深,戴著社會約定俗成的理性面具去生活,深怕自己的行為會有逾越,擔心因為這種逾越而受到來自世俗的譴責,因而習慣于把自己的感情隱藏起來。認為這才是成熟的表現(xiàn),在這樣的情形下,孩子的思想意識也會受到成年人的影響,也會逐漸地向社會的標準看齊。
故事:一篇關于擁抱的作文
反思:聽了這個故事,不知大家會怎樣想?當我看完這個故事的時候,我的感覺是既好笑,又悲哀。受中國封建殘余思想的影響,在這位老師的的意識里認為擁抱是見不得人的、隱私性的行為,是不正當?shù)男袨?。如果我們是這位老師,我們會怎么做呢?我想在座的家長朋友們,一定不會這樣這樣武斷的去否定孩子,一定會給孩子以鼓勵和適當?shù)囊龑?。我們可以和孩子聊一聊:“寶貝,我知道你很喜歡你的老師和同學,也很想向他們表達你對他們的喜歡??墒牵憧次覀兪遣皇强梢該Q種方式,握握手、拍拍肩都可以?!蔽蚁?,這樣做的話不僅不會傷害到孩子純潔的心靈,而且也可以幫助孩子學會處理這些問題。提高孩子與人相處,協(xié)調人際關系的能力。既然我們可以有更好的解決辦法,那么,我們又何樂而不為呢?
二、孩子為什么需要擁抱?
1、擁抱是孩子安全感的需要 ,可以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發(fā)展
國內(nèi)外許多人類行為學家研究證明,一個從小在媽媽擁抱中成長的孩子,他的性格和智力都會得到很好的發(fā)展。相反,缺少媽媽擁抱的孩子,不僅性格容易偏向孤僻,心理和智力也會受到嚴重影響。
故事:姐妹倆對孩子的不同的教養(yǎng)方式
反思:可見,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擁抱是非常重要的。如果孩子從小,特別是嬰幼兒期沒有得到足夠的擁抱,心理上就會產(chǎn)生不安全感。這種感覺會一直伴隨著孩子長大。一個沒安全感的孩子性格特別容易出現(xiàn)問題。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一定要多擁抱孩子。給孩子足夠的愛,這種愛是孩子內(nèi)心最有力的支持,會一直溫暖著孩子的心靈,伴隨著孩子健康地成長。
2、擁抱是增進感情的最好方式。
擁抱孩子是父母借著身體的接觸來告訴孩子:不管什么時候,不管你犯了多大的錯誤,我們永遠愛你。這種愛將變成孩子生命中的一個重要的部分。人們往往錯誤地認為擁抱是嬰兒和戀人的特權,其實生活中的每一個人都是需要擁抱的。成年人的心智健康與完善,同樣需要擁抱這種行為的繼續(xù)支持。
故事:一個擁抱決定了女孩對感情的最終選擇。
反思:大家可以想一想,一個擁抱就可以決定一段感情最后的歸宿??梢姄肀У牧α渴嵌嗝吹膹姶?。擁抱不僅可以溫暖一個人的身體,還可以撫慰一顆受傷的心。擁抱勝過無數(shù)的甜言蜜語,可以讓一顆疲憊的心靠岸。
3、擁抱是一種有效的溝通方式
心理學家說,身體語言,是人與人之間最重要的溝通方式,擁抱是身體的本能需要。而我們的身體失語,已經(jīng)多年。我們吝惜于表達我們的感情,常常羞于表達,也沒有表達的勇氣,喜歡以“心照不宣”為借口。這種長期“不宣”的結果就是,漸漸失去表達和交流的能力,變得越來越孤獨,也越來越冷淡,最后導致集體患上“情感不表達癥”。而擁抱正是治療這一癥狀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下面再和大家分享我的第二個故事,這是發(fā)生在家庭教育指導師2群里的故事。
故事:我們最愛做的經(jīng)典動作
這兩個故事都是有關于我們成年人的,它們使我們明白了擁抱的意義和價值,而對于那些正在成長中的孩子來說,他們的心靈比我們更渴望愛的滋潤,更渴望愛的擁抱。所以我們不要再吝惜于我們熱情,我們需要向孩子們敞開我們心扉,給孩子一個深情的、溫暖的擁抱!
4、擁抱是人與身俱來的需要,擁抱可以消除疲勞、撫慰心靈、增強生活的勇氣與活力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赫洛德·傅斯博士說:“擁抱可以消除沮喪——能使體內(nèi)的免疫系統(tǒng)的效能上升;擁抱能為倦怠的軀體注入新能量,使你變的更年輕,更有活力?!爆F(xiàn)在,擁抱被做為心理治療方面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在現(xiàn)代競爭激烈的社會里,人與人之間習慣了彼此的防備和疏遠,當我們在無力和疲憊的時候,我們無法得到他人的安慰??墒?,在每個人的內(nèi)心深處又都有著對支持、關愛和安慰的渴望,因此,我們要學會從我做起,給身邊深愛的親人、朋友適度的關愛和擁抱,并且在我們脆弱的時候,也應當向他們尋求幫助,甚至是一個溫暖的擁抱。他們的幫助和擁抱會成為我們面對孤單、面對壓力時最有力的安慰。同樣,那些成長中的孩子們更需要理解和鼓勵。他們心靈往往是更加的脆弱和孤單,對擁抱的渴望也往往更甚于成年人。
舉例:“擁抱派對”
希望:希望今晚坐在這個UC教室里的家長朋友,也能從這里感受到這種溫暖。從而喚醒我們沉睡已久的心靈,從而使我們敞開心扉,去給予我們的孩子、我們的愛人一個溫暖的擁抱。因為擁抱對我們在坐的每一個人,包括我們的每一個親人、朋友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三、如何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呢?
首先讓我們一起來聽聽孩子的心聲:
孩子的心聲:
☆其實我很喜歡和別人擁抱,可能是因為擁抱會有安全的感覺吧。但是現(xiàn)在城市人之間的距離越來越遠了,過多的自我保護意識會讓我們覺得擁抱很不舒服。唉,我身邊的朋友們啊,其實我真的很想擁抱你們啊!
☆從小就不記得爸媽有抱過我們,他們都是很傳統(tǒng)、很害羞的人,不會用這種方式表達對我們的愛,盡管他們真的很愛我們。戀愛后,很喜歡擁抱男友,覺得很溫暖、很舒服、很有安全感,雖然不知道是為什么,但真的很喜歡這種擁抱的感覺。讀了這篇文章,我終于明白了,擁抱=愛=信任=安全=溫暖=鼓勵=力量=內(nèi)心的渴望!從今天起,我要學會擁抱自己愛的人,擁抱愛自己的人。
☆高三的時候,就會在心情低落時和好朋友,或者媽媽擁抱.我覺得他們給我的擁抱,不只是擁抱,還有很多的肯定。給了我很大的勇氣.讓我堅持下來。
☆呵呵,我經(jīng)常抱爸爸媽媽的......感覺真的很好,每天抱個10次也不會覺得煩啊~~~我想你真心的擁抱會讓雙方都快樂的吧!現(xiàn)在一個人在外面,也經(jīng)常喜歡和同學擁抱.....呵呵,雖然常常會被說象小孩子,可是真的感覺很幸福?。?br />
這些話都是我在網(wǎng)上搜集的孩子們關于擁抱的評論,大家聽了后,會有什么感想呢?會不會也從內(nèi)心深處萌發(fā)出那種對于擁抱的渴望呢?會不會希望用自己溫暖的懷抱去擁抱您的孩子呢?既然我們的孩子是如此的需要擁抱,那么我們做家長的該怎么做呢?
1、自我心理突破。
當我們的身體已經(jīng)失語多年,我們需要完成心理的突破以便重新學會擁抱,其實自我突破并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難,下面和大家分享一下我自身完成心理突破的一個故事吧:
故事:我參加《心靈的力量》成功學課程的經(jīng)歷和感受。
反思:很多時候我們不能去擁抱我們的親人和朋友,究其原因還是因為沒有完成自我突破的過程,只要我們放下內(nèi)心的包袱,勇敢地邁出第一步,就會發(fā)現(xiàn)其實這樣做并不象我們想象的那樣難。關鍵就在于你有沒有這個勇氣。想象一下,您和孩子的關系總是要近于陌生人吧,總要比和陌生人擁抱要容易的多吧。更何況,您的孩子也許正在內(nèi)心深處期待著您的擁抱呢!
2、循序漸進地培養(yǎng)擁抱的習慣
可能在聽完了今天關于擁抱的交流,您會意識到擁抱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卻又無從下手,擔心猛然給孩子一個擁抱,會讓孩子感到莫名其妙,擔心孩子會想:今天老爸老媽是怎么回事啊?平時總冷著一張臉,今天不是有病吧?是不是太陽打西邊出來了?的確,如果我們沒有任何理由,突然給孩子一個擁抱,真的會令孩子難以接受,也起不到良好的作用。所以我們不必著急,因為任何一種新習慣的建立都是需要有一個過程的,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逐步完成這個過程。具體需要怎么做呢?我們可以先給孩子,同時也是給自己一個適應的過程。比如:我們可以轉變以往對待孩子的態(tài)度,對孩子進行適當?shù)年P心,并更多地和孩子交流,然后可以先選擇恰當?shù)臅r候拍拍孩子的肩、撫摸孩子的頭、或者和孩子握握手。當孩子的心逐漸被我們拉近,逐漸適應了這些肢體語言后,我們就可以選擇恰當?shù)臋C會去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了。比如,當孩子取得了某項令他激動的成果時,我們可以擁抱他以示慶賀。再比如:當孩子受到挫折、心情沮喪時,我們也可以給他一個擁抱,溫暖孩子的心靈。等等,其實在我們的現(xiàn)實生活中這種時機很多,但卻需要我們自己來用心體會和把握。您可以根據(jù)您的實際情況來選擇。
3、根據(jù)孩子年齡和性別的不同,適度地給予擁抱
最后,我還想和大家交流一點:提倡擁抱并不等于說是擁抱越多就越好,任何事皆有度,那么該如何撐握好這個度呢?如果一味象西方國家那樣頻繁的擁抱,一方面并不適宜我們的文化環(huán)境,另一方面,過多擁抱反而會失去它特定的含義。
下面我根據(jù)孩子年齡段的不同以及性別的不同給大家?guī)c建議:
1)、對于嬰兒,要注意適度的擁抱會增強孩子的安全感。但過度的擁抱也會導致孩子產(chǎn)生依賴心理
我們不要因為知道了擁抱的好處,而整天把孩子抱在懷里。有些時候,比如:當孩子因饑餓、尿濕、害怕、不舒服等原因哭鬧時,一定要擁抱孩子,這種時候如果不給孩子擁抱和安撫會導致孩子有被拒絕的感覺。對他幼小的心靈造成傷害。使他在成人后,會有不安全感,不易對他人建立起信賴關系。所以當孩子出現(xiàn)以上所說的情況時,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安撫孩子的情緒。但平時,我們做父母的也要注意要給孩子一定的獨處的時間,可以給他一些安全的玩具,讓他自己玩耍,不要忽視了從小培養(yǎng)孩子獨立的能力。
2)、對于會走路的幼兒,除擁抱外不要忘記給孩子獨立行走的機會,同時也要注意在孩子需要擁抱時不要冷漠地傷害孩子
我們做父母的千萬不要剝奪孩子獨立探索的機會,同時也要注意這個年齡段的孩子仍然會比較依戀父母,時常會在玩的高興時,又突然跑到父母身邊要求被擁抱,此時千萬不要強硬或是冷漠地拒絕孩子,一定要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過一會兒孩子自己就會跑開去繼續(xù)他們的游戲。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獨立意識在逐漸增強,但還是需要我們做父母的強有力的支持,他們對于擁抱的要求相對來說還是比較多的。只要孩子有健康的心理,對于父母表現(xiàn)的不是過于依賴,這種情況下完全可以放心地多給予孩子擁抱。而當孩子受傷,難過的時候更要擁抱孩子,給予孩子安慰和鼓勵。
3)、對于年齡稍大的孩子,除在必要的時候擁抱孩子外,還可以和他建立幾種擁抱的習慣
對于年齡稍大的孩子,除在必要的時候擁抱孩子外,還可以和他建立某種擁抱的習慣。比如,臨睡前可以和孩子溫柔的擁抱并互道晚安 ;也可以在孩子上學前擁抱孩子,并祝他一天心情愉快;對于再大些離家在外求學的孩子,可以在放假回家時熱情的擁抱他并告訴他:“寶貝,想死媽媽(爸爸)了。”在離家時更要深情地擁抱孩子,并告訴孩子:“我會想你的,要照顧好自己?!钡鹊?br />
4)、年齡較大的孩子,性別的不同,擁抱的方式也可能不同
通常情況下女孩一般更喜歡這種肢體語言的表達,而男孩則可能不太接受。女孩由于比較善于情緒表達,所以,一般來說也會比較喜歡深情的擁抱,而男孩相對來說不善于表達感情,對于擁抱則可能更傾向于禮節(jié)性的擁抱,或是同性間的擁抱。如果父母從孩子小時就建立了良好的親子關系,經(jīng)常性的擁抱孩子,那么這種差異一般不是太明顯。但如果以前沒有建立這樣的習慣,需要重新培養(yǎng)的話,男孩接受的機率一般要低于女孩接受的機率。所以我們做父母的也不要太勉強孩子。不要認為擁抱好就一定要強行給孩子擁抱,那樣,反而會適得其反,對于這樣的男孩子,可能父子間的擁抱會更自然些,母子間也可以采用其它的肢體語言。比如、拍拍孩子肩以示理解和鼓勵都是可以的。
5)、青春期的孩子對于擁抱的需求會有所不同
青春期的孩子對獨立的渴望已極為強烈。這時,如果以前沒有養(yǎng)成擁抱習慣,要重新建立起擁抱關系相對較難,而對于已建立擁抱習慣的青春期的孩子,也有可能在這個特定的年齡段逐漸拒絕父母的擁抱,尤其以拒絕異性之間的擁抱為多。也就是說兒子和母親之間、女兒和父親之間的擁抱。如果出現(xiàn)這種拒絕的現(xiàn)象都是很正常的,是由青春期特定的心理所影響的。我們做父母的也不必顧慮太多,不要強求孩子。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往往只需要在特定的情形下給予適當?shù)膿肀А1热纾籂顟B(tài)不好時,或是特別興奮時,生病時等等。這需要家長用心去體會和把握。一定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就如同不要過于勉強孩子吃她不喜歡吃的菜一樣,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嘗試換種烹飪方法,也就是說可以換種更適合的溝通方式。
結尾:親愛的家長朋友們:當我們意識到擁抱對于孩子成長的重要意義時,還需要我們親自在生活中不斷地去實踐和檢驗。以便更好的了解與掌握。最后,希望大家都能掌握好這門學問,學會以‘擁抱’這種肢體語言向孩子表達我們的愛,那么,就讓我們和孩子一起敞開心扉,給孩子一個溫暖的擁抱吧。讓我們和孩子在彼此的愛與擁抱里更加快樂地成長!
相鄰博客
- 我的感想——寫在第一次講座之后 [2009-05-27 10:52:00]
- 感謝有你 [2009-05-31 23:44:00]
- 重新開始 [2009-06-03 16:50:00]
- 幸福的點點滴滴 [2009-06-06 11:53:00]
最近訪客